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安息香
安息香科安息香属植物
婺源安息香(Styrax wuyuanensis S. M. Hwang)是安息香科 安息香属植物,灌木,高可达3米;冬芽圆锥形,叶互生,小枝最下的两叶近对生,近纸质,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菱形,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疏离锯齿,叶柄无毛。花白色,单生于叶腋,有时顶生的总状花序,花梗纤细,无毛;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花萼杯状,花冠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蕾时作镊合状排列,花丝扁平,花药长圆形,果实卵形,种子褐色,卵形,4月开花,8月结果。
形态特征
灌木,高1.5-3米;冬芽圆锥形,密被金黄色星状短柔毛;嫩枝圆柱形,疏被褐色星状柔毛,以后无毛。叶互生,但在小枝最下的两叶近对生,近纸质,椭圆形或椭圆状菱形,长3.5-6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疏离锯齿,尤以上部较为明显,两面除叶脉疏被褐色星状柔毛外无毛,成长后被毛全脱落,侧脉每边3-5条,第三级小脉网状,不明显;叶柄长2-5毫米,无毛。
花白色,长1.3-1.5厘米,单生于叶腋或2朵聚生于小枝顶端,有时3朵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长3-5厘米;花梗纤细,长1.5-2厘米,无毛;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约1厘米;花萼杯状,膜质,高约3毫米,宽约3.5毫米,褐色,无毛,顶端有5-6个钻状小齿;花冠裂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0-12毫米,宽3-4毫米,外面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内面无毛,花蕾时作镊合状排列,边缘常稍内卷,花冠管长约3毫米;雄蕊约与花冠等长或稍短,花丝扁平,下部联合成管,上部分离,分离部分的下部被白色星状长柔毛,上部无毛,花药长圆形,长约6毫米;花柱较雄蕊长,无毛,柱头头状。果实卵形,直径约1厘米,顶端具短尖头,成熟时3瓣开裂;种子褐色,卵形,无毛。花期4月,果期8月。
近种区别
野茉莉(StyraxjaponicusSieb. et Zucc.)的花萼和花梗均无毛,可区别于婺源安息香。
产地生境
婺源安息香分布在中国江西东北部、安徽南部和浙江(开化古田)。生长于山脚下阴湿处、水边或较潮湿地。生于天然次生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850-900米,山地黄壤或棕黄壤,中坡,郁闭度0.9,夏季上层遮荫度为85%,冬季为65%,在古田山仅分布于斜行岗到古田庙的路边。主要伴生种:乔木有木荷、黄山松、石灰花楸、小叶青冈、树参、树三加、石栎、四照花、尾叶冬青;灌木有麂角杜鹃、薄叶山矾、马醉木、老鼠矢、满山红、美丽胡枝子、野鸦椿、华箬竹、窄基红褐柃;草本有淡竹叶、金星蕨、野青茅、铁钉兔儿风;层间层有大血藤。
繁殖方法
播种:采用播种繁殖的方法,9月中旬采收果实, 阴凉处摊晾使之开裂,取出种子,种子千粒重270克。因种子富含油脂,容易变质而丧失发芽力,应及时用湿沙层积贮藏翌年春播种,此时部分种子开裂露白。条状点播,适当盖土及稻草,并搭荫棚。圃地发芽卒约70%,成苗率约54%,一年生苗平均高约25厘米,可移栽,须根稀少,起苗时注意保护根系。
扦插:扦插不易生根。成年植株移栽不易成活。
栽培技术
移栽地宜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并一定庇荫处。
主要价值
婺源安息香中国华东地区特有,数量极少,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参考资料
婺源安息香.植物智.
婺源安息香.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1 09:4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