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古学堂
清末为保存国粹设立的学校
四川存古学堂在办校原则和规格、教学规章、校务管理的划一模式等方面,具有多数存古学堂的共性特征;同时,川省办学员绅对国粹及其保存方式的认知与张之洞等人不尽相同,四川存古学堂的实际办理情形与学部规章也有相当的出入,有其独特之处。
历史背景
清末内忧外患,包括四川书院在内,中国整个书院教育已跟不上时代需求。书院教育逐渐走向衰落,书院改制成近代学堂成为清政府在教育领域改革的当务之急。甲午战争之后,书院改革方案被士大夫提上了日程。如何改革书院制度,具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案:第一、变通章程,整顿书院。第二、建立新型的实学书院。第三、改书院教育为学堂制度。1其中,改书院为学堂的方案是在1895年5月由时任顺天府尹的胡燏棻在《变法自强疏》中提出。他主张改书院为学堂,可以先在省会城市试办,如果效果理想,则由省扩展到府,最后再深入到县。通过这种“自上而下,渐次推广”2的方式进行。胡燏棻提出改书院为学堂是三个方案中最激进的一个。不过,当时清廷正忙于甲午战后割地赔款,无暇顾及胡燏棻所提建议。到戊戌改制之前,胡燏棻的方案基本没受到重视。
在四川,经过王闿运整顿的尊经书院,到了1892年学风再度颓废,“宋育仁成为尊经书院山长期间,是尊经书院由盛转衰的转折点。”4书院里甚至还有开设内室部分师生在里面聚众赌博的情况。尊经书院一些教师在讲堂上也是随意讲课,对学生的学业进步毫无帮助。廖平在尊经书院任教时,就曾向时任四川学政的瞿鸿禨建议,希望学政能出台措施对尊经书院的学风加以整顿。虽然经过整顿之后,尊经书院颇有复兴之象,5但书院教师却对廖平怀恨在心而将他排挤出去。此时,尊经书院内部已成为各种权力斗争的场所。书院教书育人的本质逐渐退化,甚至朋党之争也在尊经书院内部产生,这些因素导致廖平被迫辞去书院教职。作为省办的尊经书院情况如此糟糕,四川的地方书院情况可想而知。面对尊经书院颓废局面,有人反思治经与尊经的关系:“经书应尊,但欲借尊经之名,号召学子舍此之外则无他,其不可。”6可见,尊经书院的教育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需要。
科举被废除后,四川官员也希望创办新学堂以保存国粹,培养中学师资。四川都督锡良认为“科举既停,旧有之贡廪增附生,听其废学,殊为可惜”3,他希望四川能创办新学堂,接收这批学子继续学业。存古学堂在各地开办时间不同,但对存古学堂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看法,四川官员们却产生分歧。1908年,四川地方官员董清峻指出:“欲保存国学,其事甚难。旧学之士虽多,真有学者本少;其真有旧学者又往往不通新学。”4他感到欲保存国学,首先就必须通西学,不能仅保存国粹而盲目排斥西方文化,如果对西方文化一窍不通,根本不可能实现中学保存与发展。但四川另一位官员戴姜福却认为,西学无助于传承中学。他向总督赵尔巽建议,如果以教科书方式讲授经学,会导致学生不研读经典,不如让学生就诵读《论语》即可。5戴姜福将学堂的教材简化到只需精读《论语》即可,显得有些迂阔。赵尔巽并没有采纳戴姜福的建议,他指出四川“设存古学堂,系为保存国粹,亦即讲求科学之基。”6在赵尔巽看来,存古学堂不仅保存国粹,也要讲求科学。有人认为“今日之学堂,可以造人材,亦可以召世变。大美所在,而大恶随之。”7“大美”是看到学堂培养新式人才的作用。“大恶”则是认为学堂接纳西学,不利于传统学术的发展,体现出川省官员对创办学堂的纠结态度。四川政界和学界就中学、西学如何融入学堂教学而不断争论,这种争论伴随学堂开设始终。四川存古学堂开办以后,学堂教学有关中学、西学、汉学、宋学的区别与争议也一直不曾停止。
四川存古学堂的开办,最终是由四川提学使司赵启霖极力推动。1910年,他呈报存古学堂简章时指出:“川省不及十年,中等以上学堂可任讲经课文之教师,不易觏觅,而升入大学经科、文科、通儒院之资格,更无其人。言念及此,实为隐忧。”8这和张之洞的担忧一样,近代四川同样面临讲授经学的中学师资匮乏,传统学术研习人才断层的窘境,这亦是赵启霖急于创办存古学堂的出发点。
存古学堂选址是一个重要考虑。1907年,四川存古学堂选址在成都城南黉门街四先生祠内。四先生祠祭祀的范镇范祖禹张栻魏了翁四人,都是宋代川籍理学家。近代四川学风败坏,“科举之弊,仍递嬗于学堂之中。所不同者,科举多失之腐陋,学堂多失之浮嚣。”1赵启霖将存古学堂设在四先生祠,是为了显示他对宋学的尊崇,以及对蜀中先贤的尊重。他希望以理学思想整顿近代四川学界的风气。2四川存古学堂专门设置理学课程,也与其他省的存古学堂课程设置有所区别。王闿运主持尊经书院时反对程朱理学,四川存古学堂却将理学设为主课,这是王闿运倡导“经世之学”与赵启霖看重理学教化功能区别所在。这也影响到后来四川国学院的课程设置。国学院课程中理学依然占据较高地位。
张之洞规定存古学堂“毕业拟七年为限。”3但在具体操作中,各地存古学堂的学制标准并不一样。湖北存古学堂学制定为七年,江苏存古学堂有所变通,学生三年即可毕业,如果有愿意深造的学生,可以在学堂继续求学四年。四川存古学堂在学制上,综合了江苏、湖北的办法,学生三年可以毕业,而“仍愿留堂深造者,即仿湖北学制七年毕业。”4四川存古学堂实行弹性学制,毕业期限最多可以为七年,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可以选择三年毕业,也可以选择用七年时间深造。
历史沿革
经过1903年癸卯学制改革,高等、专门和实业学堂体制逐步确立。四川通省师范学堂(1905年)和四川通省法政学堂(1906年)、四川通省农政学堂(1906年)、四川藏文学堂(1906年)、四川通省工业学堂(1908年)、四川存古学堂(1910年)等专门学堂应运而生,与四川省城高等学堂等共同构成清末四川高等教育主阵容。
正晚清之际,在西学的冲击下,中学明显失势。四川官绅担忧中国固有文化从此衰微,倡导设立学堂以保存国粹,四川存古学堂遂应运而生。民国建立后,于学堂旧址上,续办国学馆、国学学校、国学专门学校,最终成为国立四川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908年江苏省仿照设立。1911年清政府颁布《存古堂章程》,在学制方面另成系统。宗旨是为了培养师范学堂和中学堂的经学、国文、中国历史教员及经科、文科大学的预备生。设经学、史学、词章三门课程。分中等科(修业五年)和高级科(修业三年)。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6 21:08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