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
新洲区东部的
旧街镇黄林乡黄林墅境内,有一个山村名叫
孔子河村。村北一座山,名孔子山;村南一条河,名问津河。在孔子山腰、问津河旁,矗立着几栋残存的古式建筑,这就是有名的
问津书院,亦称
孔子庙,为湖北最大的
孔庙和书院,是我市惟一与孔子行踪相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惟一以“
子路问津”的典故而命名的古书院。
问津书院传说系《
论语》中子路问津于
长沮、
桀溺二隐士的典故而来。春秋末年,西周遗制正处于瓦解之际,孔子仍顽强地坚持“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他率领门徒周游列国,不遗余力地宣传自己的救世主张,在自陈蔡至楚国途中,行至楚黄境内大别山脚下古驿道旁一个小集市(今武汉市新洲区
旧街)南约五公里处,一条发源于大别山的河流挡住他们的去路。由于水深岸阔,不知津口,孔子一行踌躇岸边,河的上游田野中,有两个人在田间劳作。这两个人一个名叫长沮,一个名叫桀溺,是当时楚国著名隐士。孔子吩咐子路前去探问。长沮说:“鲁国的孔丘是知道渡口在哪儿的,又何必来问我。”子路不爽,便去问桀溺。桀溺说:“天下的污浊与混乱就像滔滔江水一样,你们有谁能去改变呢?跟随孔丘那样躲避坏人的人,不如跟随我们躲避乱世的人呢。”无奈,孔子一行只得冒险,在离问津处约半里的河面上涉水过河。由于河深水急,眼看水盈车轴,车上的书籍会被淹没。孔子见状,急唤众弟子返车上岸,并吩咐弟子们将被水浸湿的书搬到河岸边的一座平坦山上晾晒,自己则坐在河边一块石头上唉声叹气,不知所措。后来,人们为纪念孔子,将挡住孔子一行去路的河流命名曰“
孔子河”,又称“问津河”;并在河上修建一座石桥,名“
孔叹桥”;将河边山命名曰“
孔子山”;将两隐士劳作之地,一处曰“
长沮冲”,一处曰“
桀溺畈”;称孔子晒书的山包曰“晒书山”;称孔子坐过的石头曰“坐石”,一直流传至今。从西汉起,历代州县均在此立庙祭祀孔夫子,宋末湖广儒学提举龙仁夫于此设院讲学,取名问津。
问津书院千百年的儒风楚韵,熏陶过万千学子,培养了无数人才。新洲民间至今还流传着“一门两进士,五里三解元”的动人故事。在宋末元初名儒龙仁夫的主持下,问津书院声誉鹊起,影响渐远。经过历史的积淀,问津书院留下了不少仁人志士的传奇故事,产生了大量文人墨客的锦绣文章。自宋至清,书院共产生
进士387名,在我国古代书院中占有重要席位,历来备受官民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