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救国会
1918年的成立的学生反帝爱国组织
学生救国会是近代中国学生反帝爱国组织。1918年5月成立。当时正值中国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斗争后不久,由北京学生爱国会发起,得到上海、南京、天津、济南等地学生支持,成立了全国性的学生救国会。为了便于在反动军阀政府的统治下进行反帝爱国宣传,学生救国会在北京大学组织了“国民杂志社”,1919年1月创办了《国民》杂志。
成立背景
俄国十月革命后,1918年5月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以苏俄为敌的《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协定》规定:“凡在军事行动区域以内,中国地方官吏,对于该区城内之日本军队,须尽力协助,使不生军事上之窒碍。”随后,又签订一系列类似条约。日本政府签订这些协定一方面敌视和干涉俄国革命,一方面借此进一步控制中国,维护其在东北的利益。北京政府签订此协定则是为投靠日本,以便维持自己的统治。
成立过程
在1918年反帝爱国斗争中,首先是留日归国学生在上海成立学生救国会,后一部分留学生到北京联络,成立了北京学生救国会,北京学生救国会以北大学生为主要骨干,后来扩大为全国学生救国会,不过其中的骨干仍然以北大学生居多。
救国会总部设在北京,许德珩、邓中夏等被推为该会负责人。
10月正式成立国民社,并出版具有反帝爱国色彩的《国民》杂志。
主要活动
反对中日军事协定
1918年4月,中国留日学生获此秘密消息后,在东京等地集会,坚决反对这一军事协定。5月上旬,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救国团,集会游行,遭到日本当局的干涉和武力镇压,十余名学生被打伤。日本当局的残暴行径激起全体留日学生1000余人的愤怒,他们一致决定罢课回国。5月中旬,留日学生代表李达等到达北京。5月20日晚,北京大学学生在西斋饭厅召开大会,留日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表演说,控诉日本的暴行,会场上许多人痛哭流涕。北京大学学生表示要和留日学生一致行动,并定于次日赴总统府请愿。5月21日,北京大学联络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法政专门学校等校学生2000多人,前往新华门总统府请愿,强烈要求废除《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当场有一名学生写下血书:“案件取消之日,为我辈生还之时。”当时的大总统冯国璋被迫出来接见学生代表。
这次反对《中日陆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的斗争是北京学生(也是中国学生)第一次有组织的请愿活动。这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帝国主义对俄国远东地区的干涉,打击了国内封建军阀势力,支援了刚刚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苏俄人民。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中国革命运动威胁了日本进攻苏俄的意图。
组织发起五四运动
5月3日,北京的报纸纷纷刊登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各界群情激愤,纷纷集会抗议。当晚,北京大学1000多名学生及高师、工专、法政等十几所学校的代表在北大法科礼堂集会。进步记者邵飘萍向大会报告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的经过和原因,号召爱国学生挺身而出“救国图存,奋起抗争”。许多学生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声泪俱下,悲愤填膺。北大法科学生谢绍敏破指血书“还我青岛”四个大字。大会当场议决:联合各界一致力争;通电巴黎专使,坚持和约上不签字;通电全国各省市于5月7日国耻纪念日举行游行示威;定于5月4日(即星期日)齐集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
5月4日下午,北大、高师、工专、农专、法政及阳大学等13所大中专学校的学生3000余人,不顾北京政府教育部代表及警察的阻拦,来到天安门前,围立于金水桥旁华表下,抗议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问题的决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8 20:16
目录
概述
成立背景
成立过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