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天胤,明诗文家。字汝锡,号文谷,又号管涔山人。汾州(今山西汾阳)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第二,授编修,以藩戚外补陕西提学佥事,官至浙江布政司参议。其诗刻意摹古,五律尚自清拔。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以为其诗如新调鹦鹉,虽复多言,舌音终是木强。著有《文谷集》《霞海篇》等。
孔天胤出生名门高贵,从小聪颖过人,嘉靖十年(1531),乡试中举,第二年,又以一甲第二名的成绩进士及第,当地的人称他为孔榜眼。因明代的制度规定,凡宗室外戚,不准担任京城的官职,所以孔天胤只能去陕西担任按察司佥事、
提督学政。不久又降为
祁州(今河北安国)知州,后来又被提升为河南按察司佥事,复以布政司参议,提督浙江学政,历陕西按察司、右布政使,转河南左布政使。他做官清政廉明,每到一地,都受到人们的称赞。辞仕回籍后,筑“文苑清居”、“寄拙园”等小园,经常与朋友们在园中吟诗、谈文。
孔天胤以精研理学闻名于世。他的学说继承了宋代儒者的“格物、致知、明辩、笃行”的宗旨,讲求教学者首先要端品励行,其次才是研求文词,教育人要重视反省自己本人,然后才能以自身做为弟子的典范。爱收藏图书,刊刻图书颇多。晚年致仕回乡后,建藏书楼、刻书坊有“寄园”,藏书万卷,其《晒书歌》称“乱简残书次第开,先人遗迹满尘埃”。孔天胤曾与王道行、吕仲和、裴邦奇等组织诗社,以诗倡和,很受当时学者的推崇。他一生著有《孔文谷文集》20集、《孔文谷诗集》14卷,刊刻有《资治通鉴》、《后汉书》、《适晋稿》、《汾州府志》、《西京杂记》、《文谷子文集》等数千卷。《周易纂》、《渔嬉稿》等。《霞海篇》1卷,均被《四库全书》著录。他还编著了《汾州志》8卷,但已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