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菊科蒲公英属植物
蒲公英(学名: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为菊科蒲公英属下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蒙古蒲公英、黄花地丁、婆婆丁、灯笼草等。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头状花序,舌状花黄色,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花期4-9月,果期5-10月。
植物学史
命名由来
蒲公英名称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蒲公英的异名多达14个,多以功效、象形物和产地命名。其名称可以通过形态、来源等分类考证,正名出自于《饮食须知》中,一直沿用到现在。在中国不同的朝代,其不同的名称具有不同特点。隋唐时期,蒲公英的异名凫公英、蒲公草、耩褥草、仆公英;宋代及宋代以后时期蒲公英异名增加有仆公罂、 地丁、金簪草、孛孛丁菜、黄花苗等。
蒲公英名称主要以植物形态、来源等进行分类考证。(1)以象形物命名:形态在古代人对植物的认识中最为直观,因此以象形图来命名亦最为普遍。例如《本草纲目》中提到的“金簪草一名地丁,花如金簪头,独脚如丁,故以名之”。(2)以不同的产地命名:如《庚辛玉册》中的“作鹁鸪英。俗呼蒲公丁,又呼黄花地丁。淮人谓之白鼓钉,蜀人谓之耳瘢草,关中谓之狗乳草”。
历史记载
蒲公英是中国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该植物最早载于隋唐时期的《新修本草》中。宋代时期则被记载于《本草图经》《证类本草》等典籍中。到明清时期,被记载于《救荒本草》《滇南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等典籍中。
形态特征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
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
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高10-25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总苞片2-3层,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边缘宽膜质,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舌片长约8毫米,宽约1.5毫米,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
果实和种子
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
分布范围
蒲公英大多生长在于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生长在热带地区,其在世界的原生范围是西伯利亚到东亚地区,如日本、中国、韩国等国家,在朝鲜、蒙古、俄罗斯也有分布,在中国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区。
生长环境
蒲公英常生长于中、低海拔地区的山坡草地、路边、田野、河滩。
生长习性
适应性
蒲公英是喜冷凉的植物,其适应性很强,既耐寒也耐热。当土壤温度在1-2℃之间时,该物种可以在早春开始发芽。其根部可以在露天土壤中越冬,可以承受低至-40°C的温度。当日平均土壤温度在4℃和10℃之间时,生长迅速,但最佳生长温度为15-22℃。蒲公英对干旱和酸性也有一定抗性,可以在所有的土壤类型中生长,但在沙质土壤中生长最好;它还比较耐湿和耐阴,蒲公英的种子在7月左右开始成熟并脱离植株,可以保持休眠状态。
物候期
蒲公英的花期4-9月,果期5-10月。在中国海南省蒲公英一般在3月底始花,盛花期长达35-45天,也有少数植株延续开花到7或8月份,同一植株花蕾绽开而连续生长几枚至十几枚,并陆续分批开放。
种间关系
蒲公英与黄瓜间作共生可以形成高低不同的群体,能够实现空间上的互补。且蒲公英与黄瓜间作共生时,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黄瓜霜霉病、角斑病与白粉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对这三种病害均有防控效果。同时,在蒲公英与黄瓜间作共生系统中,蒲公英能促进黄瓜株高、茎粗、叶片的生长,提高黄瓜植株的地上、地下生物量以及总产量与总效益。此外,蒲公英间作共生改善了黄瓜根际的土壤环境,使土壤相关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活性以及有机质含量在黄瓜生长的中、后期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蒲公英单花具有雌雄异位、雄性先熟等异花授粉特征。其头状花序为黄色,且单株数量较多,会产生花蜜,且花粉量较大,蜜腺在基部,便于具长吻的昆虫采食花蜜。蒲公英的花粉表面具有脊,脊上具刺,在昆虫访花时易于粘附在昆虫身体上,进而传粉,同时与花柱结合较紧密,不易被风吹落,能够以风为媒介进行传粉。此外,蒲公英花期重叠也是吸引传粉昆虫的一种机制,蒲公英的花朵通常会集中开放,以吸引昆虫,而到达传粉的目的,但若是花朵开得过多也会使传粉者饱和,导致传粉障碍。
