孢子(spore)是脱离亲本后能直接或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
生殖细胞。它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产物;多数为
单倍体,少数为二倍体。孢子一般为单细胞的,也可能是多细胞的繁殖体。由于它的性状不同,发生过程和结构的差异,形成了孢子的多样性。
生物(如植物)通过
无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
无性孢子”,如
分生孢子、
孢囊孢子、
游动孢子等;通过
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叫“有性孢子”,如
接合孢子、
卵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等;直接由
营养细胞通过细胞壁加厚和积贮养料而能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孢子叫“
厚垣孢子”、“
休眠孢子”等。
同形孢子只有一种类型的孢子,它们的原叶体是
雌雄同株的。但异形孢子则有大小不同和雌雄分化的二形孢子,它们的原叶体一般是
雌雄异株的。在蕨类植物的卷柏属已有异形孢子的分化;水韮属、蘋属、槐叶蘋属和
满江红属等也具异形孢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则完全为异形孢子。
从孢子结构来看,孢子 可分游动孢子和不动孢子生两种类型。每个孢子囊产生的游动孢子数目,依植物的种类物而异,但大部分藻类植物每个孢子囊一般产生16~64个游动孢子。此类孢子常为梨形或球形,并依种类不同,可能具2或4根鞭毛或几轮鞭毛。从孢子囊释放后,游动孢子可以游动一段时间,如绿藻类的盘星藻属,能游动4分钟,而丝藻属则可游动展3天。然后,脱掉鞭毛,分泌细胞壁,并开始分化形成新的原叶体。但某些藻菌类和高等隐花植物的孢子,不具鞭毛,体轻,可在空中漂游,外表具有保护层,能抵抗不良的生长条件。大部红藻门植物产生不动孢子,它是由合子萌发形成的丝状体末端切割而成的。
低等植物的植物体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孢子,可直接萌发产生植物新个体,其子代的基因型与亲本植物完全一致。这个过程属无性生殖范畴,所以有丝孢子也叫无性孢子。如果亲本是单倍体植物(如衣藻)、有丝孢子的染色体倍性为1n;如果亲本为双倍体植物(如褐藻的水云属),其染色体倍性则为2n。有丝孢子的形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具鞭毛能游动者,称游动孢子;另- -种不具鞭毛,不能游动,称不动孢子。由于植物种类和孢子发生的时间和位置不同,同形孢子有许多不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