姜珺,男,无党派民主人士,研究型建筑师、文献编辑与独立策展人。1974年10月生于湖北,本科和硕士分别毕业于
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长期以各种方式从事城乡研究和实验创作,行程覆盖国内200多个城市和全球近60个国家。曾担任《城市中国》杂志创刊主编(2005-2010),莫斯科Strelka建筑设计与媒体学院课题导师(2010-2011),
牛津大学ESRC中心访问学者(2011-2012),纽约New Museum、洛杉矶Hammer Museum和芝加哥MCA的《城市中国》美国巡展策展人(2009-2010),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总策展人(2014),“蛇口议事:2025”策展人(2015),“温故知乡”(乌镇国际建筑论坛,2018)策展人,“天问:世界观的对话(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杭州分场,2020)”总策划人等;出版书籍包括《城市中国进行时》(2009,Timezone 8),《特区一村》(2010,文汇)等。现任
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74年生于湖北,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和清华大学,长期以各种方式从事城市社会研究和实验创作,考察社会动态对设计现象的驱动关系,潜在秩序的显见结构以及自动生成的设计机制,行程覆盖国内200多个城市和全球60多个国家。作品曾参加大声展(2005/2007)、广东三年展(2005)、深圳双年展(2005/2007/2011)、鹿特丹中国当代大展(2006)、卡塞尔文献展(2007)等展览;2005年“大声展”空间设计总监,2008年担任“街道是我们……大家的”国际巡展中国区总策展人,2011年深圳双年展“自发中国”分场策展人,2014年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总策展人,2015年“蛇口议事:2025”策展人等,曾受邀于香港大学、哈佛大学、伦敦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多伦多大学、圣保罗大学等国内外学府讲学。2009 -2010年策划《城市中国》在美国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的三家博物馆(New Museum / Hammer / MCA)巡展,成为中国首家在境外巡展的杂志;论文发表于Volume, AD, Al Manakh等书刊,出版书籍包括《城市中国进行时》(2009,Timezone 8),《特区一村》(2010,文汇)等。
代表作品
《城市中国》是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学杂志,是结合了深层问题和浅层表述、正统的官方话语和生动的民间叙事的多向度文本。杂志由独立城市学者姜珺创刊于2005年,编辑部设于上海、广州、北京和重庆。通过专业性的分析和转译,对上传递民间声音,向下阐释政府政策,从而通过资源驱动、面向事件的主题性媒体平台,形成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建设性的议事平台。2006年受邀参加荷兰的“中国当代”联展中的“建筑城市”展和“视觉文化”展;2007年作为全球70家媒体之一受邀参加2007年德国卡塞尔文献展“杂志的杂志”的编辑工作,同时作为首席学术媒体参加2007年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和2008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09-2010年《城市中国》作为中国首家在境外巡回的杂志,在《城市中国/自发中国》为题,在美国纽约、洛杉矶和芝加哥的三家博物馆(New Museum / Hammer / MCA)巡展。
2014年第14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由总策展人库哈斯推荐、中国文化部委任的中国馆策展人姜珺以“山外山”为题,回应库哈斯为双年展提出的“基本法则(Fundamental)”总题,以及为国家馆提出的“1914-2014:吸收现代性(1914-2014:Absorbing Modernity)”的子题。中国馆以“家国天下”和“藏显通变”为“经”,以“生长收藏”为“纬”,在由三组建筑师营造的空间设计部分,采用三种材料和构造体系,在台基、屋体、院宅等基本建筑概念间实现相生相克的磨合和共生;展出过去100年的中国建筑在“定形”和“去形”两极之间的摇摆,以及时隐时现的“抽形求意”之潜在线索。一方面突出现代性作为外来冲击、以及中国建筑现代化过程中此起彼伏的矛盾,另一方面则暗示中国文明对外来冲击所一贯具有的化解甚至同化能力。
