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鲵
隐鳃鲵科大鲵属动物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或孩儿鱼,是隐鳃鲵科大鲵属两栖动物。它是全球现生体型最大的两栖动物,全长一般582~834毫米,体重5~10千克;体表光滑湿润。头部背腹面有成对排列的小疣粒;体色随环境变化但以棕褐色为主。大鲵头大扁平而宽阔,吻端圆,眼很小,口大;躯干粗壮扁平,四肢粗短,后肢略长,指、趾扁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2。
动物学史
进化史
大鲵是一种古老的两栖类动物,其进化起源可以追溯到3亿6千万年前古生代泥盆纪时期的水生鱼类。
在恐龙出现之前,泛大陆热带地区的蝾螈状两栖动物是地球上最高级的掠食者之一。它们的体长可达2米左右,但四肢细长,难以长时间支撑躯体,因此主要生活在水中,以鱼类为食。这些两栖动物是大鲵的远祖。随着地壳运动和环境变化,这些古生物的体型逐渐变小,并适应了干燥的陆地环境,最终进化成现代的大鲵。
分类史
从形态学上看,大鲵具有头部、躯干部、尾部及附肢,能够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是从水生脊椎动物向陆生脊椎动物过渡的中间类群,属于两栖类动物。然而,在历史上关于大鲵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传统形态学研究认为,大鲵属于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中最原始的一支。但也有人认为大鲵与小鲵科(Plethodontidae)和钝口螈科(Ambystomatidae)有某些相似之处,甚至可能是独立分化的一支。当前主流观点仍认为大鲵属于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
发现与命名
大鲵的拉丁学名Andrias davidianus由Blanchard于1871年命名。其中,种名davidianus是为了纪念首次发现大鲵的法国天主教神父Armand David(1826年-1900年)。
大鲵的书名为“大鲵”,但随着时间和地区的变化,它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娃娃鱼、人鱼、孩儿鱼等。古人对大鲵知之甚少,只知道它会发出婴儿般的啼哭声,因此得名“娃娃鱼”。这个名字在民间广泛流传。由于大鲵存在同类相残现象,有些地方也称之为“狗鱼”。
形态特征
体型及重量
大鲵体大而扁平,全长一般为582~834毫米,头体长310~585毫米,最大个体全长可达200厘米以上。体重通常为5~10千克,最大体重可达70千克左右。体表光滑湿润,体色变化较大,以棕褐色为主,变异颜色包括暗黑、红棕、褐色、浅褐、黄土、灰褐和浅棕等。大鲵皮肤下有颗粒腺和黏液腺,分别分泌白色乳胶状黏液和水样透明黏液。
头部特征
大鲵躯干粗壮扁平,颈褶明显,体侧有纵行肤褶和圆形疣粒,腋胯部间距约为全长的1/3,有肋沟12~15条。四肢粗短,后肢略长,指4趾5,仅趾间有微蹼。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2,尾高为尾长的1/3~1/4,尾基部柱状,向后逐渐侧扁,尾末端钝圆。
躯干部特征
大鲵躯干粗壮扁平,颈褶明显,体侧有宽厚的纵行肤褶和若干圆形疣粒,腋胯部间距约为全长的1/3,有肋沟12~15条。四肢粗短,后肢略长,指、趾扁平,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间距相隔6个肋沟左右;肢体后缘有肤褶,与外侧指趾缘膜相连;指4个,趾5个,仅趾间有微蹼。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2,尾高为尾长的1/3~1/4,尾基部略呈柱状,向后逐渐侧扁,尾末端钝圆。肛孔短小。
繁殖季节特征
在非繁殖季节,雌雄大鲵难以区分。在繁殖季节,成熟雄性的大鲵泄殖孔较小,周围形成明显的椭圆形隆起圈,内周边缘有10余粒白色细小突起;成熟雌性泄殖孔较大,周围向内凹,内周边缘光滑无小白点突起。
栖息环境
大鲵一般生活于海拔100~1200米(最高达4200米)的山区水流较为平缓的河流,大型流溪的岩洞或深潭中。大鲵栖息地自然环境良好,气候温凉湿润,年平均气温12~17℃,最冷月平均气温2℃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27℃以下,全年无霜期220~270天,冬季几乎没有冰冻。
野生大鲵对栖息地的水深、洞口宽高、水流速度、河底组成,以及植被特征都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而言,其会选择洞口高且受水深起伏影响不大,进入洞内光线较少的天然暗河或石洞栖息;或偏好开阔河道中由巨石与河底形成的藏匿间隙,间隙外浅坑中流速相对缓慢,极易形成回水湾使饵料生物富集。大鲵喜欢在温度相对较低的水域中生活,它们生活的溪流温度一般在10~25℃之间,当温度达到20~22℃时,35%的大鲵就会停止进食,26~28℃时,仅10%个体进食,一旦温度达到35℃,大部分个体就会死亡。
