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智贸是全球第一个全面落实
世界海关组织《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的示范性项目。其内涵就是实现多个地区、多个国家之间海关货物通关时能一次通关,一次报验,而不需经过不同国家、不同海关多次报关、多次通验,并且对每个集装箱及箱内货物进行全程监控,建立安全便利
智能化的国际贸易运输链。
安智贸,全称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是通过中、欧海关以及海关与企业间合作,为实现对海运集装箱及箱内货物的全程监控,建立安全、便利、智能化的国际贸易运输链而实施的一个试点计划。
此次首批“安智贸”项下货物全部为“重庆造”笔记本电脑,运输路线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深圳盐田港——荷兰鹿特丹,通过渝深铁海联运国际大通道线路出口,共计3个集装箱,3168台笔记本电脑,货值108.3万美元。
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安智贸”正式启动,将为重庆和西部企业搭建起一条欧洲贸易的绿色通道,进入此项目的企业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快速通关,并免去很多手续。加入“安智贸”试点的企业将获得三大便利:一是提前报关,优先审单,优先办理货物查验和放行手续;二是降低进出口货物的查验率,并共同认可任何一方的查验结果,避免重复查验,缩短货物滞港时间;三是恐怖事件引起贸易链中断或当局加强港口管制情况时,最大限度地保证参与企业货物的快速通关。
完善亚欧之间供应链安全和便利的规则,建立安全便利的智能化国际贸易运输链。关注货运集装箱及箱内货物在贸易运输链全过程中的安全,实现对物流的全程监控,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正常货物的通关效率,降低企业的通关成本。
2005年6月,
世界海关组织(WCO)第105/106次理事会年会通过了《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一揽子文件。《标准框架》的内容涉及海关的全面业务和全方位的改革方向,描述和规划了现代海关发展的模式和蓝图,代表海关未来的发展方向。截至2009年10月22日,包括中国海关在内的158个成员海关正式表达了实施《标准框架》的意向。《标准框架》通过后,源于对“9.11”发生后世界反恐形势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深远影响,安全与便利成为两大主题的考虑,2006年,欧盟提出了与中国海关合作实施中欧安全智能贸易航线试点计划。
“安智贸”项目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全面实施世界海关组织WCO《全球贸易安全与便利标准框架》的国际合作项目,是双方海关最具实质意义的重大合作项目,也是欧方首次与非欧盟国家在该领域开展的合作,其不仅能够保障供应链安全、便利双边贸易,而且有助于深化中欧双边关系。
指导小组负责协调、监督和指导试点计划的开展。工作组负责向指导小组报告试点计划的进展情况,其他相关方及专家经参与海关和欧盟委员会的一致同意,可于适当时候被邀请加入工作组,或代表工作组执行一些特别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