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地理标识“蓝月谷”),成立于1998年,2002年成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1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2016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970.7亿元、同比增长12.8%,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30.4亿元、同比增长1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7亿元、同比增长25.3%,其中,实现工业投资165.6亿元、同比增长40.4%,实现财政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22.8%。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高位增长,发展态势稳健向好。
发展历程
1997年,宁乡县委、县政府在县城东北部设立民营经济无费区。1998年,更名为宁乡县科技工业园。2002年,获批省级开发区,更名为湖南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2004年,第一次机构升格,明确为正处级单位,为宁乡县委、县政府派出机构。2006年,宁乡经开区在县级的行政授权、部门驻区、设立金库、以区管乡、财税分成等机制上进一步得到完善创新;6月,通过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原建设部联合开展的省级开发区清理整顿,成为审核保留后的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湖南宁乡经济开发区。2009年10月,正式启动国家级开发区申报工作;2010年11月11日,成功晋升国家级开发区,更名为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11月24日,中央编委批复我区机构为省委、省政府副厅级派出机构,成为湖南省第一个由中央编委批复的国家级开发区机构。2012年12月,举行国家级开发区授牌仪式,领导班子到位。2013年4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明确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的意见》(长发〔2013〕6号),明确我区管理体制八条意见。2013年10月,宁乡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明确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体制及职能权限的意见》(宁发〔2013〕10号),进一步明确了区县管理体制。2014年3月,国家级开发区升格后的机构三定基本到位。2016年1月,人事、编制全面移交市管。
机构设置
党工委、管委会合署办公,内设副处级局室7个,分别是办公室(党群工作局)、纪检监察室、经济发展局(知识产权局)、招商合作局、
规划建设管理局、社会事业局、财政局;直属二级事业单位6个,分别是投资评审中心、政府采购与招投标中心、征地拆迁办公室、政务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另有群团组织区总工会、妇工委和团工委,其中总工会于2015年8月升格;管委会下辖国有全资公司
长沙蓝月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驻区机构中,工商分局为市直部门派驻分局,国土分局、环保分局、人社分局、公安分局、市场与质量监督分局属于县直部门派驻分局。自2013年开始,党工委、管委会受宁乡县委、县政府委托,代管宁乡农业科技园,并实行“以区带园”,由园区带动县内城郊印刷包装产业园、玉潭中小企业园、菁华铺工业平台等子园区发展。
园区管委会享有市级和县级经济管理、行政审批职能,政务服务中心可为企业提供35项行政许可、25项非行政许可的“一站式”代办服务。
发展定位
2005年,提出“省级园区争第一、快步进入国家级”的目标;2009年,提出“引领两型园区,跻身国家方阵”的目标;2013年,提出“蛇年起步,五年成龙”和“三年三大步,产值过千亿”的目标,打造“三型”(生态型、特色型、创新型)园区;2015年,提出“后发赶超,鼎足三湘”的目标。
“十二五”以来,园区以“生态、健康、和谐”为发展理念,建设“森林里的工业新城,创业者的幸福家园”为发展愿景,坚持“一园六化”,即生态立园,致力平台高端化、产业差异化、招商立体化、融资多元化、人才市场化、企业现代化,打造“八大生态”,即开放包容的资源生态、经济高效的建设生态、高端新兴的产业生态、创新尖端的科技生态、活跃多元的金融生态、廉洁高效的政务生态、前沿的人才生态、和谐平安的社区生态,努力建设一个平台高端、产业集聚、要素齐全、环境优良的国家级开发区。
空间规划
建区之初,规划面积为3平方公里。2009年,规划面积扩展到25平方公里,区域为宁乡大道以东、一环路以北、沩江以西、长常高速公路以南。目前,规划面积扩展到60平方公里,区域为宁乡大道以东、长张高速南北、沩江以西、一环路以北。规划控制区涉及城郊、双江口、菁华铺等乡镇街道,目前征拆范围覆盖14个社区和村(城郊10个、双江口1个、菁华铺3个);建成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园区长期规划面积为150平方公里。
产业发展
2002-2005年:综合型
2006-2007年:机电、食品、
新能源新材料、服饰鞋业
2008-2009年:机电、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服务业
2010-2015年:以食品饮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主导的“3+1”产业格局
2016年:以食品饮料、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为主导,以妇孕婴童、保健品化妆品为特色,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为补充,功能布局相对分区的“321”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园区共引进企业400多家,拥有规模企业260多家、
高新技术企业70多家,致力打造“四大基地”,即中国时尚消费品研发生产基地、中部轻工产品贸易集散基地、全域工业旅游示范基地、蓝月谷创新创意基地。
食品饮料产业是园区第一主导产业,园区作为全国首家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园区和湖南省食品加工特色产业园,现已培育和引进了加加食品、
青岛啤酒、华润饮料、康师傅食品、洽洽食品、王老吉凉茶、
皇氏乳业、湖南茶叶集团、
湖南粮食集团等5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重点发展液态食品、休闲食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乳制品等,现已启动中国·长沙丝绸之路特色食品产业园和中马国际特色食品工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全国首家安全食品示范园区。
先进装备制造业以
格力电器、海信电器、海尔无线、楚天科技、飞翼股份等企业为引导,重点发展智能家电、工程机械和医药机械制造等,是湖南省家电特色产业园。
新材料产业已引进中国建筑、中国建材、松井新材料、联塑建材、中财化建、日本东洋铝业、意大利马克菲尔、远大住工等优质项目,重点发展新型绿色建筑材料、新能源材料、高端金属粉末材料等,重点建设湖南绿色家居建材产业示范园。
妇孕婴童产业作为湖南省的“孕婴童产业示范园区”,已引进康程护理、爽洁、漫画岛、宜贝尔、洁韵等卫生护理用品项目。后段将围绕建设中部妇孕婴童产业之都的目标,预计用5-10年的时间实现总产值500亿元,将产业园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品牌最多、影响最广、规模最大的妇孕婴童产业集聚区。
保健品化妆品产业由省商务厅、省卫计委、省食药监局、市食药监局指导,园区主导创建湖南(国际)保健品化妆品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0亿元,规划用地5000亩,以国际、高端、健康为特色,重点建设美丽园、健康园和美丽健康服务区,建设一个集原料供应、配方研发、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企业孵化、包装设计、包材印刷、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国家级保健品化妆品特色产业示范园区。
