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Kongmiao and Imperial College museum),位于
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15号,总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古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馆藏文物2000余件,是中国国家二级博物馆。
历史沿革
元大德六年(1302年),开始建造孔庙。
元大德十年(1306年),孔庙建成,西邻国子监,构成左庙右学规制。
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特诏命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立“加号诏书”石碑在大成门前。
元至顺二年(1331年),元文宗下诏恩准孔庙配享宫城规制,许孔庙四隅建角楼。
明永乐九年(1411年),孔庙修缮。
明宣德四年(1429年),修整大成殿及两庑。
明嘉靖九年(1530年),为祭祀孔子五代先祖,增建崇圣祠。
清乾隆二年(1737年),清高宗亲谕孔庙使用最高贵的黄琉璃瓦顶,只有崇圣祠仍用绿琉璃瓦顶。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升祭孔礼仪为大祀,又对孔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并将原来七间三进的大成殿改为九间五进。
民国五年(1916年),修缮竣工。
民国十七年(1928年),孔庙开始对外开放。
2005年4月,进行第一次大规模修缮,修缮以古建复原和维护为主,恢复清代的建筑规模和样式。
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开始修建。
元皇庆二年(1313年),修建崇文阁。
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元璋以元朝故集庆路儒学为国子学。
洪武五年(1372年),实行监生实习历事制度。
洪武八年(1376年),设立中都国子学。
洪武十五年(1378年),改国子学、中都国子学为国子监、中都国子监。
洪武二十六年(1389年),革除中都国子监。
明永乐二年(1404年),恢复国子监名称。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后,以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原来的京师国子监改为南京国子监。
明嘉靖七年(1528年),修建敬一亭。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开始修建辟雍殿。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辟雍殿及琉璃牌楼、碑亭、钟鼓亭历时二年竣工建成。同年,乾隆亲临辟雍讲学 。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末改革学制,设置学部,国子监裁废,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在国子监原址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
民国七年(1918年),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迁址到故宫的端门与午门。
1956年,辟雍殿作为首都图书馆。
2005年,首都图书馆迁出。
200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和文物局对国子监进行大规模修缮。
2006年,孔庙和国子监成立北京国子监和孔庙管理处。
2008年6月14日,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挂牌并正式对外开放。
2010年,“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学术委员会”成立。
2022年1月27日,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1月31日除夕闭馆一天。
2022年11月25日起,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暂停对外开放,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建筑格局
孔庙
孔庙占地220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得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两侧排列着198座元、明、清三代进士题名碑,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中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大成门外有乾隆石鼓和与之有关的两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筑为东西庑和13座御碑亭;后院崇圣祠独立成院,集合成北京孔庙完整的古建筑群体。
大成门是古代举行祭孔典礼的地方,是孔庙的主体建筑,面阔九间,台基四周有白石护栏,前后三出陛。中陛有雕龙御路,黄琉璃筒瓦单檐庑殿顶,东西稍间内置鼓悬钟各一,两侧放置清乾隆年间仿制的石鼓10枚。
崇圣祠在大成殿后,自成一座独立的小四合院。南面为正门——崇圣门三间,北面正殿为崇圣祠五间,东西各有配庑三间。崇圣祠及崇圣门为绿琉璃筒瓦歇山顶,配庑为灰筒瓦硬山顶。
国子监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270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
辟雍殿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古代“学堂”,是古代皇帝临雍讲学的场所。辟雍殿矗立在国子监的中心位置,平面呈正方形,深广各17.7米,每边三间面阔,三三得九,意为九州,均为大红色木质门窗。四角重檐攒尖顶,覆黄琉璃瓦。四面辟门,四周环以回廊和水池,池周为汉白玉雕护拦。池水四壁有喷水龙头,璧池的水是在外院的东西各挖一眼水井,井上盖有亭子,称为“井亭”。水井挖有暗沟,分别通往里院的东、西三堂后引入的璧池。池上架有四周石桥,通向辟雍四门,构成周代“辟雍泮水”之制,以喻天地方圆,传流教化之意。
彝伦堂位于国子监二进院辟雍殿北侧,原名崇文阁,建于元皇庆二年(1313年),是国子监藏书的地方。明代永乐年间予以重建并改名为彝伦堂,清康熙皇帝亲题大堂中门上方“彝伦堂”横匾。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殿之后,则改为监内的藏书处。彝伦堂的建筑形式为单檐悬山顶,面阔七间,后带抱厦三间,室内面积500平方米,室外月台面积400平方米,是国子监里最大的厅堂式建筑。
敬一亭位于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年),内有御制圣谕碑等7座。亭东为祭酒厢房,西为司业厢房,是国子监最高长官祭酒谕其副职司业的办公地。
馆藏文物
据国家文物局博物馆2024年报显示,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藏品总数1866件(套),珍贵文物数1073件(套)。主要包括:石器、石刻、青铜器、食器、酒器、铁器、瓷器、竹器、木器、玉器等。
文化活动
2013年9月9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东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东城区委宣传部、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东城区旅游与发展委员会、东城区体育局、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东城区安定门街道等多家单位共同承办的第四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幕。
2012年9月28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东城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祭孔大典”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孔庙大成殿前举行。
2011年9月26日,
北京市第四中学国学社及第五届人文班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举办了祭孔拜师活动。
2011年9月10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支持,北京市文物局、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安定门街道办事处承办的“第二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暨教师节拜师礼”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开幕。
荣誉表彰
2008年,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被命名为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9月,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1年4月1日,被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2020年度首都全民义务植树先进单位”。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15号。
开放时间
9:00-17:00 (16:30停止入馆,17:00闭馆)
全年每周一闭馆(节日期间除外)
门票价格
交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