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定镇
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辖镇
孟定镇,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地处县境西部,东与贺派乡相连,南与沧源佤族自治县芒卡镇接壤,西与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接壤,北与镇康县南伞镇木场乡为邻,总面积1069.1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孟定镇户籍人口有96045人。
历史沿革
孟定为历代土司治所。
清代,隶永昌府,后改隶顺宁府。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置孟定区,属镇康县。
1952年1月,归属耿马。
1955年10月,复置孟定区。
1967年4月,区改公社。
1981年3月,复置区。
1987年12月,设镇。
2005年9月,福荣拉祜族傈僳族乡和河外乡并入孟定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末,孟定镇辖景信、河西、遮哈、罕宏、城关、新寨、贺海、下城、下坝、糯峨、尖坪、尖山、大水井、色树坝、山头寨、清水河、班幸、芒艾、崇岗、邱山、芒美、得龙、芒撒2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87个居民小组、27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孟定镇下辖2个社区和2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城关村嘎孟召路波广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孟定镇地处县境西部,东与贺派乡相连,南与沧源佤族自治县芒卡镇接壤,西与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接壤,北与镇康县南伞镇木场乡为邻,总面积1069.1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孟定镇地处滇西南横断山脉切割山地中下段,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主要分为南定河流域冲积平坝和地热山谷区,其中山地面积876.43平方千米;坝区面积98平方千米。境内最高峰位于回汗山,海拔2997米;最低点位于南帕河的清水河村,海拔450米。
气候
孟定镇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温高,日照长,终年无霜,干湿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20.6℃,1月平均气温13.4℃,7月平均气温24.7℃。平均气温年较差14.3℃,最大日较差19.4℃。年平均日照时数2112小时,年总辐射131.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741.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91天,最多达222天。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7月最多。
水文
孟定镇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南定河,长59.5千米,年均流量73.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枯老河、小黑河、清水河等15条。
自然资源
孟定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金、银、铜、铁、硅石、大理石、硫矿等。
孟定镇有森林面积98.4万亩,森林覆盖率为60.7%。
孟定镇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杪锣,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铁力木。有野生动物60多种,鸟类340多种,爬行动物50多种。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孟定镇总人口9028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124人,城镇化率15.6%。另有流动人口2538人。总人口中,汉族38930人,占43.1%;有傣、佤、拉祜、葬、傈僳、德昂等23个少数民族,共51351人,占56.9%。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傣、佤、拉祜、彝、傈僳、德昂6个民族,其中傣族2767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3.9%。
截至2017年末,孟定镇常住人口有100050人。
截至2018年末,孟定镇户籍人口有95753人。
截至2019年末,孟定镇户籍人口有9604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孟定镇财政总收入7321万元,比上年增长13.4%。人均财政收入810元。
截至2017年末,孟定镇有企业83个,工业企业63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2,企业从业人员6016人。
截至2018年末,孟定镇有工业企业65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截至2019年末,孟定镇有工业企业104个,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个,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个。
农业
孟定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等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橡胶、香蕉、甘蔗、核桃、蔬菜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为主。
2011年,孟定镇农业生产总值9.50亿元,比上年增长26.5%(其中孟定农场管委会1.14亿元,比上年增长35.1%),农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56.33%。
2011年,孟定镇生产水稻19105吨,玉米8021吨,蚕豆85吨,大豆1348吨。2011年,孟定镇橡胶种植面积55.03万亩,产量23172.92吨(其中孟定农场管委会橡胶总面积6.43万亩,年产干胶10266.92吨);甘蔗种植面积2.86万亩,产量10.70万吨;核桃种植面积7.18万亩,产量71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64亩,产量25吨;茶叶种植面积2615亩,产量11吨。
2011年,孟定镇生猪年末存栏47213头,出栏40753头;羊年末存栏915只,出栏483只。2011年,孟定镇生产肉类3114吨,其中牛肉223吨,猪肉2562吨,羊肉9吨;畜牧业总产值0.68亿元。
工业
孟定镇工业形成以南袜河电厂、大理石厂、香蕉粉厂、精米加工厂等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孟定镇工业总产值达到0.2亿元,占全镇生产总值的1.2%。
2011年,孟定镇有大小工业企业127家,从业人员0.49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75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45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
商业
截至2011年末,孟定镇有商业网点2103个,从业人员4268人。2011年,孟定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36亿元。
