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翰宁(Henning Kagermann),男,1947年7月12日出生,德国人,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监事会主席。
人物经历
1947年7月12日,孔翰宁出生。
1966年至1972年,在布伦瑞克工业大学和慕尼黑大学学习物理。
1972年,在
慕尼黑大学获得实验物理学硕士学位(Diplom)。
1972年至1982年,担任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研究所助理。
1975年,在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获得理论物理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80年,获得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理论物理学授课资格。
1982年,加入SAP公司。
1985年,被任命为布伦瑞克工业大学编外教授。
1991年至1998年,担任SAP公司执行董事会成员。
1998年至2009年,担任SAP公司执行董事会的联合主席兼CEO。
2009年至2018年,担任德国科学与工程院院长。
2018年,担任德国国家科学与工程院监事会主席。
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孔翰宁于1982年加入
SAP公司,负责项目管理和财务管理软件的设计,1998年5月成为SAP公司两位联合主席之一、两位CEO之一,负责SAP全球业务,包括销售、咨询和客户关系,此外还负责地区协调和SAP行业发展规划。2003年5月,孔翰宁开始独掌SAP公司,严明了公司纪律,取消了一部分雇员的电话特权并要求另外一些人用视频会议代替过于频繁的商务旅行,并且要求软件发展人员把精力放在关注客户到底想要什么上。在孔翰宁领导下,SAP公司不仅完全躲过了技术泡沫破灭所带来的冲击,而且作为向会计、销售管理和制造行业提供软件的主要供应商,SAP还巩固了自己在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孔翰宁相信更好的质量和服务是强化客户关系的最好手段。他的长期目标是使SAP成为企业值得信赖的IT顾问。
孔翰宁等人在2011年
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率先提出“工业4.0”的概念,其命名逻辑沿袭了前三次工业革命的路子。如果说“工业1.0”是引入了机械制造设备,“工业2.0”则侧重电气化应用,“工业3.0”重点关注信息化及其发展,而“工业4.0”则聚焦智能制造以及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根据这一理念,未来的工业生产应当同信息和通信技术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及数字化网络系统将成为这一整合过程的技术基础。孔翰宁认为,在经济方面,“工业4.0”能够对用户需求变化和意外干扰做出实时回应,相关机器和环境有能力自动学习并自我调整,大规模生产逐渐转向定制生产。在生态方面,“工业4.0”具有明显的“循环潜力”,能够有效提升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孔翰宁认为未来的“工业4.0”将呈现出6个重要趋势,分别是工业人工智能、边缘运算与边缘云、工厂中的5G、团队机器人技术、自主内部物流系统以及“盖亚X”欧洲云数据计划。
据2024年2月
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孔翰宁在物理领域发表过一篇博士后论文。
人才培养
孔翰宁认为,管理成功没有什么秘密,应该是把最适合自己发挥的原则用在最恰当的机构里,孔翰宁对公司的管理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就是凡事要尽力、敬业、专注;其次是不要害怕或惧怕任何挑战和困难;第三很重要,要明白管理不仅仅是管理那么简单,而是自己要先去理解、去钻研。
2023年7月13日,孔翰宁在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包玉刚图书馆报告厅做客第196期大师讲坛,为师生带来题为《价值创造的未来————推进工业4.0并使之成熟》的报告。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传奇人物之一,孔翰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温和、稳重,一看就是位学者。事实也的确如此,他是德国乃至全球科技界的顶级专家,他在商界也极具影响力,除此以外,他还有一个名气更大的头衔——“工业4.0之父”。(《
经济日报》评)
作为德国联邦政府高科技论坛和工业科技研究联盟的前成员,他(孔翰宁)在推动很多战略项目(如工业4.0战略,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创新(智慧服务)和自动驾驶等)的过程中担任关键性角色。(
中国工程院评)
作为跨学科领域的领军人物,孔翰宁赢得了德国总理
默克尔的信任,成为其工业技术领域的首席顾问、IT行业的第一智囊,被誉为“德国工业创新驱动力之一”。(《
环球人物》评)
孔翰宁扮演着一个务实可靠、讲求效率的成本控制专家和管理高手角色,孔翰宁比较内敛,他的风格是平和而讲究效率,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者。(《
金融时报》评)
一点没有IT人张扬风格的孔翰宁,看上去更像一名学者,他确实是一名优秀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而他的名片印着“教授”。总是笑容可掬的他被媒体用“安静”这样的词来形容,在《时代人物周报》面前,这位掌管着一家年收入近百亿美元的大型软件公司的CEO,不像中国的所谓IT巨子们那样滔滔不绝、手势不断,相反,他是真的“安静”地倾听然后解答。(《时代人物周报》评)
人物影响
孔翰宁等人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率先提出“工业4.0”的概念,“工业4.0”一经提出,立即受到各方高度关注。德国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协会、德国机械制造业协会及德国电子与数字工业协会等纷纷加入“工业4.0”大潮,并根据其理念建立了“工业4.0”制造平台。以“工业4.0”为基础,各国纷纷衍生出了各自的版本,例如美国在2014年推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IC)”,日本则根据“工业4.0”的理念提出了“工业价值链倡议”,“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也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