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炎明,男,汉族,1962年10月生于浙江东阳,中共党员,人民警察,有“警界保尔”之称。1982年8月参加公安工作,二级警督。1995年入党,先后在
东阳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科、城中派出所、城北派出所工作,2000年9月起在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曾获“全省百名优秀基层民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金华市十佳实干型干部”等荣誉,并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曾被评为“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公安部“2010警界骄傲”、“浙江骄傲”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人物经历
孙炎明,东阳市看守所民警,1995年6月入党,大专文化。孙炎明同志从警29年来,恪尽职守,无私奉献,2004年5月被确诊脑癌后,以顽强的毅力、超越生命的执著,坚持与病魔抗争,把全部精力和心血献给了公安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曾被评为“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公安部“2010警界骄傲”、“浙江骄傲”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
人物资料:
孙炎明1962年10月出生在东阳,1982年参加工作,1995年入党,先后在
东阳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科、城中派出所、城北派出所工作,2000年9月起在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曾获“全省百名优秀基层民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金华市十佳实干型干部”等荣誉,并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从警29年来,孙炎明同志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扎根基层,默默耕耘,把全部精力与心血都奉献给了公安事业。尤其在2004年5月被确诊身患脑癌后,面对绝症的威胁,他始终没有放弃钟爱的公安事业,以顽强的毅力,以超越生命的执著,坚持与病魔抗争,边治疗边工作,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
事迹介绍: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这是2月14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010“感动中国”颁奖盛典上组委会授予孙炎明的颁奖词,面对孙炎明,推选委员涂光晋说:“死刑犯临刑前这句话的背后,凝聚着他怎样的耐心与诚心,怎样的坚守与坚持。他用他的生命诠释着钢铁是如何炼成。”
推选委员任卫新说:“职守在一个特殊世界里,但却让死囚的心灵重新感受到久违的温暖。警界保尔——特殊的爱献给了特殊的你。”
大屏幕上,一位位感动中国人物的名字以漂亮的毛笔字一笔一划地书写而成。10组人物、3个集体,他们的名字打动了人们的心,感动了整个中国,历史在这一刻再次见证他们的事迹,永远将他们铭记。
在颁奖典礼现场,掌声和泪水混杂着,当央视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宣读着获奖人物——孙炎明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精神抖擞的孙炎明走上了领奖台。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现场采访孙炎明,孙炎明非常朴实的回答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当现场大屏幕播放出孙炎明的感人事迹时,现场感动的泪水浸湿了人们的双眼,孙炎明三个大字出现在中间的大屏幕,现场再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小许说: “以前感觉看守所的工作很神秘、很害怕,但从孙炎明身上我看到了中国看守所的管理是非常人性化的。”公安部监管局局长赵春光说:“孙炎明之所以当选‘感动中国’2010年度获奖人物,关键是从孙炎明身上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法制的优越性,体现了中国监管场所的人性化管理,体现了中国人权的进步……他是全国监管民警学习的榜样。”
孙炎明从两位小朋友手中接过了水晶杯和鲜花,挥舞着。在孙炎明看来,自己只是凭着一腔爱心、一颗良心、一份责任心做事,无意之中,他的故事感动了整个中国。
感动中国
评价
他,1982年8月参加
公安工作,二级警督。先后在市公安局经济文化保卫科、城中派出所、城北派出所、预审科工作。现任市看守所监管民警。