现代商贸服务业拥有
妙盛国际企业孵化港、玉屏山国际产业城、未来方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天宁热电、源山冷链物流、红星美凯龙、北大附小、蓝月谷小学、蓝月谷工人文化宫、蓝月谷医院等配套项目,园区生产性、生活性配套要素一应俱全。
招商引资
第一个阶段:1998-2004年,引进加加食品、
青岛啤酒、飞翼股份、台湾宏全、现代资源等项目。
第二个阶段是:2005-2009年,引进马克菲尔、松井新材料、中财化建、盛泓机械、湘电长泵、天宁热电等项目。
第三个阶段:2010年至今,引进格力电器、海信电器、海尔无线、中联重科、洽洽食品、
湖南粮食集团、华润饮料、康师傅食品、洋河酒业、小洋人乳业、
皇氏乳业、绝味食品、盼盼食品、王老吉、美怡乐、湘茶集团、统元食品、中国建筑、中国建材、东洋铝业、远大住工、康程护理、中伟新能源、合纵科技、联塑建材、源山冷链、新奥燃气、美盈森、金富包装等。这一阶段的重大项目招商呈现井喷之势。
长期以来,园区坚定不移地把招大引强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一是坚持“全天候、全过程、全社会”的三全招商理念,构建立体化的招商格局。园区对应“321”产业成立六个产业招商工作组,领导挂帅、部门牵头、全员参与跟踪推进产业招商,招商队伍实现年轻化、多层次化。二是建立健全内部评估、中介评估、集体决议的招商评级体系,形成立体化的招商决策程序。在项目准入上提出了“五个不签”原则,即投资规模少于2000万元、亩均投资强度低于180万元的不签;有圈地嫌疑的不签;年度内不能实现固定资产投入的不签;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签;缺少科技含量的不签。特别是对入园项目的用地面积、投资强度、容积率等都设立了刚性“门槛”。三是实施立体化的招商扶持政策。对战略项目实行重点倾斜政策,实行“一事一议”和“弹性地价”,由财政单列战略项目扶持资金,给予奖励补贴;深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创业,以商招商,鼓励企业品牌建设和科技创新,对上市企业及获得著名商标等荣誉的企业实行奖励政策;对提供信息、联系联络等方面做出贡献的招商引资中介人,园区给予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
公共平台
玉屏山国际产业城:总投资50亿元,集科学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交易、企业孵化、信息服务、高端制造、金融服务、中介咨询服务、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式公共服务器;
食品安全追溯综合信息平台:与国家工信部信息平台共连共享,具有食品产业信息发布、追溯、电子商务、食品安全评价与预警、舆情监测等功能;
食品区域检验检测中心:与中轻集团共同打造中部地区功能最全的综合性区域检验检测中心;
江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宁乡分中心:与江南大学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合作;
食品梦工厂:对青少年进行体验式食品安全教育。
绩效考核
通过日常考核和项目化管理考核两种方式综合评价部门工作业绩。日常工作和职责履行情况依据《部门日常考核细则》进行日常考核;重点工作目标任务量化或打包成具体项目,以项目化管理考核方式进行评价,由中层骨干担纲项目经理,此举打破了日常考核和平均主义的制约,充分调动了干部队伍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近年来,项目化管理升级运行,项目指标进一步明晰,考核体系更具科学性、操作性、合理性,项目化管理的激励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区继续改进绩效考核办法,建立“1+5+1”(绩效考核办+5个专项考核领导小组+综合督查室)的绩效考核体系,加强日常考核及工作落实的督办督查,注重多考合一、成果共享,更好地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品牌荣誉
园区先后荣获“湖南省首届十大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 “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湖南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全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园”“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园区”“湖南十大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长沙市平安园区”“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单位”“湖南省两型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单位”“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湖南省食品加工特色产业园”“湖南省家电特色产业园”“国家级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等殊荣。
2003年成为“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工业园”(全国仅两家);2004年跻身“湖南省首届十大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2007年成为湖南省“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2008年成为湖南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2009年成为全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园”、全省“两型”试点园区;2010年成为全国“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园区”、“湖南十大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2011年成为长沙市首家“平安园区”,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节约集约用地先进单位;2012年成为湖南省首批“两型”示范园区,并被国家发改委和
财政部确定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单位;2013年获评“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获批国家“
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现任领导
发展愿景
力争到2020年,综合实力挺进全省园区前5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年均增长11%;规模
工业增加值400亿元、年均增长14%;财政总收入50亿元,年均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0亿元;实现合同引资65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80亿元,新引进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5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5个。努力将蓝月谷建设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辐射力、影响力的现代产业集聚区、内陆开放实验区、产城融合样板区、两型社会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