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变动是指社会经济现象受
自然条件和社会风俗等因素的影响,在一年内随季节更替而出现的
周期性波动。如大多数农副产品的生产都因季节更替而存在淡季和旺季,这样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工业生产,商贸系统农副产品的购销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货运量方面也随之出现季节变动。
含义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客观现象的统计数值在一年内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变化。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客观现象的统计数值在一年内出现的带有规律性的变化。如农作物产量和许多用品的
销售量,都具有季节变动的特点。研究过去的季节变动,对于决定当前经营管理活动,特别是组织商业活动,避免由于季节变动引起的不良影响和预测未来,制订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
1、为纯粹的时间因素,如气候、日历天数和节假日等有关的季节性因素(用S来表示);
2、 是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关的趋势性因素(用T来表示);
3、 是
经济变量有规律的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影响随时间的延续而有规律地发展,表现在时间序列上就是有一定规律的周期波动(用C来表示)。
另外,还有一些偶然性因素,如社会心理、政治因素等(用I来表示)。因此时间序列一般可以表示为:Y=T×C×I×S。为更准确地反映客观经济现象的本质,必须事先对季节变动因素作一定消除和调整。
测量方法
测定季节变动,为了减弱各年特殊情况的影响,一般根据至少五年以上的资料。常用的测定方法有:
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测定季节变动时,不考虑长期趋势的影响。
基本步骤为:①求若干年内同月的平均数;②求若干年内总的月平均数;③将若干年内的同月平均数各与总的月平均数对比,算出1~12月的各月比值即季节比率(百分数),它表明平均各月水平高于或低于全期总平均水平的程度,即反映季节变动的一般规律。12个月的季节比率加总应等于1200%,但计算中往往由于尾数的取舍而略有出入,需要把差数分摊到各月中去,即用一个调整系数分别去乘各月的季节比率。调整系数是用1200除以各月季节比率之和。调整后的季节比率,就是最后用来反映季节变动的季节指数。
2.移动平均趋势剔除法
把长期趋势的影响先予剔除,然后再求季节指数的一种方法。
基本步骤为:①根据各年的分月资料求各月的趋势值,方法是按12个月移动求移动平均数;②将各月的实际值除以趋势值,得出剔除趋势后的数值;③将各年同月剔除趋势后的数值加以平均,所得平均数即各月的季节比率。同样,如果各月季节比率之和不等于1200%,还需比照上述调整方法加以调整,调整后即最后得出季节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