事迹简介:孙炎明同志从警28年来,对党和公安事业无限忠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把公安工作当作自己的天职。为了使在押人员消除对抗情绪,面对现实,勇于改过自新,他坚持做到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每一名在押人员,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他分管的监所始终保持两项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转化效果最好。他为人和善,乐于助人,淡泊名利,为警清廉,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尤其是2004年在被确诊为脑癌以后,面对绝症的威胁,他抱着“生命延续一天、就要干好工作一天”的信念,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超越常人的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带来的折磨,忘我工作,与其他民警一样正常值班、分管监室,坚守岗位,把工作当成了自己的生命。该同志先后荣获
金华市“优秀人民警察”、浙江省“百名优秀基层民警”等荣誉称号,并荣记个人三等功一次。
颁奖词
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活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寒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先进事迹
孙炎明从警29年来,对党和公安事业无限忠诚,立足本职,恪尽职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把公安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他牢记宗旨,情系人民,仁心宽厚,平等对待在押人员,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他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干净干事,不图名、不求利,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尤其是他身患重病,从容淡定,珍惜生命价值,始终保持快乐向上的心态,顽强与病魔抗争,一直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把全部精力和心血奉献给了公安事业,自觉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新时期人民警察、基层公务员、共产党员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他先后荣获“金华市优秀人民警察”、“浙江公安百名优秀基层民警”、“金华市十佳实干型干部”、“浙江省优秀人民警察”、“浙江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公安部“2010警界骄傲”等荣誉,并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2011年,又被评为“浙江骄傲”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和“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
正值孙炎明同志生命和工作的黄金时期,2004年3月,他经医院诊断患有脑癌,面对穿了20多年的警服,他慢慢地调整心态:既然病魔已经来临,就直面它,精神上绝不能被它击倒。他三次大手术,三闯鬼门关,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快乐工作,快乐生活。
2007年6月份,经过杭州医院检查,医生告知他的病情有所恶化,叫他立即停止工作,在家休息养病。面对组织和医生的劝告,他说:默默地在家里等死,还不如在工作上干死。所领导提议:“你想来就来,具体岗位就不要安排了,协助其他同事做做工作。”孙炎明说:“那不行!我都没有把自己当病人,希望你们也不要把我当成病人,
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人顶一个人用,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干好工作一天。”
2007年11月,新上任的何所长第一次找孙炎明谈话,“孙,工作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吃不消的话,随时提出来,不要硬撑着。”孙炎明说:“我自己很清楚,老天留给我的日子不会很多,你如果让我休息,让我去整天想着病情,愁都要把我愁死。我正因为有这份工作,才感到快乐,才使我的生命延续。我不要组织照顾,工作有什么难事尽管分配,千万不要把我当病人看待。”
孙炎明始终认为,自己在监管岗位上工作多年,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经常主动要求把一些难管、不服管的在押人员放到自己的监室。他相信在押人员扭曲的心灵在自己的细心、耐心、诚心和爱心管教下肯定会有感化。
安徽人叶某因杀死妹夫并分尸,2008年1月进了看守所,叶某意识到死期已近,经常不服管教、屡犯监规。叶某起先并不在孙炎明的监室,在孙炎明的强烈要求下,叶某调到他的监室。通过了解叶某的成长经历,分析他的内心世界,剖析他的犯罪过程,孙炎明开始有针对性地找他交心谈心,耐心引导。同时,生活上给予关怀。一段时间后,叶某的情绪渐渐平稳。但一封家信使他暴跳如雷,家人的指责使他悔恨、惶恐,万般情结纠结在一起,叶某想到的是早点死。“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想一死了之,是吧?”孙炎明把话挑明了说,“但是你这样死,对你妹妹及一家人有什么意义?你要做的是如何还这份债!”见叶某无语,孙炎明进一步说道:“如果你在押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死刑是可以减成死缓的,死缓也可减为无期乃至有期徒刑。”当第三天孙炎明再次找到叶某时,叶某表示:“孙管教,我知道你身体不好,但仍这样关心我,我向你道歉,今后我一定遵守监规,服从管教。”叶某被执行死刑那天,孙炎明押送他到金华。临刑前他要求见孙炎明最后一面,含着眼泪说了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孙管教,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你的恩情来生再报”。
