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车沽位于塘沽区东北部,永定新河北岸。东至蓟运河河道,西临潮白新河,西北与宁河区相邻,南临永定新河,北连清河农场。宁车沽是塘沽区北部最大的聚落。由东村、南村、西村、北村组成,呈块状分布。相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山东省武定府张姓逃荒到此,因路泥泞车轴折断,至此落户。初名“拧轴沽”,后演变为今名。
基本概况
以宁车沽得名。原属宝坻县。清雍正九年(1731年)改属宁河县。1948年12月解放。1953年8月置乡。1958年8月改属任凤公社,同年底划归塘沽区属北塘公社。1966年8月13日成立宁车沽公社。1983年8月13日改乡,2000年撤乡划归北塘街。随着聚落的发展扩大,形成东、西、南、北四村。另外还辖塘沽芦苇公司南侧创业、杨北两村。面积约58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含6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2043户,7119人(含集体户口62人)。除汉族外,还有满族、朝鲜族。撤乡前乡政府驻北村,南距塘沽16公里。
地处海积冲积平原,地势低洼,起伏甚微,北部略高,南部略低。自然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
大陆性季风气候。土壤以水稻土为主。潮白新河纵贯,入永定新河。建国前村民以打草、捕鱼为生,生活窘困。民间曾流传:“宁车沽三件宝——扁担、绳子、破夹袄” 。《宁河县志》载:“邑西南有宁车沽,横袤数十里,不任耕种。而长芦蔓草,雨后绵芊,宁津两邑悉取资焉”。如今宁车沽经逐步发展,实行多种经营,已成为鱼米之乡。现已有耕地8820亩,主产水稻。渔业以养虾为主,养殖面积14194亩。乡镇企业有机械、螺丝、电机、饵料、针织等厂以及仓储场。有中学1所、小学3 所,卫生院1所。先前,宁车沽村民多住低矮的土坯房。1976年唐山大地震,房屋几乎全部倒塌。1980年后,陆续建起了砖瓦房。
京山铁路和北环铁路及津秦客运专用铁路经此。蓟塘高速公路、塘承高速公路、滨海新区西中环及延长线快速路和塘汉快速路的起始点。永定新河特大桥横贯境内。134路公共汽车通塘沽。按照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将建设社会和谐,经济繁荣,生态环境宜居,海滨休闲旅游度假区,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
北村
明永乐五年(1407年)建,原名大河北、北宁车沽。1958年依地理方位易今名。原宁车沽乡人民政府驻地。在塘沽北16公里。西临潮白新河,北傍北村水库。面积0.2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765人。明永乐五年(1407年)立村。因村南临河,故名大河北。1958年成立
人民公社,因其位于公社北部故更名北村。聚落呈块状,均为砖瓦平房。有街道两条,为水泥路面。以养虾为主,养殖面积4 670亩; 有耕地2600亩,产水稻。村办企业有电机维修、铸件、针织等厂。通134路公共汽车并设起始站。
东村
明永乐二年(1404年)建,原名宁车沽、东宁车沽。1958年依地理方位易今名。在塘沽东北1 5公里,京山铁路西侧。面积0.51平方公里。现有人口986人。为宁车沽的一部分,1958年以其位于公社东部而更今名。聚落呈块状。为砖瓦平房。土地面积14377亩,其中海水养殖面积8500亩,以养虾为主。有耕地1115亩,产水稻。旧日村民业樵,生活窘困,而今养殖业方兴未艾,村荣民富。村办企业有饵料厂。村内有水泥路,通134路公共汽车并设站。
西村
明永乐五年(1407年)建,原名小河南、西宁车沽。1958年依地理方位易今名。在塘沽东北15.5公里,潮白新河下游东畔。面积0.3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912人。为宁车沽的一部分,除汉族外,还有满族和朝鲜族。相传,明永乐五年(1407年)有山东张姓来此落户,因背靠一条小河,又建于“大河南”(南村)之后,故名小河南。1958年以居公社西部更今名。聚落呈块状。为砖瓦平房。以养虾为主,养殖面积2353亩;有耕地1880亩,产水稻。通134路公共汽车。
