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回,字子渊,所以也常叫颜渊,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十三岁入孔门时,孔子聚徒讲学已十三年,孔门弟子
子路等人已小有名气。颜回在弟子中年龄小,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才智较少外露,有人便觉得他有些愚。孔子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发现,颜回根本不愚,而是
天资聪颖。所以孔子说:“回也不愚。”能言善辩的子贡也说:“颜回闻一知十,我却只能闻一知二,我不如颜回。”
颜回既聪敏过人,又虚心好学,所以他深刻地认识到了孔子学说的精深博大,他与孔子的感情也超过了其他弟子。孔子对他给予独特的信任和爱护,颜渊死后,孔子痛哭失声,哀叹着说:“唉!这是老天要灭我,老天要灭我啊!”而颜渊生前也一直对老师表现出无比的理解、尊敬和爱戴。当年
少正卯和
孔子争夺弟子时,“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只有颜渊从未离开孔门半步,所以后人说:“颜渊独知孔子圣也。”
春秋末期的鲁国,由于内乱不断,旧日的贵族世家大都衰落。颜氏本属鲁国贵族,但到了
颜路、颜回父子时,只有贵族的空头衔,其家产甚至难以维持生计,所以只能节衣缩食、身居陋巷。但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颜回仍然安于清贫,以追求圣贤之道为乐,孔子称赞他说:“颜回真是圣贤啊!一竹筒饭,一瓜瓢水,身居陋巷。别人简直忍受不了这种煎熬,颜回他却能不改变自己的追求。”
安贫乐道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条正心修身之路。安贫不是目的,乐道才是关键。人一旦把心思都用在追逐钱财上,就会心生杂念,不可能一心向道。而且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多,也会滋长更多的私心和欲望,这更是对求道的干扰。作为一种正心修身的方法,安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修炼心智;乐道则有助于我们坚定理想和信念。安贫乐道表达的是人贫而心不穷,便不是真正的贫穷。一个人物质上贫穷并不可怕,但一定不要使自己的心理贫穷,心理贫穷才是真正的可悲。安贫乐道的人也并非没有精神内涵,不思进取,而是深谙快乐生活之道的人,这样的人往往脱离生活的羁绊,活出人生的豁达,贫穷便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富有。相反,如果一个人精神上贫穷,说明生活已失去了意义和动力。这样的人即使家财万贯,也不会有快乐的生活。
南朝宋·
范晔《
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唐·
房玄龄等《
晋书·刘兆传》:“安贫乐道,潜心著述,不出门庭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