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民
汉语词语
子民,汉语词汇。拼音:zǐ mín 释义:1、爱护人民,治民;2、人民,百姓,治下的百姓。3、古代皇帝对于百姓的多种称呼中的一种。
释义
(1)、爱护人民;治民。(2)、人民,百姓;治下的百姓。
出处
西汉 · 戴圣《礼记·表记》:“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
例句
1、爱护人民;治民。
西汉 · 戴圣《礼记·表记》:“君天下,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孔颖达疏:“子谓子爱,于民如父母爱子也。”
汉 桓宽《盐铁论·复古》:“扇水都尉所言,当时之权,一切之术也,不可以久行而传世,此非明王所以君国子民之道也。”
2、人民,百姓;治下的百姓。
南朝梁 · 沈约 《宋书·谢晦传》:“伊荆汉之良彦,逮文武之子民。见忠贞而弗亮,覩理屈而莫申。皆义概而同愤,咸荷戈而竞臻。”
俞弁《逸老堂诗话》下:“郡守刘瑀,酷虐子民。督徵粮税,乡民苦楚。”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4回:“ 雨村便道:“我是管理这里地方的,你们都是我的子民。知道本府经过,喝了酒,不知退避,还敢撒赖!’”
孙中山《檀香山兴中会章程》:“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子民受制而无告。”
参考资料
子民.汉典.
子民.百度教育汉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1 08:57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