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鲁勃廖夫
俄罗斯东正教圣像和壁画画家
安德烈·鲁勃廖夫,本名不详,中世纪俄罗斯东正教圣像和壁画画家 。安德烈·鲁勃廖夫是其成年时受洗成为修道士的教名,生活在蒙古鞑靼人对俄罗斯统治的后期(Период Золотой Орды татаро-монголов)。受训于莫斯科近郊的圣谢尔吉·拉多涅日斯基修道院(Троица-Сергиевый монастырь)。
人物
安德烈·鲁勃廖夫(Andrey Roublyov ,俄文: Андрей Рублёв ) ( c.1360或1370至1427年或1430年1月29日 )被认为是中世纪最伟大的俄罗斯东正教圣像和壁画画家 。
很少有了解他的生平。现在还不知道他出生的地方。安德烈·鲁勃廖夫可能住在莫斯科附近的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此时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已去世,拉多涅日的尼孔·拉多涅日斯基成为修道院院长(1392)。 从史书中,我们了解到,他在1370-1390年期间曾在莫斯科画派的画家团中学习和工作过。
第一次关于鲁勃廖夫的记载是在1405年。他与希腊的狄奥法内斯(Theophanes)和戈罗杰茨(今卡西莫夫)的费奥凡·格列克和普罗霍尔(Prokhor)合作为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的报喜大教堂装饰圣像和壁画。他的名字在画家名单的最后,因为他神职最低(只是个普通修士),年龄最小。在修道院中,他潜心钻研了同时代进步思想家,如修道院创始人谢尔盖及其弟子的哲学著作,并有机会与他们直接交流。狄奥法内斯是一个移居到俄罗斯重要的拜占庭画家,被认为是影响、教育鲁勃廖夫的老师。
他与好友及一直的合作伙伴丹尼尔·乔尔内一道,在1408年为弗拉基米尔的圣母安息教堂绘过圣像和壁画。当时最珍贵的作品,包括3幅祷告圣像画以及1幅节日游行专用圣像画,被收藏在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中。教堂西墙上以“可怕庭审”为主题的图案,气势恢宏,部分壁画得以保存至今。
安德烈·鲁布廖夫流传至今的节日游行圣像画共7幅:“报喜”、“洗礼”、“耶稣诞生”、“奉献节”、“主易圣容”、“乞丐复活”、“进入耶路撒冷”。与其他画师的作品相比,鲁布廖夫的作品笔法绵软、构图和谐。在描绘福音场面时,他加入了个人的特殊理解,赋予了画作灵性和人性的温暖。
据推测,祷告仪式圣像画都是由鲁布廖夫统一构思并在学生帮助下完成的。圣徒形象都是一群睿智长者、心平气和、品德高尚。其中以耶酥、先知圣约翰、圣保罗的形象最为丰满。显然,他们是鲁布廖夫亲自完成的。而节日游行圣像画中,他只创作了一幅——“升天”。由此看来,鲁布廖夫在这—时期创作的圣像画,是对东正教拜占庭“弗拉基米尔圣母”形象进行的自由式模仿。圣母怀抱圣婴,色调柔和,娴静纤美,流露出母性的光辉,她因为预感到爱子命运多舛而心生哀愁。
1918年,兹韦尼哥罗德发现了三幅祷告仪式圣像:“救主”、“天使长米哈伊尔”和“圣徒保罗”,估计是鲁布廖夫在15世纪10年年代的作品,尤其出色的是“兹韦尼哥罗德救主”。据推测,画家参与了兹韦尼哥罗德郊外萨维诺一斯托罗热夫斯基修道院基督诞生教堂的装饰工作。留传至今的少量圣堂壁画很有鲁布廖夫的风格。
1424-1427年期间,鲁布廖夫应修道院院长尼孔的邀清,与丹尼尔·乔尔内以及若干不知名的助手一道,在谢尔盖圣三一修道院的圣三一教堂工作。他是教堂彩绘及圣像壁工程的负责人。教堂壁画已经无迹可寻,只留下来3层高的圣像壁。
在此期间,鲁布廖夫创作了三位一体圣像,它堪称十五世纪世界绘画艺术的瑰宝。这一圣像是鲁布廖夫为纪念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而创作的。在库利科夫战役期间.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从精神上鼓舞了俄罗斯人民的士气。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内讧得以避免,俄罗斯大公们同仇敌忾,抗击鞑靼军队。这幅圣像画珍藏在1411年建成的圣三一教堂中。
