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永国,1966年出生,现为温州大学温州市发绣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获得“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抽纱刺绣艺术中青年十大名师”等荣誉称号。
个人简介
孟永国,出生于1966年,现为温州大学温州市发绣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获得“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抽纱刺绣艺术中青年十大名师”等荣誉称号。社团兼职温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民协副主席,中国民协理事;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刺绣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入选浙江省文联民间工艺“名家孵化”计划。
作品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工艺美术作品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等20多项奖项。出版《21世纪美术家—孟永国》《百工百集—孟永国发绣作品》等个人画册。在《文艺研究》《新美术》《温州师范学院学报》《上海工艺美术》《浙江工艺美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其中一篇被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发绣作品《叶利钦》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本人。他不断创新求变,把传统的单色发绣发展成为彩色发绣,新创做底补色法,倡导应物施针,法随心意的创作理念。擅长发绣风景,涉足人物肖像和花鸟等题材内容。作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泰国国家科技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等收藏。多次应邀到过欧洲、中东地区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在香港举办“孟永国发绣艺术展”。
荣誉历程
1966年孟永国出生。
1992年孟永国大学毕业后分入浙江温州师范学院人像绣研究所工作,深受魏敬先教授的器重。
2009年孟永国获民间文艺最高奖全国民间文艺最高奖项——第九届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典礼昨天举行,我市孟永国的彩色发绣《温家宝》获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彩色发绣是温州大学人像绣研究所发绣艺术家孟永国10年来艰苦探索、潜心研究的工艺新品种,相对于单色发绣而言,它是指以不同人种的天然色泽发丝为材料,遵循色彩规律,在绷平整的布帛上施针度线,塑造形象的艺术。
2011年8月4日至31日,孟永国参加“民间工艺美术代表团——发绣和赖施虬剪纸”作为特邀代表团前往泰国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8月6日至21日,代表团在曼谷国际贸易展览中心参加由泰国国家科学博物馆主办的“2011国家科学和技术博览会”。8月9日,泰国主要王室成员诗琳通公主莅临发绣现场,泰国国家科学博物馆馆长彼猜·宋成教授亲自介绍发绣。我校孟永国和赖施虬为其演示并讲解了发绣和剪纸工艺,受到诗琳通公主的称赞。
中国民间艺术也受到了泰国政府要员和王室成员的青睐。
8月22日至30日,由东方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
温州大学温州民间艺术——发绣、剪纸艺术作品展”在东方大学艺术中心举行。孟永国和赖施虬连续举办五场学术讲座,受到嘉宾和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我校“民间工艺美术代表团——发绣和赖施虬剪纸”赴泰国参加活动,向泰国王室成员、政府官员以及泰国大、中、小学生和市民展示了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在促进文化交流、互相学习的同时也增进了彼此的友谊,成果丰硕、意义重大。
艺术随笔
我的彩色发绣创作
孟永国
