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桥遗址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桥遗址,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嫘祖镇吕店乡董桥村东南缓坡岗地上,面积约48万平方米,是黄帝正妃嫘祖的故里,是新石器时代遗址。
历史沿革
2006年6月,西平县炎黄文化研究会,西平县文化局等有关单位,对董桥遗址作了初步调查。
遗址特点
综述
董桥遗址,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兼有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东周文化和汉文化的多种考古文化共存的综合性、多层次的古聚落遗址。从历史文献记载与遗址中出土造物来看,此处是古吕墟,即西陵氏族所在地,也是黄帝正妃嫘祖的诞生地。遗址遗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600米,面积约4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约5米。
地理环境
董桥遗址,位于西平县吕店乡董桥村东南部,东邻孙庄,北依西(平)出(山)公路,西、南两面有淮河的四级支流西草河从遗址西北环而折向东南,为洪河支流。河道宽15~50米不等,深2~5米不等。海拔70米左右,北纬33°22′,东径113°45′。东距西平县城27千米,西距乡政府所在地吕店3千米。遗址向西约10余千米是伏牛山余脉,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为山前冲积扇的东沿,北接师灵岗。师灵岗是舞阳岗向东的延续部分。其南面接芦庙以南坡岗山地。南北两面岗地高差均5~20米,其间为洪河上游,北有西草河、小洪河,南有青铜河,棠溪河众支流,水源充沛。再向西约10余千米是舞阳县和舞钢区东部的丘岭山地,海拔约200米左右。这样的地形大势形成舞钢区山地,向东为海拔60米的冲积扇,直至吕店董桥一带,遗址在平原与山前冲积扇的交汇处,北有师灵岗,南有芦庙以南山前岗地,形成钳形地势,董桥遗址正位于钳形口内侧的中心部位,属河旁的第一、二级台地,地质属第四系全新统。土壤为棕褐色重亚砂土,黏性较大,宜于保墒,有利于早期旱地农业的耕作和便于远古人类的生存。
遗址年代上限与文化因素
董桥遗址中的仰韶文化是其最早的考古学文化,也是中国古代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氏族社会逐步走向繁荣的物质文化。董桥仰韶文化部分早期遗物的年代,其上限不会超出距今6800年左右,其下限不会晚于距今6400年左右。董桥遗址虽位于淮河流域北部地区,其仰韶文化仍保持中原仰韶文化的特征,与石固裴李岗文化晚期关系密切。裴李岗文化末期与仰韶文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大致处于炎黄时代。董桥遗址的仰韶文化早期当属于炎黄时代的早期,这一历史阶段西平远古人类已开始定居生活,氏族集团业已形成。与历史传说相对应,史前时期为西平西陵氏嫘姓国。
文物遗存
董桥遗址仰韶文化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也有夹砂灰陶,红衣泥质陶,夹砂陶中多掺有蚌料。器表为素面,少量凹弦纹,红色彩带纹等。采集的器物从器形上看有鼎、罐、盆、钵、碗、杯等;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锤、石杵、砍砸器、陶纺轮、带穿陶球等。龙山文化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主要有篮纹和绳纹。采集的器物标本有鼎、罐、钵、器盖等。二里头文化遗物较少,以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多。东周文化,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陶次之,陶色以灰陶为主,红陶次之,也有黑陶,纹饰以素面为主。绳纹次之,另有弦纹、模印、附加堆纹等。器形有鼎、鬲、罐、盘、豆、器盖、瓮、盂、钵、碗、板瓦等。汉文化以泥质灰陶为主,纹饰以绳纹为多,另有弦纹、布纹等,采集标本器形有罐、盆、板瓦、筒瓦等。
历史文化
嫘祖
《史记》中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明人工植桑养蚕的人,首倡文明婚姻礼俗,和黄帝一道开创了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同时,她“以劳定国”“以死勤事”,以一个女政治家的角色辅佐黄帝定鼎中原、统一华夏,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女祖”。
文化活动
2007年11月12日,在西平县隆重举行“中国嫘祖文化之乡”和“中国冶铁铸剑文化之乡”授牌庆典。
2008年4月4日(农历二月二十八,清明节)上午,在西平县体育场举办戊子年嫘祖故里祭祖大典,此次祭典为县级举办首届祭祖大典,并确定每年农历三月初六媒祖诞辰日举行祭祖大典活动。
研究价值
董桥遗址对研究豫南地区乃至整个准河流域上游区域内新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文化的继承关系及发展序列,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董桥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董桥遗址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嫘祖镇吕店乡董桥村东南缓坡岗地上。
交通信息
自驾:自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董桥遗址,路程约26.5千米,用时45分钟。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8 15:1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遗址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