南村
明永乐二年(1404年)建,原名大河南、南宁车沽。1966年依地理方位易今名。在塘沽东北15公里,永定新河下游北岸。面积0.1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414人。为宁车沽的一部分,因位处一条河的南岸,初名大河南。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因在公社驻地南侧更今名。聚落呈块状。为砖瓦平房。以养虾为主,养殖面积2680亩;有耕地370亩,产水稻。村内有水泥路,通134路公共汽车。
创业村
1978年建,以开创社会主义大业之意命名。在塘沽北8公里,杨北公路南侧。面积0.34平方公里。现有人口764人。原为北塘镇红星大队的五·七农场。1978年以开创社会主义大业之意名村。聚落呈长方形。为砖瓦平房。有耕地806亩,主产水稻。村办企业有仓储场。有水泥路与塘汉公路相通。津北公路沿村南穿过。通134路公共汽车并设站,今已拆迁。
杨北村
1983年建,以近杨北公路得名。在塘沽北10公里,杨北公路北侧。面积0.2平方公里。现有人口281人。原为荒地。1983年由南村迁移部分村民到此建村。以靠杨北公路,故名。聚落呈条块形。为砖瓦平房。有耕地370亩,主产水稻。塘汉公路与杨北公路于此相交。通134路公共汽车并设站,今已拆迁。
地方特产
港梭鱼: 指港里生长的梭鱼,以食港池中小鱼小虾和浮游生物为主,腹中洁净,不含泥砂等,所以当地俗语称“港梭鱼,净肠”,形容没有吃过饭的人。港梭鱼春秋和入冬都可捕捞,特别是入冬之前的港梭鱼,满腹油肠,馇梭鱼酱,是当地一道名菜。
三疣梭子蟹:俗称黄螃蟹,也叫海螃蟹.形似布梭,中央有疣状三突起,故而得名.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两钳状螯足之肉尤佳,雌蟹的蟹黄色味香.其为多年生,常潜伏浅海底,港湾和河口附近,沿海均有分布,以渤海湾和莱洲湾比较集中.常见最大雄蟹(称长脐)甲长110毫米,宽200毫米;雌蟹(称圆脐)甲长105毫米,宽250毫米,体重约730克。一般在4—6月于近海岸产卵。春秋是捕捞最佳季节。
对虾:也称“明虾”,“斑节虾”,甲壳纲,对虾科,是当地主要水产资源。海中的对虾,每年在黄海中部越冬,3月上旬集群北上,进行生殖洄游,4月中旬通过渤海海峡,分别游向莱洲湾,渤海湾和辽东湾,5月上旬产卵,形成春季虾汛。幼虾于6—7月在河口附近摄食成长,至8月初平均体长80毫米,遂向渤海中部及黄海北部移动,形成秋虾主要渔场,渤海三湾即为主要捕捞场地。对虾是一年生大型虾类,雄虾称黄虾,平均长155毫米,重30—40克.雌虾称青虾,平均长190毫米,重75—85克.肉洁白细嫩,味道鲜美。随着海洋资源减少,现在对虾养殖已形成相当规模,人工养殖
东方对虾已具相当规模。
紫 蟹:
大西洋王鲷:大西洋王鲷是大西洋特属经济鱼类,盛产于大西洋沿岸国家,与产自我国近海的加吉鱼属同一科。塘沽水产部门在2001年从法国引进,并于去年正式繁殖成功。大西洋王鲷生长速度并不快,个体达到250克需要一年的周期,但味道鲜美。
民俗
清代
礼仪民俗
冠礼:成童则加帽,古三加礼,俗以婚礼该之。
婚礼:合两姓,先用媒妁问名。已定,男家为女纳徵。具启一,通用名帖,备羊酒,谓之“订盟”。女家依次回复,谓之“允盟”。此后,男家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亦有用财礼、布匹代币者。将娶,先择吉日,具帖送女家,谓之“请期”。娶先一日,又为女送冠带、谓之“催妆”;女家亦送妆奁等物,谓之“铺床”。临期,男家请伴郎轿马鼓吹陪新郎至女家,升堂再拜,御轮授绥,谓之“亲迎”。亦有从简者,或用轿或用车迎女至门,男以彩巾引入。即日行合卺礼,共筵交觯。三朝庙见,拜先祖,拜舅姑及伯长等辈,谓之“拜三”。或八朝或双九,女家邀婿并女到舍款洽,谓之“回门”。至乡村陋习相沿,间有同姓联姻者,实非礼也。
丧礼:临殁迁寝,焚冥器等物,拜送门外,曰“送行”。入室号泣擗踊。逾曰“送路”,备灯笼火炬、制引鬼牌,诣城隍庙,乡间诣土地庙。凡亲友男女俱随接引来家,哭拜不一。三日成殓,按七致祭,以通远亲未吊者。营葬用丹旌、彩■、冥器、刍灵,各随其家贫富以为丰俭。幸不至有停柩之弊,然居之近水者,往往于河滨浮厝,经历岁久,多被淹没、暴露。余每见为之恻然,因出示严禁,谆切晓谕,其风盖可少变云。
