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特卫普大屠杀
八十年战争中的一次惨案
荷兰独立战争期间西班牙人攻占并动掠安特卫普的事件,又名“西班牙狂暴”。驻守安特卫普的西班牙军队指挥官阿维拉的桑丘由于运送的军饷被英格兰王国劫夺导致西军欠饷,1576年11月4日,桑乔·达维拉率领5600名西班牙军队进攻安特卫普(今比利时安特卫普省省会)。该城守备部队上万人,其中6000人为瓦隆人。他们几乎未作抵抗便缴械投降,保卫安特卫普的奥托伯爵战死。然而,西军入城后却四处抢劫并屠杀居民,许多瓦隆人也加入了洗劫,据说有7000-8000人被杀。
事件背景
尼德兰西班牙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要从“美男子”费利佩一世(1478-1506)说起。腓力一世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之子,出生于尼德兰城市布鲁日(今属比利时),本人则继承了佛兰德伯爵勃艮第伯爵的头衔和领地。1496年,他与卡斯蒂利亚女王伊莎贝拉一世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二世的女儿胡安娜结婚。胡安娜对费利佩相当痴情,嫉妒心很强,婚后发现费利佩不忠,大受刺激,精神失常,人称“疯女胡安娜”。尽管如此,费利佩一世依旧通过本次联姻,为自己的后代获取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权。
1516年,费利佩一世与胡安娜的长子查理继承了西班牙王位,西班牙人卡洛斯一世,稍后他又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帝位,即查理五世,此外,他还在意大利拥有许多领地,并继续保有尼德兰。实际上,查理五世出生于尼德兰的根特,并在当地接受教育,尼德兰算得上他的故乡。查理五世在位时期,以西班牙为统治核心,积极对外扩张,打造了一个哈布斯堡王朝的“日不落帝国”。他对待尼德兰尚算宽容。然而,查理五世之子腓力二世继承西班牙与尼德兰后(神圣罗马帝国由查理五世之弟斐迪南一世继承),由于常年对外征战,财政紧张,不得不对工商业发达的尼德兰课以重税。此外,腓力二世是个狂热的天主教徒,对尼德兰的新教徒采取歧视、打压政策。这就越来越激起尼德兰人的不满。终于,进入1560年代,尼德兰人的不满转化为了公开的起义。当然,在西班牙帝国眼中,这是不折不扣的叛乱。
1567年,腓力二世任命西班牙名将第三代阿尔瓦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为尼德兰总督。后者采取铁腕严厉镇压尼德兰人的反抗运动,成立了“特别法庭”大肆搜捕处决尼德兰异己分子。这反而激起了更大的矛盾。尼德兰人在奥兰治亲王威廉一世(Willem I,1533-1584,后被尊为荷兰国父)领导下组成“乞军”与西班牙军队周旋,声势日渐壮大。阿尔瓦公爵的残酷政策并未奏效,于1573年被召回。
17世纪的西班牙可谓如日中天,不仅海军号称拥有无敌舰队,其陆军在西欧也首屈一指,西班牙陆军的精锐即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阵”(Tercio)。此方阵创造性地将长矛兵、火枪兵、骑兵、炮兵有机混编,并且士兵为职业常备军而非征召兵或雇佣兵,训练有素,战力强悍,为西班牙帝国立下了赫赫战功。尼德兰起义军自称“丐军”,正面对抗不是西班牙大方阵的对手,但他们熟悉地形,拥有民意支持,神出鬼没,常常以游击战的形式骚扰西班牙驻尼德兰军队,也令后者焦头烂额。西班牙政府及军队都存在用更加严酷的手段镇压起义者的倾向。这为后来的惨祸埋下了伏笔。
当今的安特卫普,是比利时王国第二大城市,重要贸易港,世界三大钻石加工中心之一。然而在文艺复兴时代,安特卫普的地位甚至高于现代,可谓当之无愧的尼德兰明珠。
15世纪末,尼德兰贸易中心从布鲁日转移至安特卫普。16世纪,安特卫普成为欧洲糖业中心,大量西班牙美洲殖民地的粗糖送至安特卫普精炼,再转卖欧洲各地。它也是葡萄牙销售其胡椒、肉桂等香料的重要贸易港。此外,英国、意大利的纺织品,德意志法国、西班牙的葡萄酒、法国的食盐、波罗的海地区的小麦,也纷纷在此转口贸易。每天有数百艘商船进港。工业、金融业也随之蓬勃起来。在安特卫普最鼎盛的时期,它为西班牙王室贡献的税收竟然是其美洲殖民地的七倍。
