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仔屋的真正名字其实叫「贫穷者之家」,建成时间超过一百年,属澳门仁慈堂的物业。它位于澳门旧区望德堂疯堂斜巷尽头,现社会保障基金旁,二次大战日本侵华期间,大量上海葡侨走难来澳门,婆仔屋成为专门收容难民和穷人的地方,之后成为一所女老人院。住在里面的都是年老的婆婆,附近的街坊便叫做“婆仔屋”。
结构布局
澳门回归以后,老婆婆们迁往新的老人院后,婆仔屋便暂时空置。全盛时期婆仔屋共有一百多名住客,但在搬迁前真正在婆仔屋长住的只有五十二人。 婆仔屋艺术空间现有面积约一千三百平方米。包括两幢隔着院子对望的古老葡式二层建筑物,共有32个大小约16平方米的房间,这些房间现在被用作进行展览及不同的艺术工作室,包括:染布坊、儿童艺术游玩室 、陶艺工作室(拉坯室和手塑室等),定期举办包括儿童和成人都可参与的各种不同的艺术工作坊,而婆仔书房及婆仔音乐室则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书刊杂志和另类音乐CD供人收藏,本地艺术数据室则将进行本地艺术数据的搜集和展示,向外推介本地的艺术工作者。
屋内大庭院里有两棵老樟树,巨壮有力的树枝把两幢建筑连在一起,茂盛树荫使院子成为游人休息的好地方,周末有备受欢迎的『咖啡旅程』(茶座),院子亦是进行露天音乐会、电影放映等的地方。
两幢建筑物之间有一间小房子,在五十年前是一个太平间,当年澳门的医院不多,婆仔屋的住客去世都是在这个小平房举行出殡仪式,后来这个太平间改成婆婆们的饭堂,而现在,则改建为一个面积53.4平方米的展览场,亦可用作举行讲座和电影放映的地方。
历史沿革
在二次大战日本侵华期间,仁慈堂婆仔屋收留穷人和难民,曾是“贫穷者之家”。
1984年6月婆仔屋被文化局评定为受保护的文物建筑。
2005年建成时间超过一百年,属澳门仁慈堂物业的“婆仔屋”,近期经过重新装修,向游客开放。
所在位置
婆仔屋”位于澳门旧区望德堂疯堂斜巷尽头,住在里面的都是年老的婆婆,成为一所女老人院,附近的街坊便叫做“婆仔屋”。婆仔屋坐落于澳门疯堂斜巷上,内有一个小庭院、两幢百年的葡式建筑,鲜黄墙身朱红窗门,当中最抢眼的是两棵老樟树,像个又高又大的守护神,伸出茁壮绿色麒麟臂,树香扑鼻。
艺术氛围
多年前的一套港产片《蓝烟火》也是在这里取景拍摄的;现时“婆仔屋”被澳门一班艺术文化工作者用来发展艺术,更有露天茶座、工作坊,积极从事艺术开拓,艺术气氛浓厚。
传统活动
在澳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婆仔屋,每逢中秋佳节,这里都会张灯结彩,市民们排队涌入院子,一起感受节日的气氛。与其他地方的庆祝活动不同的是,这里挂满了小兔子形状的彩灯。
旅游信息
地址
澳门疯堂斜巷8号BI-1(地面层及1楼)
开放时间
12:00-15:00 18: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