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式教学法
教育术语
学导式教学法是近十余年国内兴起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法之一 ,是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的可行方法。所谓学导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它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活动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让学生用自己的智慧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发展各自的智能 ,从而达到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 ,渗入教师的正确引导 ,使教学双方各尽其能、 各得其所。
内容简介
学导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学导式” 教学法没有固定的模式 ,不能生搬硬套 ,而应根据学科教学任务、 课程性质、 学习对象和学生自学能力等不同情况 ,采用不同的方式。
本质特征
学导式教学法提倡学生自学 教师的指导贯穿其中,其本质特征是:教学重心从 教 移到 学 上,学生自主地 直接地 快速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课堂上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是由学生主动进行的 自学 解疑 精讲 演练 活动,个体和群体相结合,变 讲 堂为 学 堂这是对传统习惯的以教师为中心 重教轻学 同步教学和学生被动依赖的注入式满堂灌的彻底否定和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启发而 不启不发 乃至 启而不发 的 启发与注入并存 的重大突破 。
教学过程
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和小结。 提示:导入新课,提出本次课的目的与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学:课前预练,课上自学、自练,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重点,发现难点,自学和教学提供依据。
解疑:由学生自提问题,通过练习与相互讨论或教师辅导进行答疑。
精讲:教师重点讲解、示范,解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演练:课堂上反复练习,课后坚持练习运用,力求掌握知识技能。
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掌握“三基”情况,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课外练习 和下一次课进行预习的要求。
以上的自学、精讲、演练是主要环节,而提示、解疑、小结是辅助环节,各环节的程序应自然流畅,环环相扣的。
注意事项
学导式教学法是“学”与“导”的统一,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导式教学法一般以单元教学为宜。因此,应该制定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设计教材练习的程序,必须依据教材的系统性其动作的原理来编排,设计好学生自学、自练内容,体验动作技术结构的环节,努力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练习
在学生自学、自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激疑设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引起思维、探索的兴趣,使学生真正能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认真备课,搞好教案的设计。要了解学生掌握“三基”情况的信息,明确动作的疑点与难点,特别是课外活动情况,适当布置一些课外和家庭体育作业,使课内与课外更密切地相结合。
方法原则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发展增强能力,培养基良好的品德。另一方面是教师要选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教材的处理、发掘程度、传达程度具有正确性、准确性、逻辑性。
主体性原则是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视作学习的主体,培养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充分考虑安排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要落实到全班每个学生。增加其课堂上获得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去感知、观察和思考间题,使其处于一种能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其学习的主体意识,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发展性原则
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发展,相信每个学生通过努力都能达到教学目标。教师要从发展能力出发传授知识,通过传授知识发展能力。
教与学最优化原则
学导式教学要求教学环境是和谐融洽的,教学过程是真正的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在活动中,通过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并且在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方法目标
基本目标
即常规的双基目标。知识学导式教学法通过“自主复习、自主预习——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合作讨论——巩固练习、课堂评估”各个环节,做到了知识传授上的完整、准确,使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发展性目标
即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学导式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知觉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象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作为重要目标,通过着力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心智的平衡发展。
可持续发展目标
即有关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学导式教学倡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乐学的学习情感,为以后自我的不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方法特点
⑴先学后导,问题先行。
⑵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⑶学导结合,符合认知。
⑷以导利学,学导相长。
⑸及时评价,注重效益。
⑹开发智能,适应性强。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18 16:56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本质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