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编码
将字形变为编码符号
字形编码就是将字形变为编码符号。把字形变为编码符号,人脑在完成变的过程中是以消耗脑力(而不是记忆)为代价的。因此减少脑力消耗的编码规则就是指向唯一正解的编码方案。
字形是什么?字形就是刺激──
[对话]眼睛看见了“田”
“田”:看见我了吗?(房间里灯泡亮着)
眼睛:你的形态我看得一清二楚。
“田”:看见我了吗?(房间里灯泡被罩子罩了起来)
眼睛:我什么都没看见。
“田”:看见我了吗?(罩着灯泡的罩子正在被移开)
眼睛:我又看见你了。
“田”:你明白了吧──是我的反光在刺激你。
眼睛:我明白了──字形就是刺激。
字形就是刺激,那么,刺激又是什么呢?刺激就是字形──
[对话]皮肤看见了“田”
“田”:看见我了吗?(“田”被放在皮肤上)
皮肤:看是看见了,但模样不清晰。
“田”:看见我了吗?(一人用拇指压着“田”)
皮肤:看见了,“田”字形。
字形就是刺激指的是,字形只有通过刺激人脑才能被人脑认识。例如,“田”通过反光刺激人脑,人脑才知道它是“田”。刺激就是字形指的是,字形是刺激的效果,刺激指向字形。例如,“田”刺激皮肤,人脑就产生了“田”字形的感觉效果,并指向“田”字形。
把刺激变为编码符号,人脑在完成变的过程中最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是捕获刺激;其次要做的工作是什么?是使用刺激。
人脑以消耗脑力(而不是记忆)为代价给汉字编代码,人脑所做的工作是捕获刺激和使用刺激。因此,有利于人脑捕获刺激和使用刺激的编码规则就能减少脑力消耗。而减少脑力消耗的编码规则就是指向唯一正解的编码方案。前后连接起来就是:有利于人脑捕获刺激和使用刺激的编码规则就是指向唯一正解的编码方案。
2不利于捕获刺激的笔画码
笔画码是指汉字拆分到笔画的一类字形编码。凡是拆分到笔画的编码方案都不利于刺激的捕获。拿“刺”字来说,“刺(木冂刂)”的3个取码单位所分摊的刺激冲击量分别是整字刺激冲击量的1/3。而“刺(一丨丨丿……亅)”的6个取码单位所分摊的刺激冲击量分别是整字刺激冲击量的1/8。
在“刺(木冂刂)”的编码过程中,3个刺激焦点对应3个取码单位,每一个取码单位所获得的刺激冲击量都较大,3个取码单位可以在一次视觉冲击中被人脑捕获并完成编码。
在“刺(一丨丨丿……亅)”的编码过程中,3个刺激焦点被分割成8个取码单位,每一个取码单位所获得的刺激冲击量都太小,人脑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到第一个取码单位上才能弥补刺激冲击量的不足,才能克服分割刺激焦点的损耗,完成捕获,因而6个取码单位需要进行6次视觉冲击才能完成捕获和编码。
按下编代码的过程不谈,按下分割刺激焦点的损耗不谈,只说人脑对取码单位的捕获,从上面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刺(一丨丨丿……亅)”所耗费的脑力和时间是“刺(木冂刂)”的6倍。也就是说,笔画码捕获取码单位所耗费的脑力是非笔画码的6倍。
在手机上打字,要打的字是从脑筋里“飘”出来的虚形,其刺激冲击量本来就不足,笔画码将汉字拆分到笔画,就会使人脑捕获取码单位更加困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27 09:38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