人工繁殖
蒲公英在每年的4-9月均可播种。蒲公英的种子无休眠特性,且采收后活力下降较快,最好在5月下旬选用刚刚采收的新种播种。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一般采用条播,浇足底水后按一定行距开浅沟,播后耙平地面即可。育苗时需专用育苗畦,每平方米撒用种并覆土,一般7-15天即可出苗,同时需要及早清除杂草。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蒲公英适应性很强,在大部分土壤中均可成活,但人工栽培应选向阳、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土地深翻并施有机肥,整细整平,作畦待播。
定植
当育苗畦内的蒲公英苗高达到10cm、幼苗出现4片真叶以上时可以定植。按不同的栽培目的采用不同的株行距,较好的地块还可以减小密度。做观赏用时可定植于较深的花盘,也可根据绿化带形状适当定植调整密度。定植后浇定植水和缓苗水,然后中耕锄草。
除草管理
蒲公英的直播苗在苗期要及时除草,除草可随间苗一同进行。每2次间苗后按一定的株行距定苗。当年不采收地上部分,应促进生长,有利于根部营养的积累。做观赏用时,应及时去除枯黄叶片和不整齐的花,在盛花期要去掉种子已成熟的花葶,在果期应去掉刚开放的花。每年晚秋,地上部分枯黄后应及时清理掉,以防病菌与害虫在栽培地中越冬。
水肥管理
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每亩还需施入硝酸铵做基肥。播种后,也要始终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在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播种当年一般不采叶,以促进其繁茂生长,使下半年早春植株新芽粗壮,抽生品质好、产量高。
病虫防治
蒲公英抗病力强,很少发生病害。其感染病菌大部分是由于地下害虫咬伤根部引起感染所致。蒲公英根系为肉质直根系,地下害虫危害较为严重。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是在种植蒲公英的地块提前一年秋翻晒土及冬灌,可杀灭虫卵、幼虫及部分越冬蛹;也可用糖醋液、马粪和灯光诱虫,清晨集中捕杀;将豆饼或麦麸炒香,或用秕谷煮熟晾至半干,再用晶体敌百虫兑水将毒饵拌潮,并撒在地里或苗床上。若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时可用辛硫磷颗粒剂与细土混匀后撒入地面并耕耙,或于定植前沟施毒土。以入药为目的栽培时则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
采收
蒲公英一般可以在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收,将植株连根挖起,,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蒲公英是一种药食同源植物,其干燥全草可入药,味苦、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等病症。
营养价值
蒲公英营养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多糖等活性成分。还含有粗脂肪、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是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蒲公英叶中钾钙锌锰元素含量 高于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菜,其他器官中钾锌铁锰元素的含量也较高,除根以外,各器官中的钾钠比均高达10倍以上,有利于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食用价值
蒲公英生的或熟的嫩叶和花均可以食用,未开的花蕾可用于制作油炸馅饼,而将蒲公英全草干燥后可以用来泡茶,其叶子和根也可以用来泡茶。此外,将其根部干燥并烘烤可以制成咖啡的替代品。
牧畜价值
蒲公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因其具有非残留效应、能够促进肠胃间微生物系统运转等优势,被作为理想的饲料添加剂用于畜牧生产的研究应用,在畜禽生产上应用广泛,饲料中添加蒲公英不仅能够提高蛋鸡产蛋性能、改善禽蛋的品质,而且能够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观赏价值
蒲公英的植株低矮,花色鲜艳,果序轻盈可爱,无论是丛植或群植,都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常作缓花草坪或片植,可与紫花地丁混合,黄与紫可形成鲜明的对比。也可以点缀配植于园路的砖、石缝中,更有韵味。
参考资料
蒲公英.物种2000.
蒲公英.POWO.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6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