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岛,原称阿娘鞋岛,面积19.62平方公里,岛形似鞋。位于在广东省东莞市西南,珠江口东岸。岛西南武山上修有威远、镇远、靖远三炮台,威远台居中,1984年改名威远岛。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在威远岛建南山炮台,嘉庆二十年又在南山炮台西北筑镇远炮台,时合称为威远炮台。至道光年间,
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钦差大臣林则徐、两广总督邓廷桢先后奏准清廷,又筹建了靖远炮台。鸦片战争后期在岛上又修建了蛇头湾炮台,鹅夷炮台,成了虎门炮台军事防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鸦片战争爆发,关天培在诸炮台指挥抗击英军侵略,殉国于靖远炮台。使得小小的威远岛永载史册。威远岛炮台遗址在我国乃至世界上是不可多得的古代海防设施遗存。它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时过境迁,到如今,威远岛也成为闻名遐迩的名胜之地。2014年10月13日,
东莞市城乡规划局发布《关于发布东莞市虎门镇威远岛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告》,确认威远岛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通过审批,成果通过验收。
威远炮台全部都是用石灰,沙石加上糯米,还有红糖拌了以后建成,这都是当时东莞民众提供的密秘配方,特别坚固。威远炮台原有12个炮位,后又加建14个,许多都是6千斤的大炮,林则徐亲自试炮,都能打到对面的山根,他十分满意。在炮台内部设有火药局,炮台巷道等建筑,保存还很完好。
威远炮台与镇远炮台、靖远炮台相连,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底层均用宽厚0.3米、长1.5米的花岗岩石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全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各高2.9米,宽4.2米,深6.6米。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地位,每个炮位两边各有一个储蓄室。 暗炮洞后面由一条2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2米多的护墙,墙上设有枪眼,万一敌军上岛仍可以坚持抵抗。炮台内围有官厅1座,神庙3间,兵房12间,药局1座,码头1个。原来炮台的东西两头各有券项城门1座,控制着烟台两端唯一的通路。
威远炮台,它是当年虎门三道防线中的中间一条,也是火力最强的一条防线。威远炮台是第二道防线诸炮台中著名的一座,与靖远、镇远二炮台成品字形分布。当时靖远规模最大,配炮最多,而且还是指挥台,民族英雄关天培就是在这座炮台牺牲的。但这座炮台也由于英军最恨,所以战后极力毁坏,至使基本没有保留下来,保存最好的就是威远炮台了。威远是靖远的前沿,可封锁整个洋面,但位置低,观察不便,靖远高许多,弥补了这个不足,而且可以打前面炮火漏网的船只,前后呼应,被称为最完满的军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