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山(安妮宝贝),本名励婕,1974年7月11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中国当代作家。
人物经历
1974年7月11日,出生于浙江宁波。1995年后历任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营业部科员,上海榕树下计算机有限公司部门主管,南海出版公司北京编辑部策划,北京时尚健康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1998年10月,开始以“安妮宝贝”为笔名在网络上写作和发表作品。
2000年1月,出版首部小说集《
告别薇安》,该书收录了《七月与安生》《暖暖》《七年》等小说,以告别、流浪、宿命等为题材,描述了女主人公们的隐秘生活和内心的挖掘及展示。同年离开网络,进入纸质出版时期。
2001年1月,出版小说散文集《
八月未央》,书中收录《
瞬间空白》《南方八月》等小说与散文;9月,出版首部长篇小说《
彼岸花》,该小说分别讲述了乔与南生在都市中的命运起伏、情感纠葛。
2004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
二三事》;10月,出版随笔集《
清醒纪》。200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06年3月,出版长篇小说《莲花》。该小说以墨脱为背景,讲述了庆昭与纪善生寻访善生旧友内河的故事。
2007年9月,出版散文集《
素年锦时》,该作品以春夏秋冬四季分章,散文与小说并存,谈论对童年、家庭、自然等方面话题的感悟与杂想。总销量超过一百万册。
2011年3月起,担任文艺读物《大方》主编,该系列于同年11月停刊;8月,出版长篇小说《春宴》,书中讲述了周庆长等人的情感流变与生命进程。
2013年1月,出版散文集《
眠空》,书中讲述亲情、阅读以及生活,更多融入作者自身故事和感悟;化身采访者与藏书家韦力合作推出《古书之美》,向读者普及古籍常识、阐述古籍美学、反思文化传承。同年8月,以“诗经”作为编选脉络,首次推出散文选集《
且以永日》。
2014年6月,宣布笔名由“安妮宝贝”改为“庆山”,并出版散文集《得未曾有》。
2019年1月,出版长篇小说《夏摩山谷》,并于文学杂志《
收获》2019年第1期刊载。
2021年6月,推出首部问答集《
心的千问》,书中收录其与读者的一千个问答;11月,推出散文集《
一切境》,书中囊括了庆山对于人的总体性认知、感悟和思考。
2024年1月,出版散文集《
清冽的内在》与散文精选集《
一次旅行》。
个人生活
2007年9月,庆山在博客上发表文章,表示自己决定生养一个孩子;10月1日,其在北京一家医院生下女儿恩养。
主要作品
出版作品
主编作品
翻译作品
创作特点
主题思想
庆山早期的小说多以城市为背景,描写在荒凉、冷漠的石头森林里飘泊无根的人。这些飘泊者,隐忍着叛逆的激情,有沉沦的放纵,更有挣扎的痛苦,他们都在努力地追寻,但又迷茫彷徨,受到焦灼和空虚感的煎熬,在追寻关于精神内核答案的路上,他们既矛盾又孤独。小说《告别薇安》讲述了林、乔和只在网络上出现的薇安等人的爱情纠葛。在亦真亦幻、飘忽不定甚至带有血腥和颓废的气息中,读者感受到的是来自主人公内心深处那难以掩饰的孤独、空虚和矛盾。
其早期的长篇小说《彼岸花》《二三事》,以虚无残缺的审美观和阴郁苍凉的写作方式,探讨了爱情与死亡等主题,并对都市边缘人的生存状态、精神处境做出深刻探讨。《莲花》作为转型之作,故事情节的展开由都市到雪山,最后殊途同归到了原始生命的美和尊严本相之中。在这部小说中,庆山一改以往忧郁的叙述风格,写到不同种类的生命形态,引发了读者对都市人生冷静而深沉的思索。由都市到雪山,由生命本相的揭示到心灵追寻的展示,再到生命体验的表达,表现了都市边缘人的生存困境以及人被远离都市的精神所指引。
小说《春宴》的出版,明显疏离了早期青春时代的作品一再强化人在物质化时空游离的错乱,人物总在不断地告别和出走中,始终循环往复于城市繁华及身处其中的不安感。小说中,作者敏锐捕捉到现代人失去精神家园的茫然与不安。一面将人的生命放置于一个开放性的生存时空,以唤起人们对自然化时空追寻的向往与冲动;一方面展示了由于物质化时空的压力,陷入精神危机的人们,所面临的个体生命存在的逼仄感与不适感。作品一系列人物处于精神探索与叩问的过程,并期待生命个体与外在物质时空的冲撞中,最终重建人的精神生态。除此之外,小说阐释了不同类型的两性关系,还尤为倡导男女间彼此的倾慕应超越于世俗趣味和感官享乐,男女间的彼此吸引,首先应为志趣的吸引和精神共融。
