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场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正安县,总面积130.87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1个社区,132个村(居)民小组,2009年末人口71000余人。拥有耕地面积38946亩,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96人。2009年9月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安场位于
正安县北部,春秋战国时,属夜郎古国。夜郎属汉后,安场改属
牂牁郡,魏晋南北朝时期,属
平夷郡,隋朝大业十年(614年)属黔州,唐代武德二年(619年)属
义州,继属
智州、牢州、夷州;贞观十六年(642年)属
珍州;五代十国时期,先后为前蜀和
后蜀辖地,此间安场一直属于珍州,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明玉珍据蜀称帝,改珍州“珍”为“真”,安场开始属于真州,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真州改为
真安州,雍正二年(1724年),改真安州为正安州,安场归属也随之变化,民国二年(1913年),贵州省公署发布“露告”,废正安州置正安县,由此安场属于正安县,直到如今。
安场相邻正安县所属凤仪镇、格林镇、杨兴乡、碧丰乡、
瑞溪镇,并与道真县三江镇接壤。镇内公路纵横交错,S207省道公路、G69高速公路以及江习高速公路穿越全境,交通方便。集市活跃,商贸繁荣,历来就是黔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之一。安场水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多大雨、暴雨的山地高原。年平均降雨量800—1300毫米。
历史悠久,文化源远,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是安场镇的一大优势。但是由于自然、历史和现实等的原因,工业基础贫弱,农业基础薄弱,财政基础脆弱,经济总量较小,农村贫困面大。但贫穷不等于志短,安场镇人民始终不渝地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为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目标而奋勇前进。面对一产低弱、二产贫弱、三产薄弱、财政脆弱、城镇化水平极弱的五弱现状,安场镇人民负重拼搏、励精图治、排难争先、开拓进取,积极调整思路、调整结构、调整重心,建设绿色生态、特色经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2009年,人均纯收入4500元。全镇共有14个行政村,1个社区。
伴随着时代的步伐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安场镇的一些有觉悟性的农民掀起了外出打工的热潮。截至2009年底,该镇外出务工农民人数在32000人。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三个省份是:广东、福建和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