祭礼:“清明节”,祭扫先茔,悬挂纸,放起花,奠于墓所,比户皆然。回集家庙,广设几筵,合族会食,欢洽竟日。亦有取次分门在家会饮者。七月十五日,献麻谷。十月一日,送寒衣。年终除夕、新节元旦,悬像设供,家家致祭。遇祖先忌日,请主在堂,具牲醴,举家拜奠。三年服阕,肃宾相,备献仪,祝告先灵,易凶从吉,不烦不怠,犹有古风。
岁时民俗
正月:“元旦”,庆节、祀神、祭祖、拜尊,长幼以次相拜,又亲友交相贺,谓之“拜年”。举家食扁食,前五日家众吃隔岁饭,不忘旧之义也。自一日至十日,以阴睛卜岁之丰耗。“元夕”前后,城镇悬灯三日,乡村亦插灯相庆,击鼓■金,陈百戏以为乐;食汤圆。十六日,妇女相携走桥、摸钉,以消灾,或请厕姑以卜休咎。
二月:二日,名“龙抬头”。家塾命童蒙开笔取兆。人家以石灰引白龙入,以小灰引黑龙出。亦有以扁食祀者。是月也,“春分”,民乃犁。
三月:“上巳”,不知修禊,士风之朴也。“清明”祀先,展墓加坟土、挂纸钱,多插柳,戴松柏枝,族众多会食。小儿亦渐放风筝。是月也,恒望雨。
四月:八日,“浴佛”。俗竞上庙,识礼者非之。十八日,“圣母诞”;二十八日,“药王诞”,演戏三日,城及乡祈报者填集于道。是月也,望雨尤亟。
五月:“端午”,人家以角黍相馈,儿女佩丹符、花胜。门插艾叶,饮雄黄,菖蒲酒,以避瘟疫。是月也,将届芒种,先播秫,夏至后十日,农乃登麦,谓之麦秋。
六月:六日,炒米花,曝衣,晒书。入伏造酱、醋,制曲。是月也,恒望晴,惧霪雨伤稼。
七月:“七夕”,女子候云簇之巧者,投细针浮水碗中,视其影之长短粗细,以占巧拙。“中元节”,诣先茔祭扫。僧众放河灯,夜月乘舟,持经梵,作佛事,以度馁魂。
八月:“中秋”,人家祀先,老媪祀月,以月饼、西瓜相馈赠。视月之明暗,验来岁元宵之晴雪。自七月至此,早禾皆熟。
九月:“重阳”,无登高之会,而田野以其时放生畜。是月也,晚秫早收。
十月:朔日,上坟,制纸衣焚墓上,俗名“送寒衣”。
十一月:“冬至”,不贺节,食馄饨,以象子半之义。小儿放学一日,与官衙放假同。
十二月:八日,家家食各种米、豆、枣,栗粥,名“腊八粥”,而庙宇亦有食粥斋者。二十三日,“祀灶”于灶陉。“除夕”前三、五日,各以糕、胜馈遗,名“馈年节”。换桃符、门神、宜春榜子。合家不眠,饮黄白酒,食糖果达旦,谓之“守岁”。放爆竹,攒火围炉,以助阳气,往往彻夜不寐,以兆年丰。
当代
生育习俗
孕妇分娩俗称“坐月子”,生育前产妇娘家送来小儿衣服、小被、尿布等物,名曰“催生”。小儿降生后,至亲好友多以挂面、红糖、鸡蛋、布料、油条等作礼品,表示祝贺,讲究4色礼,产妇娘家礼品优厚。
生育后第3天为洗三,第七天吃饺子,叫“捏骨缝”,12天称“过孬腐日子”,亦称“小满月”,产后1个月为“满月”,全家以酒宴招待亲友.满月后产妇女子到娘家小住,俗称“挪臊窝”。
小儿出生100天叫“百岁”,姥姥家或亲朋好友给小孩挂长命锁、手镯、脚镯,祝其长命百岁。在生育活动中,男孩、女孩略有区别,当地虽有重男轻女习惯,但并不十分突出。解放后,经过宣传新法接生,节育和计划生育,迷信习俗明显减少。70-80年代以来,孕妇多去医院分娩。但过12天,满月“百岁”的习俗如常。
婚丧习俗
婚俗
明清时期,婚礼有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到了清末,民国初期,民风进化,渐改旧礼,不依古俗,逐渐形成一套婚嫁模式:
丧俗
解放后,在五十年代人们仍沿袭旧俗.在六十年代,政府号召移风易俗,提倡殡葬改革,丧事从简,群众觉悟提高,迷信活动逐渐减少.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政府建了火化场,加强了殡葬管理,逐渐废弃了棺木土葬.过去旧俗,婴幼儿夭折用苇席卷成小木匣成敛,葬于义地.未婚成年人和已出嫁女子都不入祖坟。
地方民俗
本文是根据《宁河县志》上的有关节俗,经过对宁车沽地区一些老人的采访,整理而成的,仅供参考。
早起,先看看天气好不好。看天晴少云,说明上半年风调雨顺;看天阴有雪,说明上半年气候不正常,族人及友人拜年从这天开始。
正月初二
正月初五
买卖开张日子,家住外地的店员都在这天赶到。早晨打扫店堂,开板(店铺的一种活动门板)放鞭炮。掌柜的要安排吃一顿好饭。
正月初十
早晨还要看天晴天阴。天晴,下半年风调雨顺;天阴有雪,下半年气候不正常。