“蛇口议事:2025”是策展人姜珺基于他主持的《蛇口文化发展总体策略》研究基础上,于2015年深圳双年展策划的特展,针对蛇口从工业区到自贸区的产业升级而设计的空间发展模型,一方面以“文化总体规划”和“事业-产业集群”介入过去以产业主导的土地规划与经济模式,以文创作为蛇口可持续开发中的核心附加值;另一方面以“公共参与”将这一内容置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互补之间,而展览场地自身将成为这一规划议事进程的首个样板,呈现即将落地的由“蛇口国际城市学中心”、“大路社”、“城市学图书馆”、“常青藤学堂”等机构所形成的文化集群之雏形,及其与自贸区、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相策应的研究策略;同时以现场呈现的十三个文化集群为议题,在一系列多样化的公共活动之中展开关于2015-2025蛇口文化业态的详细议程,从而通过智库机构的启动,将临时展览转变为长期事业的起点。展览获得2015年深圳双年展“最佳公共活动创意奖”。
学术论著
《变形记》,2002年3月《时代建筑》
《关于库哈斯的一切》,2003年《周末画报·别册》
《屋顶上的幽灵》,2005年《Urban Ecology: Detroit and Beyond》(Kyong Park主编,英文)
《自发中国:一部控制与反控制的历史》,2006年10月《Volume》杂志(荷兰,中英文)
《中国城市空间辞典》,2007年1月《时代建筑》
《多重视角中的立体中国》,2007年1月《城市中国·中国热》
《现代性:中国困境与中国特色》,2007年3月《Artit》(日本,日文/英文)
《标语都市:混沌的管理》,2007年4月《Al Manakh》(荷兰,英文)
《现代化冲击下的中国家谱》,2007年6月《城市中国·中国家庭》
《MAD为什么疯狂》,2008年4月《MAD DINNER》(Actar,英文)
《Joseph Grima对话姜珺》,2007年11月《Instant Asia》(Skira,英文/意文)
《胡昉对话姜珺》,2007年11月《ArtIt》(日本,日文/英文)
《深圳再生:国家战略中的特区转型》,2007年12月《城市中国·深圳再生》
《城市空墟》,2007年12月《城市中国·深圳再生》
《众神的黄昏:排行榜的兴奋与尴尬》,2008年2月《建筑与文化》
《三线的萎缩与再生》,2008年3月《城市中国·平行的世界》
《虚界与跨界》,2008年4月《深圳特务》
《三里屯:作为一个城市片区的若干片段》,2008年4月《
我爱北京三里屯》
《城市智慧》,2008年5月《2008 Skira世界建筑杂志年鉴》(Skira,英文/意文)
《70后:承上启下的一代》,2008年5月《MINISTRY OF ART》(英文/德文)
《环渤海: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第三极》,2008年5月《城市中国·环渤海》
《圆明园猜想》,2008年6月《ID》
《中国热:大国崛起中的中国形象》,2008年6月《城市中国·中国热》
《Taxonom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es》,2008年7月《AD》(英文)
《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式集体主义》,2008年8月《城市中国·集体运动》
《现代性的危机和危机中的现代化》,2009年10月·Volume特刊《Bootlegging Urban China》(英文)
《中国住宅:集体价值的稀释与再造》,2008年6月《城市中国·中国人居》
《集体空间》,2008年《白夜生长》(英文)
《街道属于谁的中国答案》,2008年6月《
城市空间设计》
《中国创造:大国产业升级的瓶颈与破局》,2008年6月《城市中国·创意中国》
《现代性的危机和危机中的现代化》,2008年9月《城市中国·危机管理》
《Why MAD is Mad》,《SPACE》(英文/韩文)
《能源战略:全球危机中的中国对策》,2008年10月《城市中国·能源战略》
《集体空间》,2009年《Asian Design Culture》(William Lim主编,英文)
《深度土改:三十年体制改革走向内在》,2009年3月《城市中国·土地》
《创意媒体》,2010年《时代建筑》
《建筑评论十问》 2010年《城市空间设计》
《从农耕中国到城市中国——中国城市化的文明基础、历史遗产和改革动力》,2010年《上海新城》(中英文)
《比较西九龙》,2011年《城市空间设计》
《中国城市化中的大芬样本》,2011年《MAS_Context》(英文)
《中国人居》,2012年6月《社会住宅》(Foundation for Art and Public Domain,英文)
《重读老库》,2013年8月《城市空间设计·OMA在中国》
《影响下的特色——中国设计院体系》,2013年9月《Eastern Promises》(英文/德文)
《超载北京》,2013年11月《Archaeology of the Periphery》(STRELKA,英文)
《山外山》,2014年7月《DOMUS国际中文版》
《曹斐的第二人生》,2015年12月《I Watch that World Pass By》(SNOECK,英文)
《重读老库》,2015年12月《新视线》
《蛇口议事:2025》,2016年2月《DOMUS国际中文版》
《同济建筑学人》,2016年5月《世界建筑》
《国家的形与象》,2016年4月《AC建筑创作》
《策展城市》,2017年7月《看(不)见的城市-下》
《City as Tactics: Curation & Reaction》,2017年11月《The Social Imperative》(H. Koon Wee主编,Actar,英文)
《中国模式的变与不变》,2018年《Multiple Modernities in Asia》,(William Lim主编,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