我从事发绣创作已十多年,前几年主要是制作美国历届总统肖像,基本上是看着照片画素描,没有更多的想法,这可能与刚接触用针技巧和用头发绣像有关。第四年有了新的突破,将单色发绣发展成为彩色发绣,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了转变。我发现发绣象其它艺术一样,它的生命力在于创新,于是我试着在同一幅肖像上用不同人种的头发合绣,将形象在光线下的亮部与暗部用暖冷色不同的头发去表现,增强画面的对比节奏和情趣。这可能与我学画时对几位画家的偏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喜欢达芬奇的优美而精妙,用不同力度画轮廓线并有感情地处理线条,喜欢柯罗的蕴藉和澄澈,伦勃朗的用光和轮廓线的虚实处理,菲钦那富有生命力、准确、流畅的线条。我努力在发绣的形式语言和思想内涵上有更多的追求,到目前为止,我在彩色发绣上追求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下面以作品为例谈谈每一个阶段的创作。
《蒙娜丽莎》是刚从单色发绣中走出来的第一幅代表作品。在此之前我从绣制美国第二、四届总统像中得到一些领悟,能否找到白种人的黄棕类头发来与黑发一起合绣,使形象有色彩呢?恰巧我们美术系与
荷兰阿姆斯特丹艺术学院是友好学院,每年有人员互访借这个机会,我托了去荷兰的老师带来了头发,我因此而激动,心眼一亮,久积在胸的想法终于如愿,但一下还找不到我所要表现的对象,闪念间,《蒙娜丽莎》的形象走进我的构思。平日我非常喜欢达·芬奇的艺术,为何不以发绣的形式来解读一次大师的作品,用我诚挚的感情去体味这位巨匠的人文主义情结,采用中国传统艺术的特殊语言转载西方文化,让东西方文化在此融会,让永恒的微笑再次灿烂。那种亲切与质朴,那种细腻的刻画,那种令人追恋的古风,我不能设想还有比这更合适的语言来传达我的感受。我知道这种追求在目前会显得背时,也知道难免被人指责为专事模仿、第二艺术,我管不得这么多,因为艺术借鉴本来就无所谓新旧,即使史前的艺术同样为现代画家所借鉴利用,我的选择和模仿也就不算什么了。事实上,纯粹的独创已经不大容易找到,许多大艺术家都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新的。
《爱因斯坦》与《蒙娜丽莎》相比,在技法上是一次转折性的探索。如果说《蒙娜丽莎》是传统针法的代表作,那么《爱因斯坦》就是打破传统乱针绣的处女作。我绣此作的缘起,最早的启示应该在小学教室墙壁上的挂像,但最大的启示却是当今社会。实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为了提高综合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大力提倡科教兴国,而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切身感受到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并联想到历史上每次技术革命给时代带来的飞跃,敏感的心灵再也无法平静。目睹师院、温州、整个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想操针弄线绣我祖国的大好河山,绣我美丽的温州,绣我青青校园。我曾经想绣一幅《
温州师范学院》长卷,画过该院每一幢楼的速写,拍了不同季节下的校园风貌,也向院有关领导申请过时间和经费上的支持,但最后还是因费时太久而未动手(草图还放在抽屉里)。99年在北京看九届美展,在市区搭公交车,发现好多站头的橱窗里都有大幅的爱因斯坦头像,这又一次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但苦于无参考资料,光凭记忆去绣一幅头像,一定显得很空泛,于是在图书馆里找了1947年美国P.哈尔斯门拍摄的一幅照片为参考。由于书上的传真照片暗部很难看清楚,我又再次查阅了有关图文资料,结合自己对环境和时代的深切感受,一个大致的轮廓基本形成。接下来,我开始寻找一种新的语言形式来创作——即后来所说的“飞鸥纹”、“几何纹”,将绘画的色彩关系融人到形象的亮暖暗冷的变化之中,意味着科学客观真理与艺术主观处理的巧妙结合,整个形象以亮背景来衬托,抹去了二战的阴霾,代之以崇尚科学的现代人精神,给人以更多的理想空间,深陷在眉弓下的眼睛不再是恐惧和无奈,而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预示着科学终将为全人类造福,改变落后和愚昧。画面中的爱因斯坦已不是往昔的逃亡者,而是激励人们崇尚科学,以科学来改变人的生存状态的智者。用外国学生和中国温州师范学院学生的头发合绣此作,隐含着当代不同国度的青年学生对科学的追求和渴望,以自身的一部分奉献给绣像,表示对科学家的敬意和怀念。从另一角度,亦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对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
