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拼音:kǒng)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本义一般认为是洞穴,窟窿义。由本义引申为空阔,深远义。由洞穴义引申为大、通达义。孔作副词表程度,相当于“很”、“甚”。还作量词。用于洞穴、桥洞、窑洞、油井等。
文字溯源
“孔”字的金文作图1或新附①。金文“孔”字的解释颇多。有的学者认为金文的“孔”字是“子”上加上一段弧线,这段弧线指出婴儿头部的囟门所在的位置。金文的“孔”字所表示的意思是:小儿头上的
囟门。由于小儿的囟门还没有合拢,即头上像是有个洞,所以“孔”引申指“洞”“孔穴”的意思。《尔雅·释诂》:“孔,间也”郭璞注:“孔,穴也。”小篆的“孔”字右部构件是将金文“孔”字中“子”上的短弧线位置移动而成,即为图5。《说文解字·乚部》:“孔,通也。”许慎所说的“通”就是“通达”的意思,这是“孔”的引申义。郭沫若先生在《
金文丛考》中指出,金文的“孔”字“乃指小孩头上有孔也。故孔之本义当为囟,囟者象形文。孔则指事字。引申之,则凡空皆曰孔,有空则可通,故有通义”。
有的学者则认为金文的“孔”字实际上是由甲骨文“乳”字简化而来,其中“乳”的对象被保留下来了,作为哺乳主体的母的形象则被减掉了,只剩下象征母亲隆起的乳房的一条线,与“子”的头上一侧相连。这种“子”与曲线的位置关系相当重要,根掘它可以获得对“孔”字意思的正确理解,即哺乳婴儿。
古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孔”的本义就是“哺乳婴儿”,于是在象征婴儿“子”的头部位置上又加一只手,也就是“爪”,即成“乳”字,以示用手托着“子”的头在哺乳。所以“孔”和“乳”字体现了古代妇女哺育婴儿的情形,它们所反映的直立行走的人类所特有的哺育后代的姿势,其文化的人文特征也极其显著。陈初生《金文常用字典》孔字条中说:“林义光谓,本义当为乳穴,引申为凡穴之称。‘乚’象乳形,‘子’就之,以明乳者孔也。”
还有的学者对“孔”字的结构作了与上述几种说法完全不同的解释。《说文解字·乚部》:“从乙从子。乙请子之候鸟也,乙至而得子喜美之也,”这就是说,“孔”字是由“乙”和“子”构成。“乙”一说指一种鸟、古称玄鸟,就是燕子。其意思是:乙鸟所生之子,也就是燕子繁衍的后代。因此,它的后代以孔为姓。据古籍记载,孔姓出自殷商的子姓。
“孔”有两个基本义,其一是嘉美。《汉书·礼乐志》:“令问在旧。孔容翼翼。”其中“孔”与“令”相对应,皆表“嘉美”。在古人的观念里面,大就是美。“孔”既然具有了“嘉美”的意义,自然就可以表示“大”,“孔德”,就是“大德”。由“大”的意义引发,“孔”又成为一个程度副词,表示“甚”“很”“非常”的意思。如《诗经·郑风·羔裘》的“孔武有力”就是很威武、有力量的意思。美好的意思容易引申出“甚”义。类似的例子如“良”“雅”“好”等词都是既有美好义,又有“甚”义。《汉书·冯唐传》:“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王先谦补注引宋刘放曰:“良说者,甚喜也。”西汉杨恽《报孙会宗书》:“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这是说很会弹瑟。唐赵嘏《江上逢许逸人》诗:“清秋华发好相似,却把钓竿归去来。”“好相似”即很相似。今天还有“好好玩”的说法。
其二为小洞、窟窿。如“孔窍、孔眼、孔道、气孔、一孔之见”等。古代的铜钱中间有方形的孔,人们用“孔方兄”谐称钱,含有鄙视的意味。“孔”也用作量词,用于带有孔洞的建筑,如“一孔土窑、一孔石桥”。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二】【乚部】康董切(kǒng)
通也。从乚(yǐ)从子。乚,请子之候鸟也。乚至而得子,嘉美之也。古人名嘉字子孔。
说文解字注
“通也”注:通者,达也。於《易》卦为泰。孔训通,故俗作空穴字多作孔。其实空者,窍也。作孔为叚借。
“嘉美之也”注:各本无此四字,由浅人谓与下复而删之,今依《韵会》补。也当作词。词者,意内而外也。通为吉,为凶,故凡言孔者,皆所以嘉美之。《毛传》曰:孔,甚也。是其义。甚者,尤安乐也。或曰:诗言亦孔之丑,岂嘉美之乎。曰:此即今甚字通於美恶之意也。
“从乚子”注:会意。康董切。按此字未见三代用韵之文,但以肉好即边孔求之疑孔古音在三部,故吼、犼、芤以为声。
“乚,请子之候鸟也”注:《月令》:仲春,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注云:高辛氏之世。玄鸟遗卵,娀(sōng)简吞之而生契。后王以为媒官嘉祥,而立其祠焉。
“乚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注:说从乚子会意之恉。
“故古人名嘉字子孔”注:此又以古人名字相应说孔训嘉美之证。见於《左传》者,楚成嘉字子孔,郑公子嘉字子孔,春秋经宋孔父,左传云孔父嘉。何休云经称字。按孔父,字孔。故后以为氏。
广韵
康董切,上董溪 ‖孔声东部(kǒng)
孔,孔穴也。又空也,甚也。亦姓,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简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①,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於鲁。康董切。二。
【校释】①太乙:甲骨文作大乙,与此同。《尚书·汤誓》释文引《世本》作天乙,《荀子·成相》、《史记·殷本纪》同,《广韵》其他各本亦作天乙,王国维谓天乙为大乙之讹。
康熙字典
【寅集上】【子部】 孔;康熙笔画:4;部外笔画:1
古文:𡤿
《唐韵》《正韵》康董切。《集韵》《韵会》苦动切,空上声。《说文》:通也。从乙从子。乙,请子之候鸟也。乙至而得子,嘉美之也。故古人名嘉字子孔。
又甚也。《诗·小雅》:德音孔昭。《书·禹贡》:九江孔殷。注:殷正也。言水道甚得其正也。
又穴也。《尔雅·释诂》孔,间也。疏:谓间隙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函人》视其钻空而惌(yuān)。《史记·舜本纪》:为匿空旁出。注:空即孔。
又空也。通也。老子《道德经》: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谓空虚能容也。
又扬子《太玄经》:孔道夷如。注:孔道,通道也。
又鸟名。《山海经》:南方多孔乌。
又姓。《广韵》:殷汤之后。本自帝喾妃简狄吞乙卵而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於鲁。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规范提示】“子”的横改提。
【写法】❶“子”“乚”宽窄相当,顶部“子”低,底部“”高。❷“子”,㇖(横钩)的折点抵竖中线;提笔收笔于田字格中心。❸“乚”,竖段起笔高,在竖中线右侧。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