正月十四日
元宵节前一天,开始吃好饭,晚上出花会,挂灯笼。从这天起三天内,妇女不做针线营生,家人不说不吉利的话。
正月十五日
元宵节,白天出一天花会。人们白天观会,晚上到街里买卖家观灯,回家后煮吃元宵。
正月十六日
除看花会观灯外,妇女相邀去过桥摸钉。木桥上有大铁钉连结,石桥的石板间也用大铁钉连起来,摸了钉子可以消灾。
正月二十二日
百花娘娘生日。妇女停做针线营生,不然的话得百花病。
正月二十三日
赶狗日。这天要把狗赶出家去拉屎,妇女停做针线营生,不然的话得狗吣病。
正月二十四日
正月二十五日
填仓节。填仓,就是填满谷仓的意思,象征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早起打扫庭院,用簸箕盛炭灰或草灰慢慢搕打,在堂屋院内画成一个个圆形仓囤,还有上仓,囤的梯子。画好后在里面填一把粮食。民国年间,改用了粉笔画囤。这天人们习惯吃杂面汤,妇女停做针线营生。
正月二十八日
火神爷寿日。闹花灯,出花会,集市贸易热闹。
正月二十九日
二月初二
二月十八日
观音菩萨寿日。这天要给观音菩萨上香,妇女停做针线营生,不然的话倒生孩子(难产)。
二月十九日
三月初三
王母娘娘生日。这天神仙赴蟠桃会,算命瞎子也选在这天聚会,商讨卦金定价。妇女停做针线营生,不然的话孩子坐胎(难产)。
寒食节
清明节
多在二月下旬三月初。这天扫墓,给祖坟添新土。扫墓期限二十天,即清明前十天和后十天,为的是等待远路亲人的到来。
谷雨节
清明节后半个月。这天人们早起望龙下雨,以便耕种。妇女停做针线营生,不然的话箍瞎眼。
四月初八
浴佛节。传说是释迦牟尼生日,人们烧香叩拜。到了民国年间,此节变成了寺庙和尚的事情,民人不再注重。
四月十八日
娘娘生日。在这天的前数日,人们成群结队去娘娘庙朝圣,规模很大,仪式隆重,忌讳甚多。
四月二十八日
药王生日。办庙会三天,各庙开门,烧香祷告的人熙熙攘攘,集贸十分热闹。
五月初五
五月十三日
老爷磨刀。老爷指关公。俗谚“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就是说到了这天,多少要下点儿雨,若还不下就旱了,人们会把关公的铜像抬出来求雨。
六月初六
天贶节。此节常在进伏前,人们习惯晾晒衣服和书籍,免得反潮。家家炒米花儿吃,并制作面团子发酵,准备用来做酱做醋。
夏至节
这天有吃鸡蛋的风俗,据说吃了不“苦夏”.俗谚“夏至三更便暑伏”,伏分三伏,每伏十天,当地流传“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鸡蛋”的说法。
牛郎会织女。女孩子向织女星乞巧,把针轻轻横放在水碗里,让它漂浮一会儿,看针影长短粗细,短而细意味着长大了手巧,反之则手拙。晚上,大人们领小孩观天牛,织女星,天牛星两侧的不太明亮的星被说成是牛郎肩挑的两个孩子。戏园子晚上唱《天河配》。
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叫“过麻姑”,还叫“鬼过年”。白天祭扫祖坟,入夜庙里和尚放河灯,后演变为民众放河灯。夜晚满河漂灯,看者甚多,实为一种游艺。
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俗称“八月节”,家家祭祖,供奉兔爷。买月饼,蒸糖饼,采购果品,路途不分远近都回家团圆。并按“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的民谚,判断明年元宵节的天气。
九月初九
重阳节。当地没有山,地处平原,所以没有登高的习俗。但这天都把牲畜拉到田野去放牧,借以赏秋。家家有吃玉米发丝糕的习惯。
十月初一
祭祖节。家家上坟烧纸,并剪做纸衣去烧,意思是天冷了,给祖宗鬼魂送寒衣。
十月十五日
接娘娘回家。第二次娘娘庙会,朝圣规模同于四月十八日,当地传说碧霞元君娘娘是蛏头沽人,所以有这天接娘娘回娘家的说法。
冬至节
这天进“九”,习惯吃馄饨,后来改为吃饺子,传说可以不冻耳朵。小孩放学一天。官衙放假一天。民国年间,官衙放假不再坚持,除了私塾,学生也不再放假。
腊月初八
俗称“腊八节”。家家用大米、小米、秫米、稗米、红豆、绿豆、栗子、枣熬粥吃。从这天起已进入年关,人们要办年货了。
立春节
有“春打六九头”的谚语,因此这天又叫“打春”。立春节多在腊月下旬。打春时刻,人们不能躺着,出嫁的闺女不能住在娘家,有“不能打在炕上”和“不能打在娘家”的说法.这天习惯吃春饼和豆芽菜。