分布范围
大鲵是中国特有物种。20世纪80年代前,大鲵主要分布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上游的山涧溪流中,包括河北、河南、山西等17个省(自治区),且野生种群丰富。由于过度捕猎和栖息地破坏,大鲵的栖息地高度碎片化。截至2014年,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第二阶梯的山系,如秦岭、大巴山、武陵山等地,包括湖南张家界、湖北神农架、陕西汉中等市县。其他零星分布于中南部山区,如湖北恩施、广西柳州、甘肃文县等地。
生活习性
觅食
大鲵主要在夜间捕食,一般有两种捕食方式,一是在隐藏处逆水等待,食物靠近时突然张口吞食;二是主动接近食物,逐渐靠近后确认并吞食。若遇到较大的食物或争食时,大鲵会咬住食物急速旋转,把食物拉断,各得一份,或由强者夺得。大鲵不能咀嚼,只会将猎物囫囵吞下。
幼鲵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如水蚯蚓、水蚤、昆虫幼虫等;成鲵食物包括鱼、虾、蛙、螃蟹、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同类相食现象较为普遍。捕食后,胃中常有腐叶、砂石等杂物。在人工养殖下,主要投喂鲜活或冰冻鱼类,并可通过驯食摄取人工配合饲料。大鲵耐饥饿,禁食情况下可生存数年。
其他习性
大鲵终生生活在水中,迁徙能力和扩散能力有限。成鲵多栖息于溪河深潭内的岩洞、石穴之中。白天常卧于洞穴,夏秋季节夜出晨归。大鲵具有冬眠习性,11月底至翌年3月休眠,4月苏醒,5月摄食旺季。成鲵多单栖,幼鲵常集群于乱石缝中。大鲵体表光滑,遇到危险时会释放奇特气味驱除敌人。视力较差,主要通过嗅觉和触觉感知外界信息,并通过皮肤上的疣感知水中震动以捕捉猎物。
生长繁殖
生长特性
刚孵化出的大鲵即稚鲵,颈部两侧有3对桃红色羽状外鳃,腹部有明显卵黄。稚鲵通过外鳃呼吸,不进食,以卵黄为营养,阶段持续45~50天。卵黄基本消耗完毕时,开始摄食,称为幼鲵,持续10~12个月,呼吸仍以鳃为主。外鳃脱落后发育为成体,体长17~20厘米,呼吸方式由鳃变为肺。尽管成体用肺呼吸,但由于肺结构简单、表面积小、气体交换差,仍需依赖皮肤呼吸,特别是体侧纵行皮肤褶皱增加表面积,充当“鳃被”角色。
野生大鲵性成熟年龄为4~5龄,人工养殖为3~4龄,喂养条件不佳会延迟。大鲵常蜕皮,夏季尤甚,皮呈薄膜状。其生长缓慢,前5年体长增长较快而体重增长较慢,5年后相反。人工条件下可存活约55年。
繁殖方式
求偶
大鲵多为一雄一雌制,仿生态养殖下也有一雄多雌。观察表明,其繁殖前行为包含雄鲵的推沙、淋浴、求爱等。适宜繁殖水温为15~25℃,温度剧变会影响其繁殖性能,导致流产、晚产、不产,甚至因温度应激反应导致死亡;营养、环境和年龄也影响雌鲵的繁殖性能。
产卵受精
大鲵为卵生动物,每年夏末秋初产卵一次,数量多达400~1000枚,数量与个体大小相关。产卵常在后半夜进行,卵呈圆球形,外包透明胶质膜,直径1.5~1.7厘米,胶质膜将卵连接成卵带,呈念珠状且富有弹性。雌鲵产卵时将卵带一端黏附在石头或木块上,边爬边产卵。雄鲵随即排精,受精卵由雄性护佑直至幼鲵出膜自由游动。大鲵为体外受精动物,受精卵的孵化时间与水温密切相关,孵化期一般为35~40天 。
人工饲养
环境选择
大鲵主要栖息于水质清凉的溪流中,养殖场应建在水源充足、年水温9~20℃的江河或水库附近。饲养池应用石或砖块(底及四壁用水泥粉刷)砌成不同大小的拱洞,以提供阴暗的环境,符合大鲵喜阴的习性。光线需暗弱,以避开太阳直射,保持池水阴凉,水温不超过20℃。排灌水需便于控制,便于清洗池水,保持清新,利于饲养管理和观察其习性。
饲养管理
为防止相互咬伤或残食,应根据大小和体质强弱分池饲养,还可根据需要雌雄分养或配对饲养。大鲵全年均可捕食,夏秋捕食量较大,可投放蟹、蛙、鱼类及其他鲜活动物,也可饲喂畜禽加工厂的下脚料等。以鲜活动物最佳,利用率高,避免饲料浪费和池水污染,投饵时间一般在傍晚。池水深度宜控制在35厘米左右。碱性水质可能导致大鲵毁灭性的伤亡,应严防含碱水流入饲养池内。
近种区别
全球范围内,截至2022年较普遍认为隐鳃鲵科仅存两属三物种:即大鲵属的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与日本大鲵(Andrias japonicus),以及隐鳃鲵属的北美隐鳃鲵(Cryptobranchus alleganiensis)。这三个物种呈完全的间断隔离分布,同为隐鳃鲵科的物种,三者生态习性较相似。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大鲵于2020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危(CR)。
大鲵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0)》,评估等级为极危(CR)。
大鲵(仅限野外种群)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大鲵被列入202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