孙炎明分管的监室在全所始终保持两项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转化的效果最好。
作为管教民警,孙炎明始终认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曾经危害社会,如何让他们认罪伏法、改造自我、重新回归社会是自己的责任。
2010年湖南人文某,因涉嫌抢劫于2009年3月被刑事拘留。文某怕被法律严惩,内心恐惧,但表面装强,极不配合办案民警审查,拒不交待犯罪事实。孙炎明不顾身体的严重不适,屡屡推迟复查的时间,用自己真心、诚心、热心,解开了文某心头的死结,最后供认伙同他人在义乌、宁波等地抢劫、盗窃作案30多起。随着审判时间临近,文某情绪又起波动,文某说自己对不起同伙,是自己的交代连累了同伙。孙炎明教育说:“应该是他们对不起你,要不是同伙带你作第一起案子,你会落到这个地步吗?现在你主动坦白交代,在法官量刑的时候肯定会考虑的。”后文某被顺利审判。
2009年,一名东阳小伙子在杭州干了大半年,没挣到啥钱,怕两手空空回家被父母骂,坐车回老家东阳后,就到小巷内偷了辆摩托车,结果被抓,感到没有面子,一天到晚嚷着要自杀。孙炎明把他叫出监室,扭过头让他看看后脑的疤痕,“我得的是脑癌,我现在跟你谈话,说不定明天就死了,可我今天仍要好好过。你还这么年青,知错就改,仍有美好的未来呢!”此后,这个小伙子打心底里佩服管教民警孙炎明。
孙炎明生病7年来,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要求。有一次,孙炎明向所长请假,说在老家乡下的老母亲身体不好,去探望一下。所长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要给他派车。孙炎明说:“我自己坐公交车走。”所长说:“我给你派车,是希望你能早点回所做工作。”孙炎明没话说,坐上了公车。谁知,没过多久,驾驶员就回所了,原来孙炎明到车站后,还是自己坐公交车走了。
2008年6月,孙炎明感觉身体不太好,找教导员请假,问所里老马的年休假是不是批了?教导员说,老马家里盖房子,年休假已经批了。看出孙炎明心思的教导员说:老孙,你的身体大家都知道,只要你感觉不舒服,你任何时候要休息,我们都会批给你的。孙炎明说,我没事的,所里本来最近人手就少,我还可以坚持,等老马回来我再休息。
孙炎明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没有振聋发聩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朴实的情怀和默默地奉献。一朝爱岗不难,几十年如一日地敬业爱岗才难,孙炎明难能可贵的做到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与岗位的执着坚守,让他这个平凡的基层监管人民警察不再平凡。
身患癌症
“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一天!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 摘自孙炎明语录
6年前,他被确诊患上脑癌,先后动过三次大手术 可每当身体稍好一些,他就主动要求上岗工作,被同事们尊敬地称为警界的“
保尔·柯察金”。他的事迹传开后,在各界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他,就是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东阳看守所民警孙炎明。“我允许自己有一个小时的悲伤”
2004年春,孙炎明的左后脑勺出现肿块,有点红,有点痒。妻子张春香催了他多次,要他去看病,但因为看守所里工作忙,他拖了两个月才去医院,在门诊做了一个手术。几天后,孙炎明的主治医生詹晓洪打电话到他家里,想找张春香,没料到是孙炎明接的电话。他说话显得吞吞吐吐。“我是当警察的,最擅长的就是戳穿谎言。没事的,你和我说实话。”孙炎明说。詹晓洪最后无奈地说:“脑癌!必须尽快再次手术!”
孙炎明说,得知病情,他在家里沙发上静坐了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他清醒过来,告诉自己:手术,然后战胜癌症!“这是我40多年来任悲伤蔓延的一个小时。唯一的一个小时。”孙炎明说。
即使是在医院治疗期间,孙炎明也相当乐观,甚至经常开导同病房的病友。詹医生说,从医近30年来,还从来没有见过病人在面对癌症时如此坦然与豁达。但詹医生还是担忧:“老孙对工作太拼命了,最好能多注意休息。当年跟他同病房的几人都相继去世了”。
“这样正常地工作着,我才很快乐很充实”
面对记者的采访,孙炎明微笑着说:“其实,我没什么好写的,我所做的就是一名普通监管民警的工作。在别人眼里,我是脑癌患者,可以在家养病不用来上班,可在我看来,得了癌症没什么,我觉得这样正常地工作着,我才很快乐很充实。”他后脑勺上因手术留下的一块大伤疤,无声地诉说着主人的坚强、乐观和淡定。
考虑到老孙的病情,东阳看守所所长何一平曾对他说:“老孙,工作能干多少就干多少。吃不消的话,你随时提出来,不要硬撑着。”不料,听了这话,孙炎明有些急了,说:“我自己很清楚,老天留给我的日子不会很多了。如果你让我休息,我就会整天想着病情,那样愁都会把我愁死。2004年我开刀时,与我同病房的几个人都已相继去世了。我正因为有这份工作,感到快乐,生命才延续到现在。我不要组织照顾,所里有什么难事尽管分配,千万不要把我当病人看待。”听了他的话后,何一平很意外,也很感动。
