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诒让故居,位于瑞安市锦湖街道砚下村。始建于1861年,正房硕大,通面阔9间共34米,进深14架共14米多,三楼式的台门、翘檐灰瓦,门台高耸,为瑞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61年
建成介堂
孙氏世居此地,以耕读传家。据《孙氏总谱》记载,瑞安孙氏的始祖叫孙惟睦,于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年)从福建长溪,迁入瑞安二十五都盘谷(即现在的砚下村),世称“盘谷孙氏”,被誉为“三百年朴学之殿”的一代大儒孙诒让就出生在这里。
孙诒让故居始建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这一年,金钱会自平阳渡过飞云江,时事颇乱,孙诒让随双亲避居温州,奔走流离。而砚下村刚刚盖起不久的新屋,被大火烧毁,仅台门保留了下来。
现存建筑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由孙诒让父辈重建,这一年孙诒让17岁,他随父南归,被火烧毁的房子已建成新屋。这段时间,他常在温州、瑞安一带游学,时常会住到新房里。元大德本《白虎通德论》、阮校刻本《薛尚功钟鼎款识》、旧抄本《水心别集》等书籍都在这一年收藏,并开始了鉴藏善本与治金文之学。
原主屋7间,1864年重建后的主屋为9间。称为‘介堂’,介堂后面就是介堂山。
1952年
成故居人家
从大门前的轿厅进入故居。轿厅4间,不高,只一层。所谓轿厅就是出入的主人宾客停轿、下轿的地方,也是供轿夫喝茶休息处。村里的老人说,原先的轿厅与正堂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样,主宾坐在正屋里谈话,外面轿厅里休息的轿夫既看不到也听不清屋里的情形。
1950年到1952年,建国初期土地改革时,轿厅曾作为村里的会计室使用。之后,就改成了老人协会。走出轿厅,眼前一亮。一条“丁”字形的条石主道,将我们引到主屋的中轴线上,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条石主道的西南角,村民称之为“桃儿园”。“‘桃儿园’对面的东厢房原有7间,也已经征收过来,修建好了6间。”孙传周带领着我们从主道上边走边介绍说,以前条石路上还有旗杆和“旗杆夹”。
进入门台后,我们见到这里的9间主屋、3间东厢房、3间西厢房共15间房屋,及隔火墙都已修缮完好。土地改革时,这15间房屋分给了9户人,他们大都是孙氏人家。此后,9户人世代居住,人口多时,‘故居人家’有近百人。
上世纪70年代之前,村里没有通电,村民都过着“农耕生活”,故居里约500平方米的道坦就成了村民们聚集的地方。
1989年
老宅不能拆
在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初期,是孙诒让故居遭受破坏最严重的时期。文革中,围墙上的青山白云、飞泉幽涧、山林瀑布、飞禽走兽、戏剧人物等雕刻一一遭到破坏,门台上的题字也被抹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部分隔火墙也因妨碍“人居环境”遭到拆除,隔火墙下的几口大水缸也被砸坏。
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村民建房的结构早就从原先的木质结构改为钢筋水泥结构。居住在这里近百人的“故居人家”也对这座老宅动起了主意,想“改头换面”,扩建重建。
1987年,故居里3间西厢房首先被拆除,盖起了新屋。此后,住在这里的居民也跟着动起了拆老宅建新屋的念头,想改变拥挤、杂乱的居住环境。
在1989年管理部门就下了文件,说这里的老宅都不能拆除。
2014年
重现太史第
1999年,政府出了10万元,村里出了1万多元,住户都搬出来了。到了2000年,故居算是正式回归,受到了保护。2004年,市旧城办会同原市文物馆、市规划建设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到故居进行调查专访,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和协调会,研究讨论保护历史建筑的方针和措施。
2005年,《砚下村孙诒让故居保护规划》审批、测绘工作完成,出台安置补偿政策,妥善处理安置用地征收遗留问题。2007年,完成故居修复工程招投标工作,出台征地拆迁政策处理实施办法。
2013年5月15日,故居修缮工程正式启动,总投资约1700万元。故居第一期及征收安置已近千万元,接下来计划700万元用于第二期的维修工程。
原3间被拆建的西厢房也已按东厢房模样重建。故居的主屋、厢房、隔火墙等主体,已全部修缮复原。重要的是,在文革中被破坏的围墙雕刻也一一修复,门台上曾被抹去的题字“太史第”已经重现。孙诒让故居修缮后将开辟为纪念展览馆,展出孙诒让的生平事迹,使之成为市民感受文化灵魂、传承孙氏精神的重要载体。
地图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