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文忠
晚清天津籍新疆巨商
安文忠(1852-1942),字荩臣,天津杨柳青人,光绪九年,清廷从沙俄手中收复了伊犁。当时伊犁共有九城,安文忠从迪化随金顺将军进入伊犁的绥定,在城内设立了门市部,挂出“文丰泰京货店”的牌子,不久又进入惠远(今属霍城县)、宁远(今伊宁),并在宁远设立总店。
赶大营初起
安文忠是号称新疆津帮第一家”文丰泰的创始人,是杨柳青人到新疆艰苦创业的首倡者。他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战乱、权贵和政要间游刃有余,由一个做苦工的穷孩子,摇身一变成为名满津门的商界巨贾……
安家大院里“唯我知足”地砖血雨腥风创业路都说“得时名易,得史名难”。安文忠,多少年后说起这个名字,人们依然记得,他此生的缤纷便是多少人难以企及的梦了。
安文忠,字荩臣,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他出生在一个船工家中,兄弟四人,他是长子。因为生活所迫,安文忠只读过1年书。 年仅14岁就随父亲当了船工,后来他只身到陕西拉短纤。
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在保定向各地征用大船,召雇船工,当地人没有一个愿意应召的,只有安文忠听说工钱高,欣然应募。
在随军的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一路上无论走到哪里各种日用商品都很匮乏,如果跟随部队做生意,肯定能赚大钱。
于是安文忠便买了一副筐篓,购置了小件日用品,跟着部队做起了生意。那便是“赶大营”的初级阶段,也是最为惊险和艰难的阶段。
安文忠吃尽了苦头,据说那时战事激烈,做买卖担着很大的风险,饥寒交迫和病痛都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走二十几个村庄都看不见一个人。
有一次,安文忠和两个伙伴担着货物赶路,一路上横七竖八尽是尸体。大家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在冷风中随便找了个地方歇脚。
刚坐下来,便见不远处有片亮汪汪的地方,渴极了的众人以为是水,都去喝了几口,累过头的人们没有一个人发现这“水”有什么不对劲的。
一觉醒来,就着蒙蒙亮的天色才发现,前一天夜里,他们喝的竟然是一洼血。就是在这样的境地下,短短3年工夫,安文忠几乎是用生命赚到了300两银子。
同治十年,安文忠风风光光地回到了杨柳青。一时间他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谁都知道,安文忠挣到了“大钱”。
老练发迹史
同治十二年,安文忠与人合伙贩粮食,由于在海上遇到风浪船翻货损,赔光了本钱。万般无奈的安文忠只好再次肩挑小篓,跟着征讨阿古柏的左宗棠大军进疆。这一次,正式拉开了杨柳青人赶大营的序幕。
进疆的部队为防止混入奸细,对志愿随营经商的商人都要登记在册,规定登记者进疆后不许探听军情,不许贩卖鸦片,不许聚赌窝娼等等。
当时的新疆人烟稀少,所以士兵就是有钱也买不到生活用品。安文忠将手中的银子购买了茶叶、烟叶、辣椒、糖果及针线、手巾、布袜等等随部队出了玉门关。
一路肩挑货担,他随军来到了南北疆的重要门户哈密。这里驻扎的军队多,银子也好挣。后来安文忠又随军去了古城子(今奇台)、迪化(今乌鲁木齐)。
经过几年的历练和积蓄,安文忠便和几位老乡在地旷人稀的迪化搭盖了简易住房,在城里的大十字路东南边摆摊设点。生意渐渐红火以后,安文忠扩建了房屋,逐渐成为坐商。
光绪八年(1882年)安文忠再次衣锦还乡。这一回他结了婚,并用白银两千两置办了许多商品,运往新疆销售。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都认为新疆是个好地方。从此,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赶大营的行列中来了。
做人行事走正
光绪九年,清廷从沙俄手中收复了伊犁。当时伊犁共有九城,安文忠从迪化随金顺将军进入伊犁的绥定,在城内设立了门市部,挂出“文丰泰京货店”的牌子,不久又进入惠远(今属霍城县)、宁远(今伊宁),并在宁远设立总店。
经过4年的营运,文丰泰成为宁远首屈一指的大字号,每年都有数千驮货物运到伊犁,后来他的商号又开到额敏、塔城、阿山等地。滚滚而来的财源使文丰泰在数年之间积蓄了雄厚的财力。
经将军署军官马玉昆(其子王子丰在文丰泰当学徒)推荐,安文忠受到伊犁将军长庚接见,命他帮忙打理内地协饷采购,并委以伊犁官钱局总办。
当时伊犁地区制钱短缺,找零不便,各商号自制钱贴在市面流通,金融十分混乱。安文忠便打通关节,在天津大量兑换铜钱运往伊犁,同时收回自制钱帖,使伊犁地区金融秩序大为好转。
此举深得长庚将军赞扬,以功保荐花翎甘肃同知、候选知府。安文忠自知文化根底粗浅,因此只领了个虚衔。
难以想象,没有年轻时代的漂泊,怎么能有后来的安文忠,漂泊让他学到了处世和生存的种种技巧,把他磨练得更加适应于复杂的社会。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他沉着老练、应付自如。
安文忠使天津商帮的杨柳青人不仅在迪化落下了脚,又在伊犁开辟了新的商机。他经商的座右铭是“进口不进一两毒品,出口不出一件国宝”。安文忠不仅生意做得好,人做得更好,这就是所谓的“生财有大道”。
宣统元年(1909年)安文忠见时局不稳,就将全部经营交给三弟安文玺,自己回到天津另想新的生财之道。
他和天津金融界巨头郭巨卿、金品三、张云峰等人组织成立了洽源银号,定股金为10万元,并在农工商部注册。银号放款严格,存款不担风险,因此社会上有“铁桶银号”的称谓。
唯吾知足享年
1928年,全家从杨柳青镇迁往天津市区,寓所是一座3层英式小洋楼,这所洋楼是它的前一个主人、一名英国建筑设计师亲自设计的。
1942年这个新疆津帮的领军人物在天津寓所病逝,享年91岁。据载安文忠的丧事十分隆重,送殡队伍堵塞了其居所附近的北安桥。
安家大院有3个院落,大院中每幢房子内外所镶置的精美木雕、落地隔扇门窗多达近百种,风格各异、装饰华丽,使参观者叹为观止。
这座大院从外延到内涵都散发着高品位文化气息,如同一座博物馆。院内醒目处则是巨幅木雕楹联,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天津历史文化的底蕴。
大院内各房间的陈设也独具特色,有别具一格的中西式家具,也有陈列着数百件精美名人折扇的展室,更有意思的是还有各式煤油灯和墨水瓶展示等等,所有的这些展品充满生活和历史文化的气息。
安家大院主体建筑的细部处理、庭院装饰的每个细节都注意了文化的内涵,如前院的“唯吾知足”地砖、中院的“福寿”石屏、后院的百年紫藤架以及所有的院墙装饰等等,还专门辟有介绍安文忠生平及赶大营史料的展室。安文忠和杨柳青人赶大营的历史,将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8:10
目录
概述
赶大营初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