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屈(拼音:wēi wǔ bù qū)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滕文公下》。
成语出处
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大丈夫。”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威武不屈”。
成语典故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鲁国邹(今山东邹县)人。他继承孔子的思想体系,丰富了儒家学说。当时,诸侯国之间有强有弱,有大有小。国家之间相互打仗,都想称霸天下。一些人审时度势,提出弱国应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最强大的秦国,被称为合纵。而另有人提出弱国应随从秦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合纵、连横之争,实际上是国家如何不被灭亡的策略。强国和弱国相互派出了许多说客,宣扬自己的主张。公孙衍和张仪就是当时专门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的说客。由于秦国强大,所以弱小国家见了秦国的使者,都很害怕。
一天,有个祟尚纵横之术的人,名叫景春,他问孟子:“公孙衍和张仪应该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吧?他们一说话,不少弱国都点头称是,他们一发怒,诸侯各国都很害怕,他们一安静,天下则太平无战事。”
孟子想了想,回答说:“这怎么可算得上大丈夫呢?作为大丈夫,男子汉应该懂得礼仪法度,以仁义为做人的根本,这是最大的原则。当得志的时候,能不脱离百姓,和百姓一起循着大道前进,使百姓愿意跟从他,不得志的时候,也能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阿谀奉承。决不能因富贵使自己迷惑而乱了心,也不能因为贫贱而改变了志向,更不能因为受到威吓、暴力而屈辱了气节。做到这了三点,才是真正大丈夫。’
景春听后,虽然心中不悦,但无言以对,只好怏怏地离开了孟子。后来,人们把“威武不能屈”的“能”字省去,就成了成语“威武不屈”。
成语寓意
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豪言壮语昭示了天地之正气,表现了一种刚强不屈的精神,曾经极大地鼓舞了文天祥、史可法一类民族英雄抛头颅,洒热血。这种正气和精神将永远存留宇宙之间,激励各个时代的人们英勇奋斗,战胜他们所面临的时代挑战。成语告诉人们,无论顺境逆境、富贵贫贱、权势高低,人们都应在自己的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都能守护自己的道德操守,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也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强权,坚持原则。
成语运用
“威武不屈”指人意志坚强,任何胁迫不能动摇。联合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明·李开先《李崆峒传》:“夫二张八党,势焰熏天,立能祸福人,朝土无不趋附奉承者,崆峒独能明击之,助攻之,可谓威武不屈,卓立不群者矣。”
清·汤斌《答李襄水书》:“若事有难为,奉身而退,以威武不屈为高,此亦一道也。”
唐浩明《曾国藩》二部六章:“他看到金龙殿前的人墙中走出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那青年虽形容枯瘦,却仍然腰杆挺直,有一副威武不屈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