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农大学,存续时间为1968年9月至1972年12月。
办学历史
1968年9月11日,经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皖南大学更名为安徽工农大学。安徽工农大学革命委员会成立,当日起启用安徽工农大学革命委员会印章。
1968年12月16日至12月19日,安徽工农大学革命师生员工在工宣队、军宣队的领导下徒步行军到泾县黄田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68年12月,安徽工农大学附中、附小划给芜湖市领导。
1969年5月27日,中国共产党安徽工农大学革命委员会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1969年9月,安徽省革委会同意增补吕敬芳为校革委会副主任。
1969年12月30日,根据安徽省革会核心领导小组关于高等院校撤并工作的决定,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工农大学并校领导小组成立。
1970年4月22日,经安徽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研究,同意由杨锦华(军代表)、卢贤杰、张维鑫、史守法、李卫义、吕敬芳、李玉等七同志组成中共安徽工农大学核心领导小组,并由杨锦华任组长、卢贤杰任副组长。安徽省革委会同意原安徽工农大学、合肥师范学院合并后,成立安徽工农大学革命委员会,由杨锦华为革委会主任,卢贤杰、张维鑫、史守法、李卫义、吕敬芳、张动民8人(缺革命领导干部1人、群众代表1人)为副主任。
1970年2月至7月,合肥师范学院并入安徽工农大学的迁移工作开始——结束。
1970年9月8日,安徽工农大学保密委员会成立。
1970年12月14日至12月19日,中共安徽工农大学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
1970年12月24日,中共安徽省革委会核心小组同意杨锦华同志任中共安徽工农大学委员会书记,孙传文、张维鑫、李卫义任副书记。
1971年2月18日,安徽工农大学请示省革委会,要求将校名改为安徽师范大学。
1971年4月3日,安徽省革委会第76次办公会议研究决定,同意芜湖光学仪器厂迁出安徽工农大学,另行建厂。
1971年5月17日,安徽省革委会政治工作批准吴珍珍、孙绍水、蒋初海、江家华、刘忠德5位同志为校革委会委员。
1971年6月4日,中共安徽省常委会批准田耀光、吴静轩、宣鲁生、周道宝、李长青、张玉珍6位同志为校革委会常委。
1972年1月11日,安徽省委颁布中国共产党安徽工农大学委员会新印章启用,原自制旧印章作废。
1972年9月16日,安徽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张俊杰任安徽工农大学革委会副主任。
1972年12月15日,经安徽省革委会批准,安徽工农大学改名为
安徽师范大学。
办学条件
1968年10月学校教职工1300多人到泾县黄田山区搞“斗、批、改”,部分教师干部下放到宣城和广德县,大多数校舍被占,校园处于荒废状态。
1970年校园的一个重大损失是,1956年建设的重要建筑之一,巴甫洛夫实验室,又称条件反射实验室,于1970年2月9日晚十点多钟起火焚烧,整体建筑化为灰烬。该建筑是一幢共有八间的砖木、水泥结构的平房,159平方米,造价近2万元。
学校现存的“安徽工农大学平面图”(绘图时间大约在1970-1971年),图18是根据该图绘制的, 原图中以“公×”编号为公用建筑,包括教学用房,礼堂和学生食堂等,图18中以粉红色表示;以“东×”,“中×”,“山×”,“西×”和“凤×”等分别表示位于路东,路中、路西、山上和凤凰山的宿舍,图18中用不同的颜色表示。
其中1967-1971年间所建的房屋的面积和建筑面积参考下面的图19的原图。图18显示,校园内共有各类房屋184幢,标号为公35的为山上水库(池)未计算在内,总建筑面积90749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9幢,建筑面积11280平方米(包括1967年7月失火焚毁的第六号楼),公用建筑(教学,实验室,图书馆,行政办公,食堂和公卫)有61幢,建筑面积48541平方米;教工宿舍116幢,建筑面积30928平方米(东39幢,建筑面积7819平方米;中15幢,建筑面积2680平方米,西25幢,建筑面积9895平方米; 山10幢,建筑面积2768平方米,凤25幢,建筑面积7766平方米)。表中备注栏标有“未标”表示图中未标出编号。
所列房屋中东35-38为临时草房,其它均为平瓦房,没有大中型建筑。由此可见这期间学校的基本建设处于几乎停滞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