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成本(Deposit Cost)是指
银行为吸收存款而进行的必要开支,对存款成本的控制构成了存款管理的主要内容。存款成本是
金融机构筹集资金来源的付出,成本高低直接关系到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绩效和经营效益的好坏。
成本构成
存款成本有两部分构成,即
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
经营成本)。
利息成本
利息成本是指银行按约定的存款利率,以货币形式的报酬付给存款人的开支。存款利率有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之分。固定利率是在一定的存款期内存款利率按约定利率计息并保持不变,我国的存款一般都按固定利率计息;浮动利率是在一定的存款期内存款利率以市场上的某种利率作基准并在一定范围浮动计息。西方国家普遍使用这种计息办法。
非利息成本(经营成本)
非利息成本又叫经营成本,是指利息以外的所有开支。包括:银行工作人员的工资、建筑物和设备的折旧、办公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
由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为争取更多的存款,除了按市场利率向存款人支付利息之外,不断地增加针对存款人的各种服务。如商业银行各个营业网点之间用现代化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甚至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只要在某家商业银行进行了存款,存款人就可以在世界各地的该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办理取款和转账结算。自动提款机的发明和使用,更是给存款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由于商业银行为存款人提供的各种服务并不是没有成本的,有些服务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例如自动提款机业务的开展,虽然大大地方便了存款人,但是由于自动提款的服务是免费的,因此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沉重负担。
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与利息成本是相关的。如支票存款没有利息成本,但经营成本却很高;而定期存款的利息成本较高,但因为给存款人提供的服务很少,因此经营成本较低,特别是可转让定期存单业务,虽然它的利息成本是最高的,但由于商业银行没有向该存单的持有者提供任何的服务,因此,可以讲,其经营成本就很低,除了发行可转让定期存单的推销成本外,其它的经营成本几乎是零。
存款分析
资金成本
资金成本是指为吸收存款而支付的一切费用,即利息成本和经营成本之和。
资金成本率=
利息成本+经营成本 ×100%
吸收的存款额
可用资金成本
银行吸收的存款资金不能全部用于贷款和投资业务,必须进行扣除。扣除的部分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必要的超额准备部分。经扣除后的资金才是可作为盈利性资产来源的资金。而可用资金成本是指银行可用资金所负担的全部成本。
如果说资金成本是确定资金价格基础的话,那么可用资金成本就是资金的另一种价格形式,通常称之为资金的转移价格,它是确定银行可用资金(盈利性资产)价格的基础,因而决定了银行盈利性资产的收益率,利润是资金转移价格的溢价。可用资金成本是银行信贷中资金成本分析的重点。
可用资金成本率=
利息成本+经营成本 ×100%
吸收的存款额-法定存款准备金必要的超额准备
相关成本
相关成本是指吸收存款的相关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支出,如风险成本、连锁反应成本。
风险成本是指利率敏感性存款增加相应带来的利率风险。保值储蓄贴补率取决于物价上涨因素;或是因存款总额增长提高了负债与资本的比例,从而增加的资本风险。
连锁反应成本是指银行为吸收新存款所增加的服务和利息支出,而相应对原有存款增加的开支。如提高定期储蓄存款利率,提高利率不仅对新增存款的利率,而且包括原有定期存款的利率,这就会大大增加银行的利息支出。
加权平均成本
加权平均成本指的是所有存款资金的每单位平均借入成本。
加权平均成本=
∑每种存款的资金来源总量×吸收该种存款的每单位平均成本 ×100%
各种存款资金来源总量之和
边际存款成本
边际存款成本在经济数学中,边际的概念考察的是某种经济因素后一项减前一项后所实现的经济效果。因此边际存款成本就是指银行在吸收的存款达到一定规模后,再新增一个单位的存款所要增加的经营成本。
边际存款成本=
新增利息+新增经营成本 ×100%
新增存款数量
如果新增资金中有一定比例用于现金准备,不能用于盈利资产,则新增可用资金的边际成本率为:
新增可用资金边际成本率=
新增利息成本+新增经营成本
新增资金×(1-非盈利使用的比例)
假设某银行开办了某种新的存款种类,由此使存款增长了9000万元,这些资金的利息成本为5.6%,其它成本率为2.0%,新增资金的20%用于非盈利资产,则该银行的边际成本计算如下:
资金边际成本率=9000×(5.6%+2.0%)/9000=7.6%
新增可用资金边际成本率=[9000×(5.6%+2.0%)]/[9000×(1-20%)] =9.5%
计算结果说明,如果用该笔资金进行投资,其收益率不应低于9.5%,否则,就无利可图。
可用资金历史平均成本分析的重要意义
可用资金的历史平均成本对评价银行过去的经营状况有重要意义。如把某银行与同等规模的其它银行的平均成本和资产收益率进行比较,可以从成本方面说明该银行的支出和利润与其它银行不同的原因。但这种分析也有不足之处,即没有考虑到未来利息成本的变动。因为假如未来利率上升时,可用资金的历史平均成本肯定要低于新吸收的存款的实际成本,这样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资产收益率就会下降,利润目标就会不能得以实现;假如未来利率下降,情况正好相反,可用资金的历史平均成本肯定要高于新吸收的存款的实际成本,盈利性资产的价格就会增加,高估的价格不利于竞争。
成本控制
搞好成本的控制,需要了解存款成本相关的多种因素。
存款成本控制的特殊性
存款成本控制的特殊性体当前利息支出和非利息支出两个方面。
利息支出的多少与存款规模的大小是一种正相关关系,即存款的利率越高,存款的吸引力越大,这是银行扩大存款规模的基本手段。非利息支出的控制在我国银行的存款成本控制中表现更为突出。
存款成本与存款总量的相关性
存款成本与存款总量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
同向组合模式,即存款总量增加,成本随之上升;
逆向组合模式,即存款总量增长,成本下降;
总量单向变化模式,即存款总量增加,成本不变;
成本单向变化模式,即存款总量不变,成本增加。
由此可见,存款总量与存款成本并非正相关关系,与存款结构、单位成本内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率以及利息成本和经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有密切关系。
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应努力实现逆向组合模式和总量单向变化模式,在不增加货币投入、不增加开支的情况下尽可能组织更多的存款,走内涵扩大再生产之路,在实践中不能单纯依靠提高存款利率、增设营业网点、增加员工的办法来扩大存款市场,而应在改善存款结构、创新存款品种、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上下工夫。
存款结构与成本控制
从存款的期限结构和利率结构来看,存款的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成本也就越高;相反,存款的期限越短,利率越低,成本也就越低。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不应片面地认为低息存款好或高息存款好,并由此决定了对存款成本的控制,需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关系:
正确处理低息、中息、高息存款各自占存款总量的比重关系,通过扩大低息和中息存款的吸收,降低利息成本的相对数;
正确处理不同存款的利息成本和营业成本的关系,力求不断降低营业成本的支出;
正确处理信贷能力与活期存款之间的关系,活期存款的扩大应以不减弱银行存款的派生能力为条件;
正确处理定期存款与信用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定期存款的增加不以提高自身的比重为目标,而应与银行存款的派生能力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