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拼音:xiào)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
字源解说
会意字。早期金文(图1)的“孝”,是一个小孩儿(“
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孝”的原意。孝字从战国楚简(图5)开始就有了隶书的意味,秦代睡虎地秦墓竹简(图8)、汉初马王堆汉墓帛书(图9)中的孝字直接承袭战国楚简孝字形体而来,把老人的头、发、身、手合并简化为“耂”(“老”字头),最后演变为汉魏隶书及今天的楷书形体。《说文》篆文孝字形体是直接承袭西周金文孝字形体而来,而出土秦汉文物上的篆文孝字形体略晚于《说文》小篆孝字形体。
据《说文》,“孝”的本义是“善事父母”。包括对父母的奉养、尊敬、服从等方面。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从人的自身修养、德行,演变为被国家推崇的“孝道”,成为中国古代以宗法制为本的家族制度和政权形式的基础和保障。“孝顺”“孝敬”“孝悌”成为衡量人品、规约社会行为的重要标杆,“孝子”“孝女”“孝孙”等在不同时代都是人们的“道德模范”。
“孝”并不局限于“善事父母”,还指“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孝经·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汉书·贾山传》:“故以天子之尊,尊养三老,视孝也。”讲究孝道忠敬,养成恭顺、服从的性格,人们就不会犯上作乱,自然有利于维持封建社会秩序。因此历代帝王都把“孝”作为选拔人才的必要条件,如汉代有“孝悌”“孝廉”,唐代有“孝悌力田”科,明代时“孝廉”成了“举人”的别称。
“祭祀”是“孝”的引申义。《论语·泰伯》:“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敲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祭祀鬼神与善事父母的联系,《礼记·祭统》对此曾有所阐述:“上则顺于鬼神,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一个人生则为人父母,死则为鬼神,但父母的身份始终未变,做子女的自然要以祭祀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孝敬之心。可见“祭”与“孝”互为表里,密不可分。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八上】【老部】呼教切(xiào)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说文解字注
【卷八上】【老部】
“善事父母者”注:《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
“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注:说会意之恉。呼教切。二部。
广韵
呼教切,去效晓 ‖孝声幽1部
孝,孝顺。《尔雅》曰:“善父母为孝。”《孝经左契》曰:“元气混沌,孝在其中,天子孝,龙负图;庶人孝,林泽茂。”又姓,《风俗通》云:“齐孝公之后。”呼敎切。六。
康熙字典
【寅集上】【子部】 孝;部外笔画:4
《唐韵》呼敎切。《集韵》《韵会》《正韵》许教切,并嘐去声。《说文》: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书·尧典》:克谐以孝。《礼·祭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之谓畜。
又《祭义》:曾子曰:居处不庄非孝,事君不忠非孝涖官不敬非孝,朋友不信非孝,战陈无勇非孝。五者不遂烖,及于亲,敢不敬乎。
又《諡(谥)法》:五宗安之,慈惠爱亲,秉德不回,协时肇享,大虑行节,并曰孝。
又姓。《风俗通》:秦孝公后。
又叶许救切,音臭。《诗·周颂》:於乎皇考,永世克孝。叶上疚造。
又叶许六切,音旭。《诗·大雅》:匪棘其欲,遹追来孝。叶上淢,淢音侐。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❶“耂”从上、左包围“子”。❷“耂”,竖笔在竖中线;长横在横中线上方;长撇从竖和长横的接点右侧穿过,撇尖超出上部。❸“子”,居下半格;㇇(横撇)的横段在横中线;」的竖段在竖中线右侧,钩底在竖中线。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