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神。白天给灶王爷摆糖瓜,意思是用糖瓜粘住灶王爷嘴,让他到天上少说闲话,多说好话,晚上把灶王纸神烧掉,边烧边磕头祷告,求得明年所盼之事成功.这天还叫“过小年”。
腊月二十四日
扫房。
腊月二十五日
做豆腐。
腊月二十六日
炖肉。
腊月二十七日
杀鸡。
腊月二十八日
发白面蒸包子(圆馒头),包子上打上红点,并做面鱼,面刺猬等面食。
腊月二十九日
贴门神,门对,窗花,年画.给祖宗摆供。
腊月三十日
又叫
大年三十。春节本日为初一,但民间多以这天为春节,即旧历年。早起全家更换新衣,中午吃午饭。入夜,正房门边挂灯,贴起新灶王像。然后熬五更,小孩打灯笼,口喊:“打灯笼,发财喽,金马驹家来了。”门旮旯放上一捆芝麻秸,据说姜子牙封神忘了自己,这天夜里诸神到位,姜子牙没去处,便去看守天灯。他的老婆是扫帚星,挨门串户找他回家过年,人们怕扫帚星闯进自己家里,便放上芝麻秸。三更天升大纸,就是全家烧神码,由家里的主要男子跪拜,祈祷一年平安,然后全家煮水饺吃,各种忌讳,禁例儿从这天早上开始。
民间花会
宁车沽的民间花会解放前约有十余种, 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民间对文化的要求,有些花会已经失传或濒临湮没。现在其中流传下来的主要有:踩高跷、秧歌、武法鼓等。为了让读者了解几种花会的内容和形式,现选择3种介绍如下:
踩高跷
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亦称“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宁车沽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由于演员踩跷比一般人高,便于远近观赏,而且流动方便无异于活动舞台,因此深受群众喜爱。参加者脚踩3尺木肢,扮演许仙,白蛇,青蛇,武松,杨香武及樵夫,渔翁等。行进时打挎鼓,小锣,由扮演武松者舞动双棒为前导,其余随鼓点做舞姿。表演时分批做对。有渔翁钓鱼,扑蝶等,并揉进翻、转、腾、挪及撂叉等动作。
扭秧歌
扭秧歌是宁车沽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因扭秧歌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农民欢迎而热闹非凡。秧歌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武法鼓
法鼓,是宁车沽特有的鼓乐表演形式,已有百多年的历史。法鼓表演气势恢弘,仪仗执事雍容华丽,精美绝伦,故有“半副銮驾”之称。其特点是边奏边舞,文武兼备,技巧绝活儿主要体现在鼓点儿的伴奏下,钹的上下飞舞和铙的周身翻缠上,通过钹、铙不同的击打方式而变换着不同的动作。可谓法融文武间,鼓合风云起。法鼓表演还可分为文法鼓、武法鼓和音乐法鼓三种类型,其形式以固定式的“设摆”和行进式的“行会”加以区分。有的以鼓的敲打取胜,有的以钹、铙的出手不凡见长,有的则以扎彩、灯饰、道具的精美引人注目。法鼓出会的人数一般在百人以上,最少也得七八十人。过去有全村出动的,人数可多达四五百人。
另外,京剧、评剧和
河北梆子是宁车沽人较为喜欢的剧种。在音乐方面,宁车沽自清及民国时期到现在,无专门音乐机构,多为民间乐班,演奏乐器有:管、笙、萧、笛、唢呐、二胡及打击乐器等。
饮食风俗
地方饮食风俗
宁车沽地区在解放前人们的主食以玉米、小米、高粱米为主,吃大米,白面者不多。贫户多吃高粱面,并掺以黄蓿,蒿子籽及糠、麸、野菜等充饥。当地人对米面不偏食,主要吃法有:玉米面(高粱面)饽饽、窝头、发面饽饽、面粥、渣粥、咸粥、尜尜汤、扒拉汤、(菜)馅饽饽、小米(高粱米、大米)干饭、稀饭、咸饭。一般喜吃两米饭,主要是大米、小米两米饭,其小米绿豆解水饭是风味饭食,先焖成稍软的干饭,再解以凉水(生水或凉开水),温凉可口,为夏日解暑之饭食;白面有馒头、饼、面条、饺子、包子、饸子等。在菜肴方面有滨海特色,以水产为主,下面介绍几种水产品的传统吃法。