2011年,孟定镇进出口总额5.63亿元;其中进口0.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7.2%,主要产品有芝麻、黄豆、南瓜、海鲜、橡胶、木材、矿石、玉石毛料等;出口4.85亿元,主要产品有钢材、机电、啤酒、化工、茶叶、日用百货等。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孟定镇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8个;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个,演职人员96人;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48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30平方米,藏书3500册;农家书屋23个。
截至2011年末,孟定镇有广播喇叭524只,入户率2.7%,通响率92%,广播综合覆盖率95%。有线电视和“村村通”用户16185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孟定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334人,专任教师135人;小学23所,在校生4045人,专任教师19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7%;初中4所,在校生1085人,专任教师6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均达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7%;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368人,专任教师21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孟定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4个,其中疾病控制中心1个,卫生院7所,村卫生室26个;病床68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36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7.6张。专业卫生人员18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0.2.人。
2011年,孟定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0.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55.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7.1万人,参合率96.4%;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4.37‰、2.9‰、3.5‰。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孟定镇有体育场地32处,体育社团1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4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各中小学运动会、单位职工杯篮球赛、老年人门球赛等。23.2%的城市社区和13.5%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4.8%。
社会保障
2011年,孟定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7户,人数417人,支出87.51万元;城市医疗救助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17人次,共支出3.8万元;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1人次,支出1.6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5768人,支出1778.6万元;农村五保支出24.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87人次,民政办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515人次,共支出185.6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040人次,支出18.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2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35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1.7万元。新增就业人员286人,有5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5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年末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户45576人,参保率达94.01%。完成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开户328人。
历史文化
综述
孟定镇民族舞蹈有马鹿舞、蝴蝶舞。境内有600多年历史的芒团傣族手工(构皮)造纸(白棉纸)技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名由来
孟定镇名称系傣语音译汉语地名。孟:地方;定:弦琴。意为会弹琴的地方。
民族文化
每年四月中旬的泼水节,是孟定傣乡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是孟定傣族群众最重要和最重大民族民间节庆活动。
马鹿舞傣语原名“戛朵”,“戛”意为玩、耍,“朵”相传是一种形似马鹿的长体、长角的神秘野兽,“恩朵”即模仿这种野兽跳的舞。由于“恩朵”与马鹿舞形象、跳法近似,久而久之民间渐将两者合二为一,统称为马鹿舞。
马鹿在傣语中为“朵”,有上升、进步的意思。马鹿到过的地方,都会带来丰收吉祥,后来群众每逢喜庆节日,就会带着鲜花、米等物,到森林里请马鹿到寨子,以此祈求丰收吉祥。
傣族蝴蝶舞由少女身穿蝴蝶架衣在比喻鲜花的四个矮竹凳摹仿蝴蝶动作,合着节奏明快的象脚鼓声翩翩起舞,步伐轻盈,舞姿优美。基本动作有“绕花”、“闻花”、“惊飞”等,形象地表现了蝴蝶的特征。
傣语称“戛吆”。据说蝴蝶舞是为了赛舞时别开生面而创作的。表演时舞者将蝴蝶形的道具套系在身上模仿蝴蝶飞舞的形态,其动作和鼓点都与小孔雀舞的跳法有相似之处。
民族技艺
傣族造纸浇纸法堪称造纸技术的“活化石”。该项技艺与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一起于2006年进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为“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傣族项目点为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芒团寨和永德县芒石寨。
风景名胜
洞景佛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云南临沧耿马县孟定镇境内,为南传佛教山林派著名佛寺,历史上的洞景佛寺为一寺一塔,寺称洞景佛寺,塔名洞景佛塔。“洞景”在傣语中是“锁骨”的意思,因珍藏有佛祖释迦牟尼佛“锁骨舍利”而得名。
据傣文佛教文献记载,洞景佛寺始建于傣历874年(即公元1512年),1993年,在重修洞景佛塔时,挖掘出一节长约3厘米的晶体椭圆形的佛骨(相传即是释迦牟尼“锁骨舍利子”),以及佛像、珠宝、铜像、小塔等物品,同时出土的两片铜刻铭文中,记载了洞景佛寺藏有圣物“舍利子”的历史事实。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8 12:4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