每天下班前孙炎明总会挨个巡查监室。看到自己负责的监室安全正常、秩序良好,孙炎明才会放心地下班。
“不要他们记住我,只要他们好好做人”
“虽说生病之后,自己的精力大不如从前,大伙也都让我少干点。我想如果能在有生之年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青少年,那该是多大的功德呀。再说,如果不工作,我的生命不一定能延续到今天。”
在在押人员的眼中,孙炎明是他们的“贴心人”。自调入看守所工作以来,每年的春节,老孙都跟在押人员一同度过。平时,在押人员在生活中遇到问题都愿意向他反映,而他也像一位慈父,认真仔细地了解情况,不厌其烦地做好疏导教育工作。孙炎明分管的两个监室,在全所始终保持着两个“最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转化效果最好。
一个东阳小伙子偷了辆摩托车,被刑事拘留后,他想不开,孙炎明把他叫出监室,扭过头让他看看后脑的疤痕,问他:“你可知道我这后脑的疤痕是啥回事吗?是打架打出来的吗?当然不是!是不小心跌出来的吗?也不是。这是开刀动手术留下的。脑袋上开刀动手术,够吓人了吧!我再告诉你更可怕的,我得的是脑癌,我现在跟你谈话,说不定明天就死了,可我今天仍要好好过。你还这么年轻,知错就改,仍有美好的未来呢!”孙炎明的一番直白,这个小伙子愣住了,羞愧地说不出话来。打那以后,他自觉遵守监规,再也不寻死觅活了。
孙炎明每年都会接到已在外地劳改的服刑人员来信,信中的内容都是感谢他的挽救。孙炎明说:“我不要他们记住我,我只要他们记住我的话,好好做人就行。”
“我很幸福”
“说实在的,我们一家现在能够这样坦然面对,都是老孙的乐观态度在影响着我们。”孙炎明的妻子张春香说,看到丈夫笑对病魔,几十年来积下的辛酸劳苦,都化为欣慰与自豪。
孙炎明的家是一个不足90平方米的套间,一家三口住了20来年。房间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家什,几件主要的家电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买的。虽然生活不算富裕,但一家人相亲相爱令人羡慕。
张春香在一所小学当教师,她对丈夫的工作给予了最有力的支持。她说,老孙是一个很淡定的人,对生活向来都没什么要求,平平淡淡、顺其自然就好。在工作上,他从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从民警转变为管教也不挑剔。“跟孙炎明从结婚到现在,我觉得精神上很充实。”
至今,女儿仍念念不忘高考完毕去见父亲时的情景:病床上,父亲戴着眼镜悠闲地翻着书本,与她想象中插着氧气管、病恹恹的病人大相径庭。“爸爸今天还吃了一小碗饭呢!”女儿像发现新大陆似地欣喜地告诉母亲。父亲的坚强与乐观使她擦干了眼泪。
老孙手术后经常性地头痛,浑身无力。看着孙炎明每天面带倦容地回到家中,妻子心疼不已,有时免不了要劝说上几句。可妻子的劝说换来的是孙炎明一次又一次的坚持。老孙说,“既然去上班,就该尽心尽职,不能稀里糊涂混日子。
正在
复旦大学读博士的女儿谈到爸爸时,说:“人最大的幸福是有人爱、有事做、有理想,我爸爸做到了!他总说他很幸福,因为警察这份神圣而崇高的职业,就是要把奉献作为自己的一种责任、承诺、精神和义务,让生命在奉献中得到升华。爸爸现在做的就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奉献自我、不留遗憾。”
家庭生活
当老孙把心思全都扑在了工作上后,他对家庭的照顾自然就少了。尽管老孙和家人聚少离多,却始终风雨同舟,就算是罹患脑癌这样的沉重打击,老孙一家也是从容面对。老孙的女儿说,“幸福就是有事做、有人爱”,所以虽然被病痛折磨但老孙依然坚信自己是幸福的人。 老孙的女儿孙扬飞是
复旦大学的在读博士生。平时在校攻读学位也很少回家。如果不是因为回家探望做手术的妈妈,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恐怕还难以相聚。得知女儿第二天就要赶回学校做实验后,卧病在床的张春香硬是撑起身子坐到了沙发上,为的就是请记者帮忙拍一张珍贵的“全家福”。也许很多人不相信,结婚二十多年,孙炎明竟然没和妻子女儿拍过一张合照。
在妻子张春香的记忆里,孙炎明也从来没有陪自己逛过一次街。有一次,老孙破例上街购物,不是为了家人,而是为了帮一个在押人员买衣服。“有的时候我还真的挺埋怨的,有必要这么去帮那些人吗?”虽然妻子有时候会埋怨,但还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的工作,再加上女儿聪明好学,一家人其乐融融,老孙也几乎不用过问家事。
然而,就在2004年5月老孙被查出罹患
脑癌后,和很多人一样,他对女儿却产生了“100个不放心”。那段时间正值女儿高考,为了不影响女儿考试,老孙和妻子第一次在孩子面前撒了谎。等扬飞高考结束去探望父亲时,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父亲刚刚经历过一次大手术。“爸爸生病之前和生病之后唯一的差别就是脑后少了一块头发,”扬飞说,“他从来不会去和别人说他生病了。”所以,当得知父亲刚经历过大手术之后,扬飞的惊诧神情可想而知。 虽然全家人都知道老孙患了脑癌,但他乐观的情绪无时无刻不感染着自己的家人。如今,一家三口不去刻意回避癌症的事实,而是从心底里把老孙看作一个健康的人。平淡的生活一如从前。当从父亲的同事口中得知在押人员都叫自己的父亲“孙爸爸”时,同样乐观阳光的扬飞乐呵呵地跟母亲张春香开起了玩笑,“难怪爸爸这么不关心他的女儿,原来他在外面养了这么多儿子,不需要我这个女儿了。”
个人荣誉
先后获得“全省百名优秀基层民警”、“全省优秀人民警察”等荣誉,
荣获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3次。
2011年2月14日,入选2010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