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位于盆腔中部,
膀胱与直肠之间。其位置可随膀胱与直肠的充盈程度或体位而有变化。
直立时,子宫体几乎与水平面平行,子宫底伏于膀胱的后上方,子宫颈保持在坐骨棘平面以上。成人正常的子宫呈轻度前倾、前屈姿势,前倾即子宫轴与阴道轴之间呈向前开放的角度,前屈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弯曲。
成年未孕的子宫,呈前后略扁、倒置的鸭梨形,长约8cm,最大宽径约4cm,壁厚约2cm。子宫可分为3部:上端在两侧输卵管子宫口以上的圆凸部分称子宫底;下端细圆的部分称为子宫颈;底与颈之间的部分称为子宫体。子宫颈又分为两部:子宫颈伸入阴道内的部分,称为子宫颈阴道部;在阴道以上的部分,称为子宫颈阴道上部。子宫颈与子宫体连接的部位,稍狭细,称为子宫峡,在非妊娠期,此部不明显,长约1cm。在妊娠期,子宫峡逐渐扩张伸长(可达7~11cm),形成子宫下段,产科常在此进行剖腹产手术。
子宫的内腔较狭窄可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由底、体围成,称为子宫腔,下部在子宫颈内,称为子宫颈管。子宫腔在额状位呈前后略扁的三角形腔隙,底向上,其两侧有输卵管子宫口;尖向下通子宫颈管。子宫颈管呈棱形,其上口通子宫腔,下口称为子宫口,通阴道。
子宫圆韧带是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的圆索状结构。该韧带起于子宫外侧缘,输卵管子宫口的前下方,于子宫阔韧带两层腹膜之间,循盆侧壁前行,穿腹股沟管出皮下环,止于阴阜及大阴唇的皮下。此韧带是维持子宫前倾位的主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