馇鱼酱:当地对馇鱼酱的做法十分普及,种类很多。常见的有馇梭鱼、馇海鲇鱼、馇鹚鱼、馇鲫鱼、馇墨斗鱼、馇八带(章鱼)、馇虾、馇蚶子等.其做法是先敖好汤,把佐料备全,掌握火候适度,色泽鲜美,口味咸香。在当地不仅是历史传统佳肴,今天也是时尚名吃。
锅包鱼:就是乘秋凉季节,把鱼晒干或用锅包干,形成无水分的干鱼,留作冬季做菜或作汤用。用于包干的鱼以大小海鲇鱼,小个的河杂鱼为主。还有锅包虾米等。用这种方法存放的水产品,经制成菜肴或汤类,味道鲜美。
醉蟹:这里指河螃蟹,一种指螃蟹页子(学名称相手蟹),另一种就是河蟹。醉蟹佐酒下饭别有风味。螃蟹页子多于立夏醉之,河蟹多于冬前醉之。制作方法是,醉前把蟹洗净、控水、倒入熬好,晾凉的花椒盐水中,加一点白酒,封上罐口,几天后即可食用。
鲇鱼熬萝卜:海鲇鱼熬萝卜在宁车沽地区十分普及,做法也简单。就是取海鲇鱼去鳃、去内脏、洗净、炝锅后加大汤熬鱼,将熟时放入汉萝卜片,熟后食之,味道鲜美,顺气理肺,营养价值高,当地人多在入冬前食之。
虾酱,螃蟹酱,麻线虾酱:制法是将虾、蟹、麻线虾洗净、捣碎、加盐、拌均匀、装坛(或缸罐)封存,并适时搅拌,于阳光下发酵,可生食,蘸葱吃,也可以炸熟了吃。味咸而鲜,以对虾头酱为最好。
鲫头鱼丸子:开春的鲫头鱼肥嫩清整,开海的鲫头一肚子油,用其做丸子十分香美,其汤内加上新鲜菠菜,其味美汁浓,特别是对缺铁缺钙幼儿有好处.另外用此鲫头鱼做油煎丸子,味道也十分独到,是十分受欢迎的水产佳肴。宁车沽人吃鲫头鱼丸子,有专门用头剁成的,那丸子味美不一般,用鱼肉做的丸子,丸子嫩滑爽口,肥而不腻,久吃不厌。
儿童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的至爱。这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也都是如此。宁车沽的孩子当然也不会例外。而且孩子的游戏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宁车沽孩子的游戏项目当中,首推的应该是游泳。其他更多的游戏除了项目花样多,就是花钱少。他们往往是 “土法上马”,不花家里一分钱,也能玩个痛快。
男孩子们的游戏有:闯马、骑马打仗、玩泥巴、踢罐、弹玻璃球、捉迷藏、滑冰、撑冰车等。
闯马——十几个孩子自愿地分成人数相等的两拨,然后先“猜猜”(也叫“奔结果”即猜拳),输的一拨充做“马”,赢的一拨充作“骑士”。 “马”方的其中一人背靠墙站立着,叫“柱子”,另一个孩子将脑袋扎进其裤裆里,以此类推,从而形成一个长长的“马”。“骑士”的一拨孩子,便开始像跳木箱一样,助跑,起跳,逐个儿地往“马”背上闯去。他们一个接着一个,直到全都闯上马去。这时,第一个闯上去的“骑士”便跟“柱子”猜猜(即猜拳),如果“骑士”赢了,当马的一方还得继续当马。如果“骑士”输了,双方就轮换角色。如果“骑士”往“马”上闯的时候,将长长的“马”砸倒,这样“马”们还得从头再来,继续当一回马。另外,当马的孩子如果被压倒了,也还得从头再来。
骑马打仗——与闯马一样,也是先分成两拨,自愿与以猜猜胜负均可,这样孩予们便分为对立的敌我双方。“打仗”时每拨可以各出两个人,一人做马,一人做骑士。一般是较瘦小的孩子骑在一个大个子孩子的肩头上。开始打仗时,两个“骑士”并不互相撕打,只是扭扯在一起,然后由下面充当“马”的孩子开始转圈儿。这时,就要看对方谁的平衡能力强、谁的腿脚有力。直到一方的“马”腿脚发软摔倒,而另一方骑士及其马不被扯倒,站立者便算是胜利了。有时候是这样的两匹人马对打,有时候却是几匹马对打。那些经常在河里跋泥滩的孩子们,腿劲儿锻炼得很大,轻易摔不倒。许多人马往往转几十圈儿,才能分出胜负。
玩泥巴——孩子们从河边或是沟边用手挖来泥巴,抱着来到自家院子后,先放到石头台阶上,再从堂屋里或院子中的灶膛底下抓出草木灰,与泥巴和在一起,用力往台阶上摔。据说,这泥巴摔得时间越长,其韧性就越增强,这样做出各类小东西才不开裂,保存的时间越长。用泥巴可以捏成各种人物、动物、水果、蔬菜和日用品。有的孩子手很巧,捏成许多惟妙惟肖的小雏鸡,还捏成一个鸡笼子,一层一层的,然后将小雏鸡放入其中,自己伴作卖小鸡的,喊着“有买小鸡的吗?”还就真有其他孩子来买这“艺术品”,当然,那钱不是真的,是几张书本纸而已。