种群现状
陕西南部的秦岭巴山米仓山是中国大鲵分布最集中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大鲵资源丰富,汉中市内河道内经常可见大鲵活动。然而,1990年前后汉中大鲵数量急剧减少,尽管1991年刘诗峰等人调查显示大鲵存量仍在2.2~2.3万尾。但截至2014年,自然大鲵几近绝迹。
张家界市曾是大鲵资源丰富地区,20世纪50年代每年出口大鲵5万千克,80年代资源迅速减少。2006-2008年调查显示,野生大鲵仅存2001尾。
山西省大鲵资源量在70年代末为10吨,到1994年锐减至2吨。河南伏牛山区20世纪70年代前大鲵分布广泛,90年代几近绝迹,截至2010年无大鲵分布记录。贵州武陵山区80年代初大鲵资源急剧下降,截至2014年仅有零星分布。安徽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曾分布广泛,1994年调查发现资源量为36.5~56.2吨,后迅速衰减。
总体来说,20世纪60-80年代大鲵资源较多,80年代后因修建水库和过度捕捞资源显著减少。到20世纪90年代初,大鲵自然种群数量虽有一定规模,但自2000年起资源量显著降低,为5~20万尾。
濒危原因
酷渔滥捕
大鲵因经济价值高,长期被大量捕杀,各产地数量锐减,部分地区濒临灭绝。
栖息地环境的破坏
经济发展导致矿山开采、森林砍伐、水库修建等活动严重破坏大鲵栖息地。
水质污染
人类活动导致水质污染严重,影响大鲵生存。
非法捕捞
非法捕捞猖獗,对大鲵资源及其饵料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其他原因
大鲵对环境依赖性强,栖息地分布分散导致基因交流困难。此外,养殖大鲵的病原体可能威胁野生大鲵。
保护措施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推进大鲵保护区建设,截至2015年建有53个保护区,总面积62.51万公顷。通过人工增殖放流恢复自然种群数量,累计放流6万余尾,野生存量达10万余尾。同时,积极推进大鲵人工驯养繁殖工作。截至2015年,中国已有2622家养殖企业,存量1249万尾。
2020年,张家界市发布通告,禁止伤害、捕捉、猎杀野生大鲵,禁止任何形式的大鲵交易活动和食用野生及驯养繁殖的大鲵,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行为,涉嫌犯罪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主要价值
大鲵是全球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具有重要的科研、生态与经济价值。作为低等有尾两栖类,大鲵在动物演化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与古化石有尾类的关系密切。在生态系统中,大鲵处于食物链顶端,作为“淡水中的大熊猫”被认为是不可替代的关键物种。其形象特殊,扁头、四足,具备观赏价值,更在民间和历史上有诸多传说,吸引了广泛关注。
野生大鲵需重点保护,现今市场上的大鲵产品基本来源于人工养殖的后代。人工养殖大鲵的二代及其后代可用于水产品和其他资源开发。大鲵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和保健品中。其肌肉中含有70多种天然活性物质,能促进人体生理代谢,增强免疫功能。此外,大鲵的肝脏、黏液、皮肤、脂肪和软骨等器官也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胶原蛋白、糖蛋白、生物活性肽、金属硫蛋白和蛙皮素等。
相关报道
2022年5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车静研究员课题组在江西靖安发现并描述了一个新物种——江西大鲵,这是截至2022年中国首次发现的纯种野生“娃娃鱼”。
2024年2月,日本京都大学研究团队通过基因分析发现了两只在日本国内水族馆里的“纯种”中国大鲵,这一发现揭示了中国大鲵在日本的杂交情况。
2024年9月7日上午10时许,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县公安局沙坪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在羊竹坝停车场发现一条疑似“娃娃鱼”的动物被困在河边。经辨认,此鱼为野生大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俗称“娃娃鱼”。
2024年10月消息,一项由英国和中国研究人员合作完成的新研究显示,被列入国际极度濒危物种的中国大鲵可能包括9个物种。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21:28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