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采茶戏是由起源安远九龙山的采茶歌舞《
茶篮灯》发展而来。早在明朝,安远九龙山所产之茶“香清色碧而味厚”,声誉远扬,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安远九龙山是当时江南主要茶区之一,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热情好客的
茶农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
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不断充实提高,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
三角班”,它是九龙山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三角班”从山上到山下,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成为今日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九龙山采茶戏。
几百年来,勤劳的
客家人生动地用劳动的语言演变成了如今欢快、明丽、优美、独特的九龙山采茶戏。采茶戏因茶而生、因茶而歌、因茶而戏,九龙山采茶戏的诞生在客家人当中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