扣模子——用泥巴做成印模。宁车沽孩子们叫“模子”。模子,是孩子们用泥巴做成的一种形状、大小都类似茶杯盖的东西,在里面孩子们用小刀或是芦苇棍刻上各种简单的阴文线条图案。做好后晒干了,就可以利用一团软泥来拓泥片了。孩子们将这些印着自己字画的阳刻线条泥片儿,摆到院子的台阶上,在太阳底下一边晾晒,一边自我欣赏、陶醉。有的孩子是从街头小贩手中买来的烧制的模子,那是很正规的一种陶制品,烧成青色或棕色的,内里的图画也是阴文,但不仅仅是简单的线条,而是凹下去的整体图案,因此印出来的泥片,上面的图案很有立体感。但是,孩子们一来没钱,二来自己做的想刻画什么都行,还有成就感,所以买小贩的不多。
摔泥娃娃——也叫“摔破锅”,泥巴的另外一种玩法。即两个孩子各做一个类似锅状的东西,一方往石台阶上使劲摔,使之出现一个洞,另一方用泥给补上。两人轮流摔,互相补,看谁赢对方的泥巴多。在这过程中,摔的一方尽量让洞往大处摔,补的一方则尽量地将泥片拍得薄薄的,以便节省自己的泥巴。一块泥巴就能将孩子们的兴趣调得浓浓的。
踢罐——这个游戏很有意思,孩子们玩起来,绝对刺激。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饭碗大小的圈,里面放一个罐头盒,就可以玩了。一群孩子通过猜猜(猜拳),最后决定一个输的孩子,由他负责看守这个“罐”,以保持其始终在圈内。别的孩子可以随便上前去踢,前提是不能在踢开“罐”前让看守者抓住。否则,他就要接替看守者。当然,此间的“罐”还不要让被别的孩子踢走,如果被他人踢走,就要放掉被抓者,还得从老远捡“罐”回来,继续看守。一个看守者对付多个踢罐者,那难度确实很大的,但是对于踢罐的孩子来说,一次又一次的惊险,满足了他们的表现欲。还有一种类似“踢罐”的游戏,叫“打罐”。区别在于“踢罐”是用脚,而“打罐”则是用木棍,将“罐”打进圈内方为胜方。
弹玻璃球——这也许是宁车沽孩子们玩的最小的球类了。他们不但喜欢打篮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还喜欢弹玻璃球。弹玻璃球,宁车沽孩子简称之弹球。球分两种,一种球叫做“桔瓣儿”,就是像玻璃跳棋的棋子一样的玻璃球;另一种球叫做“光蛋”,就是玻璃原料。玩法有多种,最简单的是站在远处往墙上抛,看谁的球撞击墙面后滚动得距离墙根最远,远者为胜,然后远者弹近者,弹中算赢。最复杂的玩法要属“吃鸡肉”(也叫“弹坑儿”),其原理有点像打高尔夫球,可以两个人玩,也可多个人玩。人多时很难分出胜负,有时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决出雌雄。有时天黑了也不中断,蹲下凑近玻璃球去弹,鼻子几乎挨到地面。
弹球也需要天赋。弹球时手的姿势很重要,有的孩子天生姿势就很好,弹得远、弹得准确,也容易赢球。有的孩子天生手的姿势就不行,怎么练习也不行,被贬之为“挤嘎豆子”。这样的孩子往往没有人愿意带着玩,在弹球的队伍中,逐渐就被淘汰掉了。
捉迷藏——宁车沽的孩子叫“藏猫猫”或“藏瞎蒙蒙”。就是一群孩子通过猜猜(猜拳),最后决定一个输的孩子,由他负责找人。等人们都藏好了,问应后,他赶紧跑过去寻找。有的能轻易地找到,有的很久找不到,只好请求地喊:“老猫老猫叫一声”,藏的一方就会有人捏着嗓子叫一声。听到声音后,寻声找去往往能找到。
撑冰车——也叫“撑拖磨儿”、“撑冰排子”。这是孩子们自制的,就是用木条钉一个方框,下面并列附上两根铁丝,一个“冰车”便成功了。游戏时,人站在上面,两腿分开,手里拿一根底部镶嵌铁钉的竹竿。像骑竹马一样,一下一下地用力撑在冰面上,冰车就前进了。他们活动的场地,主要是在结冰的河边、港地。家长们不愿意让孩子“撑冰车”,一个是怕出危险掉到冰窟窿去,更怕孩子们费棉裤的裤裆、弄湿棉鞋。那时候,棉衣物是很珍贵的,要用有限的布票、棉花票购置。
孩子们的游戏还远不止这些,尚有埋地雷、挖陷阱、埋竹签等名堂,当然都是小型、模拟性质的,绝对不是“真刀真枪”,显然这游戏的起源是受战争电影的影响。在孩子们游戏中,最原始野蛮的要算是“玩开标”了。两拨孩子,各自口袋里装上小砖头或是小石头,然后分别藏到墙角、电线杆子后面。一声“开战!”双方就互相猛烈地对砸,结果有的孩子头破血流,甚至致残。这些游戏不仅是恶作剧,而且还有极大的危险。
以上游戏,均为男孩子们的专利,极少有女孩子参与其中。不过,宁车沽的女孩子们也有适合于她们自己的游戏。这其中就有:跳房子、跳猴皮筋、跳绳、踢毽子、倒绳儿等。
