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李村属于山西省
临汾市襄汾县,襄汾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总面积1034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348个行政村,50万人口,90万亩耕地,是临汾市的平川大县。
企事业单位:安李铁矿,陶寺安李虎虎选矿厂,陶寺兴安选矿厂,陶寺同安选矿厂,陶寺李立选矿厂.
农业条件较好,是老牌的国家级粮棉基地县,素有“金
襄陵、银太平”的美誉。襄汾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人类起源、国家起源、黄河文化起源都在这里有重要物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华夏文明的根祖之地。驰名中外的“
丁村人”十万年前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被誉为华夏先祖的尧帝五千年前在这里建国立都,兴业安邦。春秋时县境属晋,战国时属魏;汉初,襄陵、汾城两县各建县治。襄陵因晋襄公陵墓而得名,汾城汉时称
临汾,后相继称太平、汾城。1954年由襄陵、汾城两县合并为
襄汾县。襄汾文化灿烂,烁古耀今。这块宝地集黄河根祖文化、古晋国文化、旧石器文化、龙山文化于一身,底蕴丰厚。境内文物保护单位多达282处,有享誉世界的“丁村”遗址、被称为中国民居古建筑活体标本的丁村明清民居建筑群、把中华文明向前推移了一千多年的陶寺遗址和晋襄公成就霸业的古晋国遗址等。襄汾民间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精品荟萃。范村剪纸栩栩如生,南辛店家戏代代相传,邓庄锣鼓威风八面,令伯转身鼓趣味盎然,曾荣获中国民间艺术节金奖的杂技——天塔狮舞,列入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襄汾民风淳厚,英才辈出,人勤劳睿智,勇敢正义。“尧王选贤禅让”、“巢父洗耳”、“张良除恶”、“介子推割股奉君”、“尉迟敬德跑马开渠”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襄汾儿女。春秋五霸之一的晋襄公,一代名将赵盾,汉朝开国重臣张良,《赵氏孤儿》的主角程婴、公孙杵臼,战国名将李牧,汉代同朝为官、传为美谈的贾逵、贾充父子,
元曲四大家之首郑光祖,名画家朱好古,清朝名士卢秉纯等,都是流芳千古的一代俊杰。到了现代,许多优秀的襄汾儿女遍布华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任建新,著名书法家卫俊秀,民间文学大师贾芝,戏曲梅花奖获得者任根心、许爱英,都是襄汾人杰出的代表。襄汾交通便捷,物阜粮丰。
南同蒲铁路、汾河、大运高速公路纵贯全境,霍侯、临夏线等国、省道与县、乡公路衔接交织,交通密布,四通八达;襄汾盛产小麦、玉米、红薯、谷子、大豆等作物,传统名产有襄陵莲藕、汾城米醋、邓庄麻纸、官滩红枣等;有储量颇丰的煤、铁、金、银、石膏等矿产资源和丰富的水利资源,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这是一块古老而文明的土地,一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进入新世纪以来,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排难而进,务实干事,创新争先,经济连年大幅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开辟了一片发展的新天地。陶寺乡安李村共2835口人,全村总面积66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达5700余亩。
2009年安李村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种植小麦、玉米、谷类、蔬菜、中药材等粮食及
经济作物,以选矿加工、运输矿品和养殖猪、鸡、羊为辅,增加农民收入。
安李村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硬化通村道路和主要街道40000余平方米,环村宽林带和村内街道全部绿化,建成高标准文体休闲广场一个,连锁农家超市2家,文化活动室1家,为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8年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绿化主街道,亮化、美化村两旁建设防护台阶,修建花池,继续铺设水泥路面30000平方米,修建村西门路一个,发展牵头养猪厂一个,扩大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作为塔山脚下的一个久远村落的安李村,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唐代,据说安李村原名李隋唐时期李世民带兵打仗至此 ,至于具体的历史情景,我只是听祖父说的,李世民很喜欢这个民风淳朴,宜居一人的地方 ,所以离开李村之前讲“安”字赐予李村百姓 ,希望李村百姓平安祥和安康。这个传说流传很广,我有佐证;我 虽为祖籍安李村民,但我并非李姓家族,我姓史。祖父讲安李村的史姓一族原是生活在襄汾县史家庄村 ,是我祖父的父辈某些原因比如连年旱灾引起食不果腹之类的原因才迁至此,就是看中了安李这一块风水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