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僧天地》1948年1月在上海创刊,月刊,由上海静安佛教学院学僧天地社主编和发行,1948年11月1日停刊,共出6期,属于佛教刊物。
人员编制
该刊主要撰稿人有衣白、常惺、秀奇、本光、慈航、惟音、林子青、圣祥、觉星、弘一等。
栏目方向
主要栏目有佛教动态、佛教简讯等。
该社名誉社长持松,社长白圣,编辑顾问有林子青等。该社是静安寺佛教学院学僧的学习园地。本刊刊有中国佛教会社会服务团宣言。
刊物内容有佛教的教义、哲学、论理、文艺、美术、音乐、传记、修行等。该刊注重佛教的现实作用,目的是使佛教徒确认一般社会现实,同时使社会认识佛教精神,阐述佛学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佛教徒要服务社会,及佛学对于人类与自然界的看法,介绍佛教教育现状,上海佛学院近况,佛教简讯。刊登《现实主义的佛学》,强调佛学并不是逃避现实;《佛徒服务社会的需要》一文指示佛教徒应如何正确的服务社会;并转载季羨林的《论南传大藏经的翻译》与《佛教对于宋代理学的影响》二文;《佛教的会议法》一文把古代佛教行事的仪式,用现代的术语来说明,增加了佛学的研究趣味;《谈现阶段的僧教育》、《我所了解的禅》、《谈台湾与日本的佛教》、《闲话禅那》、《略释禅之名义》、《佛法与人生的关系》、《谈素食》、《今后佛教振兴之我见》等文,宣扬了佛法与禅理;并通过发表《现代学僧的条件与使命》、《佛教青年与文艺写作》、《论佛教徒皆有宏法之责任》等文来激励佛教徒宏扬佛法的责任与使命。
文化传统
发刊词(白圣)
这个刊物是我们一些学僧共同创办的。我们认识的天地并不很大,所以就名符其实的叫做《学僧天地》,然而既是一个天地,当然是上下古今无所不包。好在佛陀教理浩如烟海,佛经文献已成为世界学术史上的金字塔,我们研究的对象实在太多了。所有关于佛教的教义、哲学、伦理、理论、文艺、美术、工艺、医疗、法典、天文、地理、语言、文字、音乐、传记、修行、思索等部门,都是我们研究的对象。
我们能知的程度虽然有限,而所知的天地是无穷的。所以我们的天地可以随着研究的进步而扩大。佛学的全貌既如此广大,我们研究的方法自不能不从种种部门入手。因此在某种情形之下,对于许多传说的谬见,有必须舍而不顾的;对于深奥晦涩的义理,有必须用一种新的解释以阐明其意义的。我们只有服从真理,并无任何成见。如果我们的言论有过火的地方,那是要请十方大德加以指导的。不过现代是个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时代,我们应该抱着堕甑不顾的决心来揭出佛教的真精神!
自近代新佛教运动抬头以来,短短的几十年间,佛教界刊物的出版,已随时代的进展活跃起来了。许多佛教徒团体和佛学院,都有出版刊物的风气,虽然多数刊物的寿命并不很长,但为着宣扬佛法与提倡研究佛学的精神,那些刊物都已尽了它们最大的努力。因此现在出版一种刊物,除了物力艰难以外,已经不是时髦的事了。
我们创办这个刊物,根本不敢有多大的奢望,因为我们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推动佛教文化的巨轮!不过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佛教是理智的宗教,是促成人类和平向上的宗教。佛教的生命是靠“一切经”——所谓法实来维持的,我们既是佛教的学僧,自然应该研究它,使它发扬光大,贡献于国家的学术。我们的目的是:使佛徒确认一般社会的现实,同时使一般社会认识佛教的精神。希望海内外的同学们,赐以合作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