跳房子——在地上用粉笔或石笔画是一个长方形,面再分成8至10个格子,这就是“房子”。每人手里拿着一个“珠子”(用算盘珠或海蛎子串成的。也有用瓦片的),站在线外,往第一个格子里扔,不能压线儿。然后,屈起一条腿来,用另一条腿跳跃,同时脚尖踢动这个珠子,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逐次往最后一个格子前进。这中间“珠子”始终不能压线,否则前功尽弃,只好让别的孩子跳,自己等轮到后再从头开始。最后一个“房子”是一个半圆,也是胜利的大本营。这种游戏运动量不算很大,但是,却锻炼了人的平衡能力。
跳猴皮筋——这是女孩子最喜欢的游戏了。两个女孩子充做桩子,相隔至少一米以上,扯着一根“猴皮筋”,其余的一个或几个孩子(视参与者多少及相隔距离而定)用腿脚勾扯着这根橡胶线,一边唱着自编的歌谣,一边不断地变化花样儿跳来跳去。这根猴皮筋刚开始时高度很低,只在脚裸位置开始,随着跳一级升一级,逐渐地升高,膝盖处、腰部、胸部、脖子部、直到高高举过头顶。在中间跳的女孩子跳得难度越来越大,她必须在同一高度跳出几种花样儿而不出错才能升级,否则就算输了,只好下场去做那枯燥的桩子。跳猴皮筋时,女孩子一边跳跃,一边唱着歌谣。边跳边唱,动作优美,长长的辫子摆来甩去,看上去很是生动活泼。那“猴皮筋”可不是真的用猴皮做成的,而是用废旧的自行车内胎剪出来的,一环一环的,相互地套接起来。也有卖的那种专用橡胶绳,用来跳最好,可是很贵,基本没有人去买。
踢毽子——一种用脚踢的玩具,宁车沽的孩子中间,擅长踢毽子的女孩子很多,可以踢上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让毽子落地。毽子有2种做法,大多出自孩子的手。一种是高档的:用皮或布裹上方孔铜钱,形成一个圆托儿,钱孔中扎有鸡毛;另一种是低档的,将用过的作业本撕开,中间用铁丝儿扎上,两头剪成条状,便成了一个毽子。
男女孩子都能玩的游戏有: 砸子儿、木人儿、战斗玩、演电影。
砸子儿——所谓“子”,就是一个布包,用碎布缝成的六面的正方体,里面装上沙子,也有装上粮食的。“砸”,就是往人白身体上砸。事先要在地上画出两条线,相隔十几米,然后孩子们要分两拨,一拨横列在场地中间,另一拨人站在两端。开始后,由两端的孩子中的一个持子,砸向中间的一拔,谁被砸中了子,谁下场到一边呆着。砸不中人,则由另一端的孩子捡子接着砸。这样,场上的孩子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不断地转身,面向砸子人,可以躲子,也可以接子。如果接住一次,原先下场的那个孩子就可以被“救活”重新上场。但是,如果被砸中的人太多,而接住的子不足以救之,导致全部下场,便算是赢了,与另一拨人对换。一拨孩子在场地中间保持的时间越长,说明越是高手。
木人儿——许多孩子先猜猜,最后决出一个输的孩子,让其追赶拍打其他人。只要被其抓住,就要代替其位置,去追赶别人。但是,如果那人将要被追上时,喊一声“木人”,随即站在原地下动,成了“木头人”就可以不代替之。但是想要再次跑动必须让别的孩子拍打一下才能“复活”。于是,输的这个孩子一方面要在别的孩子拍打“木人”后赶快也要拍打其一下,使之再次成为“木头人”,另一方面也可以再追别人……
战斗玩——也叫“玩好人、坏人”。其实就是
模拟战争场面。孩予们由于看的战斗故事片电影次数较多,都想当个战斗英雄。于是,就分成两拨,一拨孩子当红军、八路军、新四军或是解放军,简称“好人”。另一拨则当敌人,也就是“坏人”。当然,还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化装。不过,其结果永远是扮作敌人的孩子主动败下阵来,举手投降,有时还要做出吓得发抖的狼狈样子。
除此之外,宁车沽孩子们的游戏还有放风筝、抖空竹、滚铁环、撞拐、抓拐、打尕儿、钓蜻蜓、拍毛片儿和搧老楷等等。
总之,过去宁车沽孩子们的游戏非常丰富多彩,也大多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经典的游戏形式,宁车沽的几代孩子们都玩过。目前,这些游戏项目,大多已经不存在了。现在宁车沽的孩子们玩的多是电脑游戏,可以说这现代化的东西,几乎代替了所有游戏的内容,其逼真程度和效果,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对孩子钔的身心健康,远不如那些古老的传统游戏来得实在和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