唯一被完全鉴定的画作是他的圣像《三位一体》 (1410—1410),目前在莫斯科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这是根据早先被称为《好客的亚伯拉罕》(说明创世记的圣像)创作的。 鲁勃廖夫在画面中去掉亚伯拉罕和莎拉的形像,并通过使用一种微妙的组成和变化的象征意义的主题集中于神秘的三位一体。两个传统在鲁勃廖夫的艺术里相结合:最高的禁欲主义和经典的和谐拜占庭奇异的特点,他的画总是和平与平静。此后一段时期,他的艺术来被视为理想的教堂绘画和东正教意象 。
在丹尼尔死后,安德烈来到莫斯科安德罗尼科夫修道院,1428年以前,他—直在完成自己的最后作品一一救主教堂的彩绘工作(如今只保留下很少部分)。1430年1月19日(这个日期仍然值得怀疑),他在安德罗尼科夫修道院与世长辞。
古俄罗斯的杰出画师,包括季奥尼西,都深受鲁布廖夫作品的影响。 在1551年召开的百条宗教会议上,鲁布廖夫的圣像画被定为典范。 自17世纪起,鲁布廖夫在地方上被当作圣者崇拜。如今,他已正式成为全俄罗斯的圣徒,俄罗斯东正教会于1988年宣布他为圣徒,每年1月29日和7月4(17)日,教会都会纪念他。
1959年,安德罗尼科夫修道院开设了安德烈·鲁布廖夫纪念馆,展出与画家同时代的艺术品。
20世纪,为修复鲁布廖夫作品、考证其艺术生平,人们做了大量工作。也因而形成了极具浪漫色彩的“鲁布廖夫神话”。人们从弥漫着匿名、禁欲、超个人主义之风的中世纪创作中,挖掘出这位具有英雄主意义色彩的画家。
这一神话最完美的体现是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66年拍摄的电影——《安德烈·鲁勃廖夫》,以安德烈·鲁勃廖夫为原型展现了这位艺术家的一生。影片中,当年历史的极端严酷与画家形象的温和形成厂强烈的反差。这表明他是“世界历史人物”和“基督教作为公理在俄罗斯历史上一个动荡时期的历史特征”。
1998年安妮·赖斯的恐怖小说《吸血鬼阿尔芒》写了一名出生在俄罗斯的名叫安德烈年轻男子(他的姓氏没有透露)。这个故事中的“安德烈”本人是一个著名的圣像画家,他与历史上的鲁勃廖夫相似。
电影信息
基本信息
【译 名】 安德烈·鲁勃廖夫【片 名】 Andrey Rublyov
【年 代】 1966
【国 家】 前苏联
【类 别】 历史/传记/剧情/战争
【语 言】 俄语 / 意大利语 / 鞑靼语
【片 长】 Soviet Union: 165 分钟(re-edited version) / Soviet Union: 186 分钟(re-edited version) / UK: 183 分钟(2004 re-release) / 205 分钟(original length) / UK: 145 分钟(UK version) / Russia: 183 分钟(Blu-ray)
【色 彩】 黑白
【导 演】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 Andrei Tarkovsky
【编 剧】 Andrei Konchalovsky /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
【摄 影】 瓦·尤索夫
【主 演】 Anatoli Solonitsyn / Ivan Lapikov / Nikolai Grinko / Nikolai Sergeyev / Irma Raush / Nikolay Burlyaev
剧情简介
15世纪初,鞑靼人的铁蹄践踏着大公割据的俄罗斯大地,黎民百姓在大公的暴政下水深火热,圣像画家安德烈·鲁勃廖夫就生活在这样的年代。在大公的邀请下,鲁勃廖夫前往莫斯科为教堂作画。但在创作的过程中,鲁勃廖夫却对圣像内容产生了巨大的质疑,这种矛盾的心态使他联想到现今俄罗斯民众经受的磨难与自己为贵族服务的事实,最终,他毅然离开教堂回到了原先的修道院。
不久,鲁勃廖夫被迫再度回到莫斯科进行圣像创作,但这次他却亲临了所有俄罗斯人的苦难。大公的弟弟勾结鞑靼人篡位谋反,弗拉基米尔城的居民被无辜残杀,教堂在战火中摧毁,画家的眼中全是地狱的景象……鲁勃廖夫再次陷入艺术与现实反差的困境,他又回到安德洛尼科夫修道院,将自己完全封闭,拒绝继续作画。
经过多年的反抗征战,鞑靼人的军队终于被赶出俄罗斯的大地。1423年,大公第三次邀请鲁勃廖夫到莫斯科作画,在一个铸钟少年的感染下,鲁勃廖夫最终完成了《三位一体》的传世名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02 17:00
目录
概述
人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