《锯缘青蟹图》是尝试性的作品,意味着新题材的开拓。这幅作品与我对青蟹的感情分不开,我从小在海边长大,家门前就是海,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到滩涂上去抓青蟹,对青蟹的生活习性和旺淡季节都非常清楚。印象中,海涂上被畜牧场里的猪掘出的许多坑洼里,躲藏着很多青蟹,我们能轻而易举地找到它们的踪迹,要是贪心一点,一次下海可带回一箩蟹。当时,家鸭和野鸭成群地在远处的海涂上捕食,不小心会被青蟹的大螯咬住,人和动物与整个环境和谐地相处,好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致。可是现在且不同了,原先的海涂已被筑堤围垦成桔园,往日的生灵已不复存在,只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几次回乡到堤塘外的海滩走走,有一次看见好多死蟹壳在岸边漂浮,此景触动了我的记忆,回家后,到市场上买了几只青蟹,用水粉画表现,但找不到感觉,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触,后来又画了几次,总是不理想。99年“五一”节放假,我与几位同事去海边写生,把画夹支在海滩边画鱼船,又发现很多已变白的死青蟹和不知道名字的鱼随浪飘浮,我便暗问自己,怎么这么巧,于是收起画夹想寻找另一角度,但走到船码头,却又看到渔民将一箩筐一箩筐的青蟹往船舱里倒,然后按胖瘦和个头大小分捡到包装箩里运往市场。突然间,一个场景深深吸引住我:在一个船舱里,刚倒下来的青蟹,因为惊吓,四处乱爬,想找到自己的藏身之地,慌乱了一阵之后,大部分靠着舱边平静下来,但还有一只可能压闷在中间太久,或其它原因,仰躺在舱板上,艰难地挣扎了好久,结果还翻不过身来,最后也就歇气了,边上有只稍大一点的青蟹小心地向它移过来,好象若有所思,在它边上停了片刻,又慢慢地爬到别处去了。我迅速用随身带的相机拍下了这个镜头,并很快地画了几张速写,迫于渔民要赶市,我无法再长时间的观察,后来又凭记忆画了几张速写,但都没有当时画的生动,贴近青蟹的爬行习惯。回校后,脑海里老是浮现着青蟹的影子,再加上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栏目的再次触动,激发了我的灵感,有了救救青蟹的念头,在速写本上勾了几幅草图,最后选了圆形的形式来呼吁全球保护人和动物赖以生存的共同环境。画面形象组合:一个正常爬行,另一个则反常仰卧,舞动着跪螯挣扎着想翻过身来,但却无能为力。它向人们暗示,也许这个青蟹之前的位置上有死去的同类已被海水冲到其它海岸了,那个在爬的高竖着眼睛,警惕不测,但已明显地看到仰躺的同伴意味着什么,只是对同伴伸过来的两只脚有些无可奈何。可能意识到这里不是一块乐土,它的左螯开始支起,打算离开。投影是留给人们思考的阴影,面对如此美妙的生灵,你读到了什么?
整个背景留白,是缺少深蓝色的海水,给人以强烈的环境意识,要还给海水原来的色彩,画面写上青蟹的学名,是向一般人和海洋生物学家发出另一生命的渴求信号,在画面上署名表示了我的决心和勇气,第一个人在此签名。
用人类的头发来绣青蟹,想表达人类对自己“朋友”的感情,采用不同人种的头发,正暗示了人类一起来保护。这些不同色彩的头发又恰巧与青蟹的色彩相吻合,使形象色质感加强,用写实的表现手法强调客观存在的真实。
这幅作品完成后,自觉得比较满意,但在整个画面的处理上还觉得放不开,节奏感不强。
我在创作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在确定一种语言形式时,不是在传统的技法中去批发过来,而是将自己亲身体验到的情感信息直接充当心灵符号,把我们所要表现的内容用情感去浸润,使形象成为艺术家思想感情的凭借,用不同的针法表现对对象的认识和理解。只有能驾驭自己语言的人才能发出感人肺腑的声音,才能在不同的时期创作出反映所处时代感受到的各种信息。我作为一个艺术学步者,将自己的浅见写出来以求教于同仁和读者。
艺术评论
发绣:温州传统工艺的一朵奇葩
市人像绣展览馆是个宁静的世界,所长孟永国打开展馆大门的瞬间,我一下子走进了发绣的艺术世界。“色彩淡雅,质感独特,层次分明,变化微妙,它就像是山谷的野百合一样,在悄无声息之间,散发著它独特的芬芳”。这就是我初见发绣时的瞬间感觉。
展馆内,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爱因斯坦、冰心、弘一大师……那些熟悉的国内外名人以发绣的艺术形式静静的定格在那里。随着发绣艺术家孟永国教授的介绍,我走进了发绣艺术的内心世界。
历史悠久,源于唐代
正如草木象征了大地的生气,头发作为人类生命物质的一部分,从母体继承而来,传递着生命的信息,是人类精神和元气的凝聚体。发绣就是以人类的天然色泽发丝为材料,以针为工具,遵循造型艺术的规律,在绷平整的布帛上施针度线创造形象的艺术,这种以发丝承载的艺术作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审美价值,享有“天下一绝”之美誉。发丝伴针入经纬,形象随指出布帛,发绣艺术品历经千年,亘古永存,发绣艺术诠释的是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精灵。
