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野青,女,汉族,1959年5月生,大连海事大学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59年5月5日,孙野青出生。
1978年9月—1983年9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攻读理学学士学位。
1983年9月—1985年9月,受聘为鹤岗市人民医院医师。
1985年9月—1988年9月,受聘为黑龙江省人民医院医师。
1988年9月—1992年9月,在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
1993年1月—1994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
1995年1月—2005年1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1997年,晋升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2004年,任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2005年1月—2002年1月,在哈佛医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5年11月,任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孙野青主要从事物理和化学有害环境的生物计量学和健康与生态风险监测、评估及预警技术。建立了集系统生物学、物理和数学、信息科学、环境化学和微纳检测技术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团队和研究平台。带领团队在空间辐射遗传变异机制研究方面,承担了四次返回式卫星、四次神舟飞船和嫦娥五号搭载及大量地基模拟辐照实验,揭示了空间诱变植物种子特点和规律;在空间辐射与微重力协调生物学效应机制方面,利用模式动物线虫及其突变体,揭示了短期空间飞行空间辐射环境中微重力是主要的胁迫诱因,并受生物体对力学信号感受的影响。在空间辐射生物计量学和风险评估方面,建立了空间辐射品质监测技术,空间辐射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损伤标志物的数据挖掘和空间辐射生物物理模型。在自动化监测生物损伤方面,建立了实施现场自动化微流控监测技术,实现线虫、细胞等在轨监测的应用。在海湾生态评估方面,建立了近岸海域污染源与汇解析,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对河流和近岸海域的生态风险评估系统和预警技术。
截至2022年1月,孙野青发表论文130余篇,著述3章,论文被引用1970余次,h-indes 23。
截至2022年5月,孙野青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载人航天预先研究项目、载人航天重点专项等30余项科研项目。
截至2022年1月,孙野青获得发明专利6项。
人才培养
截至2022年1月,孙野青已培养博士后1人、硕士研究生48人、博士研究生7人,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9人;毕业的博士和博士后共6人在高校,1人在中科院研究所,1人在医学科学院工作。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孙野青工作勤勤恳恳,授课认真,教学相长,对学生严格要求,注重言传身教,为培养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评)
站在第一线,不负使命为己任,带领团队和影响学生早已成为了孙野青教授的使命担当。(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