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亚历山大
英国画家
威廉·亚历山大(William Alexander,1767年-1816年),英国画家。
人物经历
出身贫寒,是英国坎特美斯顿城一个马车画匠的儿子。从小看到父亲在马车的车厢上描绘各种图案装饰,受到熏陶,对绘画产生浓厚兴趣。15岁时随父亲到伦敦,曾在易卜逊门下习画。
18世纪,随着科技的飞速进展,大英帝国海外殖民版图不断扩大,而位处远东的中华帝国则固守古老的传统,拒绝新生事物。为了推展对华贸易,争取在华设置使节,1792年英王乔治三世派遣特使马戛尔尼爵士使华。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纪录,其中在西方美术界影响最巨者为随团画师威廉·亚历山大根据所见所闻绘制的水彩画,以及由其水彩画所制作的铜版画集。
1792年(清乾隆五十七年)9月26日,英政府任命马戛尔尼勋爵为赴华特使,率领百余人组成的英国使团访问中国。威廉·亚历山大担任英国使团的画师,随团访问了中国的天津、北京、承德、杭州、广州和澳门,画作大量的速写和水彩画。回英国后创作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的风俗画,再现中国的人物和景物。在伦敦皇家艺术学会展览并出版画册和书刊,介绍中国风光,使英国和欧洲人民对中国有了形象的认识,促进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在澳门期间,他画了一幅题为《从外海眺望澳门景色》的水彩画,描绘了18世纪澳门城市风貌。同时也显示了英国对于澳门的觊觎,成为澳门历史和中英关系的重要佐证。
1798年,威廉·亚历山大开始陆续出版自己关于中国、俄罗斯、土耳其等民族风土人情的画集。直到1808年都在马洛的军事学院教书。晚年也绘制了大量作品。
主要作品
《威廉·亚历山大的乾隆帝国》
参考资料
Alexander, William.美国国家美术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5 19:02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