发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徐蔚南《顾绣考》记载,早在1600多年的唐代,发绣就以初露端倪。当时有些虔诚的佛教徒,为表诚心剪下头发绣制佛像。元代女画家管仲姬擅画观音大士像,曾用丝绣与发绣结合的方法绣观音像。明代刺绣高手夏明远,还以头发代丝线绣出了中国著名建筑《滕王阁》、《黄鹤楼》等。但这些早期发绣仅是简单地以绣白描线条为主,凡是墨线画到的部位,皆须绣满,不露墨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温州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润,钟灵毓秀、经济繁荣,是孕育民间手工艺的沃土。新中国成立以来,工艺美术工作有了更为广阔的创作天地,随着瓯绣的迅速的发展,发绣艺术随之出现。上世纪50年代初,瓯绣艺人吴文英,继承吸收传统刺绣的营养,施以创新手法,完成了作品《瓯江孤屿》,揭开了温州现代发绣工艺发展的序幕。而后,温州发绣经历魏敬先、孟永国等几代人的发展,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施以创新手法,其鲜明的地域特色、精湛的技艺和恒久的收藏价值备受瞩目。温州发绣是倡导“应物施针、法随心意”的创作理念,以平凡的发丝为媒材,运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表现丰富的现实生活,注重形象的个性特征,使画面质感独特、色彩淡雅悦目,层次丰富、变化微妙。就用发而言,温州发绣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色发绣,即以同一人种的头发来创作的发绣;另一种是彩色发绣,即用不同人种的头发合绣。从单色发绣到彩色发绣,更是一大突破,付出了几代发绣艺术家的努力。
作为国礼的辉煌历史
当发绣艺术家孟永国教授介绍,发绣曾作为国礼馈赠外宾是时,我真的惊叹了!我们温州的发绣艺术竟有如此礼遇,可见温州发绣的艺术价值,也可见温州发绣艺术家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孟永国介绍说,在温州发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老师魏敬先先生所作的贡献。
魏敬先1957年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分配到温州瓯绣厂,把西洋绘画技巧融入到中国传统刺绣工艺中去,开始创作现代人物肖像。1967年,他独创了“素描绣”《毛泽东》,一举成功。1975年,第一幅发绣肖像《爱因斯坦》诞生了,在美术界引起轰动,作品被国家收藏。他在实践中精心钻研,发明了一系列全新的发绣针法,诸如乱针绣、乱针施针绣、速写绣、素描绣、素描淡彩绣等。他的绣“瘾”也一发不可收。1986年5月,“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合影”这幅2.15×1.05m的大型发绣作品在上海展出时,被报界称之为“世界发绣之最”。消息传出,台湾的一位爱国人士千里追踪找到魏敬先,要求收藏这幅作品。
2000年10月,魏敬先和他同事的发绣艺术展在联合国总部迎宾大厅里举办,为祖国争了光。2001年5月,魏敬先外交部请他在20天内准备一幅发绣肖像作为国礼赠送给叶利钦。按照常规,制作一件发绣肖像至少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20天完成有相当的难度,但想到发绣将作为国礼走出国门,意义非同小可,于是便答应下来。魏敬先就与发绣所同事孟永国一起开始日夜赶绣。6月6日,当魏敬先把从温州带来的礼物展示给叶利钦及其夫人奈娜看,当翻译告诉叶利钦,绣像是艺术家用天然发丝一针一针绣制出来时,叶利钦用洪亮的声音表示自己对这件礼物非常满意。
几十年来,魏敬先绣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绣齐白石、徐悲鸿……至今已绣制了古今中外名人绣像100余幅,曾先后应邀赴日本、荷兰、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展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荷兰总理威·豪、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尼泊尔前国王比兰德拉及其王后、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等都藏有魏敬先为他们绣制的发绣肖像。
从单色到彩色发绣的创新
为使发绣人像技艺后继有人,1991年,