正由于安特卫普对西班牙帝国的重要性,尼德兰总督阿尔瓦公爵费尔南多·阿尔瓦雷斯·德·托莱多面临乱局,以重金聘请意大利工程师在城市一角修筑了一座坚固的要塞,即安特卫普城塞(Antwerp Citadel)。1572年,要塞完工启用。它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城防工事。
腓力二世拥有西欧最精锐的西班牙大方阵,然而这支常备军需要巨额的军饷。西班牙帝国虽坐拥广袤国土,尤其是美洲殖民地盛产黄金白银,但腓力二世为争夺欧洲霸权连年用兵,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均为劲敌,军费开支浩大,西班牙国家财政竟多次宣布破产。
经过
1575年,尼德兰战争如火如荼之际,腓力二世再度宣布国家破产,债务违约。由于信用大幅下降,西欧主要银行纷纷拒绝为腓力二世开通汇票服务。于是尼德兰政府军的军费就不同借助“银行转账”这种快捷安全的方式兑现了。众所周知,尼德兰与西班牙本土并不接壤,中间横亘着西班牙的老对手法国。于是西班牙政府不得不采用舰队运送高达40万弗罗林(一种欧洲金币)的军费前往尼德兰。不幸的是,舰队途中遭遇了风暴,被迫来到英格兰港口避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作为新教君主,支持尼德兰新教徒起义,顺理成章地扣押了这笔送上门来的西班牙巨款。如此一来,1576年的西班牙驻尼德兰政府军便面临了极其严重的欠饷。
西班牙高层为了杀一儆百,此前的确出现过故意劫掠屠城的情况,例如1572年在阿尔瓦公爵授意下洗劫梅赫伦。但安特卫普的惨祸却并非西班牙政府高层指示,毕竟,这颗尼德兰明珠对帝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特卫普新建堡垒驻扎了一支精锐西班牙政府军,其领袖为阿维拉的桑丘(Sancho d'Avila,1523-1583)。他与部下已经饱受拖欠军饷之苦,加之长期高负荷的平叛作战,士气低落,满怀怨气。而安特卫普作为西欧最富庶的城市,不啻于一座金山。桑丘及其政府军原本是派来保卫安特卫普的,在1576年冬却起了监守自盗的邪念。
不过,安特卫普并非只有桑丘一支武装。城内还有另外一股德意志雇佣军,由奥托伯爵率领。为了兵不刃血洗劫安特卫普补充军饷,最初阿维拉的桑丘试图说服奥托交出整个安特卫普,双方瓜分城内财富。出乎意料的是,奥托并未利欲熏心,反而向安特卫普市长预警。市长大惊失色,仓促与伯爵商议,加强城防,动员民兵,此外,还邀请阿弗尔侯爵查理·菲利普率领6000瓦隆人军队入城增援。查理·菲利普在尼德兰颇有名望,并且查理五世皇帝还是他的教父。按照常理,即便看在侯爵颜面上,安特卫普也足以转危为安了。然而,善良的安特卫普人显然低估了西班牙军的凶悍亡命程度。
援军的到来不仅没有令桑丘偃旗息鼓,反而激起了他和部下的怒火。西班牙人也开始“调兵遣将”——召集临近各尼德兰城市的驻军。这批驻军同样饱尝欠饷之苦,听闻有机会打劫富甲欧洲的安特卫普,无不跃跃欲试,士气空前高涨。
11月4日,西班牙军开始攻城。他们原本就属于精锐部队,加之为了获取拖欠的薪水,如同猛虎下山,一鼓作气,很快就粉碎了上万守军的抵抗。瓦隆人首先崩溃,他们甚至反戈一击,加入了对城市的洗劫。民兵和德意志雇佣军还试图继续抵抗,但大势已去。奥托伯爵在撤退途中淹死在斯海尔德河里。守军失去了统帅,土崩瓦解。
因为英国纺织商人同样因屠杀而胆寒,他们不敢继续与如此危险的城市贸易,转而寻找其他替代贸易港……1576年的屠城之后,虽然安特卫普也得到了重建,但它的财富、声望、信誉以及文化中心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因为安特卫普的蒙难,客观上竟然给阿姆斯特丹的崛起创造了条件。进入17世纪后,尼德兰的明珠,便成了荷兰阿姆斯特丹,而非西属尼德兰的安特卫普了。
后续
这件看似因欠饷诱发的惨剧,也深刻改变了尼德兰起义的历史走向。此前还有不少尼德兰省份与城市对西班牙的统治抱有期待或幻想。然而,安特卫普的疮痍令大部分尼德兰人擦亮了眼睛,站到了西班牙的对立面。抵抗军越发坚决,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民意支持。尼德兰人面临西班牙这样的超级大国能够坚持斗争80年之久,并最终让北尼德兰成功独立,安特卫普之劫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这恐怕是当初阿维拉的桑丘始料未及的。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3:55
目录
概述
事件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