从《告别薇安》开始,她的写作始终伴随大量争议,但她不受外界意见左右,一意孤行坚持自己追寻的写作主题,一路行至《夏摩山谷》未改初衷。《夏摩山谷》让庆山的写作呈现出更加清晰可辨的路径。她始终清楚自己要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人如何观察自己的生命,并通过与自己、与他人、与外界的关系,去寻找生命在时空变迁中的定位。《夏摩山谷》很难在现有小说写作标准内被轻易对标,是一本充满光亮的“爱之书”,也是一本对各种主流观念提出疑义的“叛逆之书”。小说除了关系与爱的思索,核心内容是写人如何去发掘自心、本性。
艺术手法
人物形象
庆山的前期创作深受
杜拉斯的影响。从《告别薇安》到《二三事》,她笔下人物的生活习性、趣味、行为方式、思想特点以及遭遇千篇一律,甚至在人名的使用上也是雷同重复的——男人只有林,女人只有安、蓝、乔这几个名字。在一些细节描写方面,庆山喜欢用重复的意象和比喻,将受伤的女人比喻成伤口,或是把女人比作阴影中盛开的清香花朵。她还喜欢用重复的意象来描绘一个人,男性穿着木扣子棉衬衣,女性穿着棉布裙子和球鞋,同时还有把栀子花插在头发上这样的句子。这些比喻和细腻的描写,都让小说非常具有画面感。
《莲花》中的人物都具有内在的复杂性,随着时势的变迁而变幻,在空间上相互交错,在时间上相互重叠,在心路历程上呈现出相互缠绕、相互补充的杜拉斯式的格局。在小说的叙述中,具有自传色彩的叙事者与主人公合为一体,其人称经常在我、她、他之间转换。这种将叙事主体劈裂为多个人的做法,反映了主体人格的内在冲突,也反映了作者的创作转型。
叙述表现
《告别薇安》中,庆山采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来强力表现人物对现实的孤独感、无能为力。《下坠》中一个一个的镜头,一个个相关不大的独立片段,强烈地表现对死亡的超脱。《生命是幻觉》中,令人紧张的窒息,是表现主义手法最好的运用,一幕幕似真还假的影像,在时光里排序穿梭而过。
到了《春宴》,两条主要叙事线索中有许多人名与地名的交叉重复。作为小说一种中心立意的表达,这样的设计凸显的是隐含作者在文本中浮现的形象,使读者强烈地感觉到其想要吐露的是不同人命运的“殊途同归”的心声。这种叙事的细节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为理解隐含作者的真实表达起了很大的作用。
庆山的写作一直与旅行有着密切相关。庆昭和善生在《莲花》里一起踏上通往墨脱的旅程,庆长在《春宴》里去看望一座横跨峡谷即将消失的木制古桥。《夏摩山谷》依然从旅行开始,穿梭在不丹、喜马拉雅、加尔各答等真实的地方和夏摩山谷等虚幻的地方。在这些真实地理坐标的旅行之外,小说还呈现了在更广阔时空概念里进行的“旅行”,一种基于生命、死亡,一次次不断明灭的更为漫长的“旅行”。作者揉碎了时间与空间,打破了真实与虚幻,通过旅行来探寻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性。小说里的场景转换、信件往来、人物交替登场,打破一般的线性叙述,构造了一种立体的叙述模式,采用了套中套故事的书写模式,由一本偶然获得之书铺陈出另一个故事,为了一本书的情结不断旅行。
获奖记录
人物评价
庆山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是一个执着的探险者,执意地探索着诸如:个人意志、心灵疆域、情爱与生命的谜题。她顺着自己心的方向,有时候走到了时代前面,有时候又逆向到时代后方。(新华网评)
她的写作曾影响一代文学写作者的审美经验,从“穿棉麻长裙,手戴骨镯,脚踩帆布鞋,一头海藻般的长发”的新世代文艺女青年的形象,到书写双生花之间私语情感。可以说,庆山的书写解放了一代人对待青春期的欲望。(新浪读书评)
庆山也许是最文如其人的一个写作者,她和她笔下的人物都离现实的人烟很远,然而她又非常抗拒读者和公众将她的写作和生活对应起来。(《外滩画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