温州师范学院(今温州大学)成立了市人像绣研究所,并从历届美术院校毕业生中选留接班人,让发绣技艺能在温州生根、开花、结果扎根。如今,第一批“传人”都已进入了技艺的成熟时期,20年来佳作迭出,获得包括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诸多荣誉。“发绣外交”也是硕果累累。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的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发绣作为艺术,在不断的创新中得到发展。孟永国就是温州发绣技艺传承中胜于“青”的那抹“蓝”。
现在担任市人像绣研究所所长的孟永国,从老一辈发绣艺术家手中接过接力棒,为发绣技艺的传承发展倾尽心血。
孟永国出生于1966年,浙江三门人,为了发绣,温州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他留校了,并把家安在了温州。孟永国人显清瘦,两眼浮肿,背有点驼,这是明显的发绣职业特征。
说起结缘发绣,孟永国说那是缘分。199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里他听了一节魏敬先老师的发绣演示课。看到头发也能做成艺术品,很感兴趣。这时他的一个师兄正在搞发绣,快毕业的那一年,温师院组建人像绣研究所,就问他要不要留下。一个大男人搞发绣,感觉难为情,但是觉得自己很喜欢这个特别的艺术就留了下来。起初,都不知道发绣是如何绣,针都不会拿,就凭着自己的感觉和素描的功底,绣了《孙中山》,手指不知道给戳了多少个洞。因为勤学和美术功底深厚,1993年,他就开始创作自己的作品。他在绣作品的中间就有困惑,感觉黑头发太单一,太黑,没有透视感。当时学校里有几个
荷兰阿姆斯特丹老师来学校交流,看到他们栗色的头发时,他不禁眼睛一亮。他想,如果用她们的头发来绣,肯定色彩会更好看。于是就萌发了把他们头发要过来的念头,但是又不会说英语,也不敢提出要求。那几个很快老师就回国了,于是他托去荷兰交流的老师,把头发要了过来。
洋人的头发拿来后,孟永国就开始尝试绣起来,开始绣《蒙娜丽莎》。当时,谁也不敢确定,这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刚绣了一个头,就觉得很难看,好像患了
黄疸肝炎一样的难看。当时很多人劝他放弃,但他决定一定要绣好,并对学校的领导说,如果绣不好,半年的工资就不领了。那时候,整整六个月,从早上8点一直绣到下午5点,除了吃饭,不挪窝,就是睡觉还是想这个事情,那时眼睛都累得都看不清楚事物了。当《蒙娜丽莎》绣好后,等到了学校领导的认可。从此彩色发绣变成了孟永国的专研方向。孟永国也完成了发绣从单色到彩色的历史性转变。在以后的不断实践中,他依据对象的不同,发明了发绣乱针法,以及小乱针、大乱针、交叉针,使作品产生节奏感,更加生动,层次分明。他说发绣创新的精髓就是针法。
去年,孟永国把以前零碎的创新成果,统一到一个理论的高度,让发绣有了自己的技艺规格,那就是“应物施针,法随心意”的创作理念。这个“应物施针,法随心意”的理念,让他的创作团队创作作品更加大胆,摆脱了传统的约束,打破了传统的条条框框。同时在主攻发绣肖像的同时,对表现题材进行不断的探索,从单一的人像绣向风景、静物、花鸟的创新,这是发绣艺术的另一品类,工艺美术中的新品种,走出了发绣发展新天地。
孟永国经过多年的专研,代表作品有《爱因斯坦》、《渴望》、《廊桥遗韵》等,艺术表现力强,被誉为“天下一绝”。多年来,多次到欧洲、中东、香港,举办个人发绣艺术作品展览,《爱因斯坦》等多副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收藏。
曲高和寡的窘境
在孟永国的发绣工作室里,看到一幅发绣作品《廊桥遗韵》,真的是惊叹了,看着色彩淡雅,质感独特,层次分明,变化微妙的发绣艺术,我真想拥有一幅。于是问价格是多少,得知要3万元时,我只能兴叹。我想着这个价格,大众也是难以承受的。孟永国说,价格高就是发绣曲高和寡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发绣艺术家们要突破的发展瓶颈。
孟永国说,因为发绣作品是独一无二的,技艺复杂,而且花费时间很长,于是相对价格较高。现在他们研究所正在绣一些小幅的花鸟,价值在几千元之间,如《比翼双飞》、《白头偕老》等寓意深刻的作品,也绣一些表现温州地域文化的作品,如《廊桥》系列作品,以期让发绣作品融入地域文化元素,和时尚元素,让更多人喜欢,接受,为发绣的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自古“青丝”也是爱情的坚贞的象征。时下,一些新人结婚订婚,也会定制一幅发绣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对方,非常有纪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