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镇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辖镇
安阳镇,隶属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地处郧阳区东南部,东邻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南以汉水为界,西接杨溪铺镇,北与白桑关镇为邻,距郧县城区31千米,区域总面积206.79平方千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阳镇常住人口为10846人。
历史沿革
民国时期,称郧县第二区和龙安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成立安阳区。
1958年9月,改称幸福公社。
1961年,并归杨溪区。
1975年3月,改为建细峪公社。
1984年6月,复归杨溪区。
1987年9月,始建安阳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辖西堰、横山、老虎道、大峪、小细峪、安阳口、李营、小河、二龙山、陈营、寨沟、青龙、居峪、槐树、标湖、前湾、钟家河、余咀、王庄、大柏树、罗河、冷水庙22个行政村;下设117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1年10月31日,安阳镇辖23个行政村:西堰村、居峪村、槐树村、前湾村、余咀村、钟家河村、藨湖村、小细峪村、老虎道村、大峪村、安阳口村、小河村、李营村、陈营村、寨沟村、横山村、二龙山村、冷水庙村、大柏树村、王庄村、罗河村、青龙村、安阳山村,镇人民政府驻西堰村二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安阳镇地处郧阳区东南部,东邻丹江口市习家店镇,南以汉水为界,西接杨溪铺镇,北与白桑关镇为邻,距郧县城区31千米,区域总面积206.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安阳镇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由北向南依次为高山、丘陵、平坝和川谷;境内最高峰大龙山,海拔1079米,最低点丹江口库区淹没线,海拔157米。
气候
安阳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天气变化明显,光照充足,降水集中,夏旱突出,冬少雨雪;多年平均气温14.5℃,极端最低气温-13.5℃(1977年1月30日);极端最高气温42.7℃(1966年7月19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9.2℃;生长期年平均254天;无霜期年平均245天,最长达294天,最短为220天;年平均日照数为1984.1小时,年总辐射量105.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89天(一般2月15日—1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900毫米,最大降雨量1273.6毫米(1964年);最少降水量479.2毫米(1976年)。
水文
安阳镇境内有崌峪、细峪、龙门3条河流,流域面积32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安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干旱、冰雹、暴雨;干旱、洪涝灾害一般为5年一遇,主要发生在3—10月;严重的一次干旱灾害发生在2011年1—5月,造成5.3万亩夏收作物歉收五成,6个行政村缺水严重;严重的一次暴雨灾害发生在1978年8月8—9日,日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冲毁拦河坝360多处,田地6000多亩,库塘8口,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7500多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安阳镇有耕地6.2万亩,人均2.3亩,可利用林地3.5万亩。安阳镇境内主要矿产资源有铁、石灰石等,储量约400亿吨,主要分布在元山、大龙山;有二龙山金矿、元山石棉矿、罗河明矾石矿、老虎道白云石矿、刘家沟采石区等采矿点。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总人口有27384人,其中常住人口4548人,城镇化率16.6%;另有流动人口2990人。总人口中,其中男性14184人,占51.8%;女性13200人,占48.2%;以汉族为主,占99.9%;少数民族有回族,占0.1%。2011年,安阳镇人口出生率13‰,人口死亡率5‰,人口自然增长率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2人。
截至2019年末,安阳镇户籍人口为26962人。
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阳镇常住人口为1084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安阳镇财政总收入入3.1亿元,比2010年增长153%。
截至2019年末,安阳镇有工业企业2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16个。
农业
2011年,安阳镇农业总产值11838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60%。安阳镇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红薯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豆类、瓜果等。2011年,安阳镇西瓜播种面积5670亩,产值3000万元;柑橘种植面积31905亩,产量8000吨。安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安阳镇生猪饲养量27213头,出栏19823头;山羊饲养量4671只,出栏3176只;禽蛋产量382.8吨;畜牧业产值达459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8%。2011年,安阳镇渔业总产量460.6吨,产值490万元。
工业
安阳镇工业以化工、铸造、机械加工、塑料制品、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安阳镇工业总产值为1872.9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生产总值的22.5%;拥有工业企业51家,职工215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3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8.5%。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商业网点160个,职工1400人。2011年,安阳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5亿元,比2010年增长20%;有城乡集贸市场16个,年成交额3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1.1亿元,比2010年增长18.2%;各项贷款余额14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3.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小学10所,在校生985人,专任教师15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35人,专任教师19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安阳镇教育经费11.6万元,比2010年增长2.6%;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9.2万元,比2010年增长3.1%。
科学技术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技术人员21名,乡土人才300余名。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2个;有各类图书室32个,藏书3.8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达45人;有体育场地20处;体育社团10个,有各级体育指导员10人;安装体育健身器材8套56件,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常住人口的35%。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8600户,有线电视信号覆盖率98%。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个,卫生院1所;设病床350张,固定资产总值50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09人,其中执业医师37人,执业助理医师28人,注册护士40人。2011年,安阳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6万人,参合率96%。
社会保障
2011年,安阳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61户,人数130人,支出21.7万元,比2010年增长7.5%;医疗救助40人次,支出10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391人次,共支出14.3万元,比2010年增长4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28户,人数2261人,支出55.7万元,比2010年增长11%;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5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8万元,比2010年增长3.5%;有福利院1家,床位176张,收养农村五保老人176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8万人,参保率为98%。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邮政所1个,有邮政网点23个;电信、移动、联通营业所5个,设有联通、移动、电信基站6处,实现网络信号全面覆盖;拥有固定移动电话用户5800个,普及率达80%;全年全年征订报纸18.3万份、期刊3900份。
安阳镇境内有巨家河、老虎道、塘子沟等水库。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管道6千米,日生产能力300吨,年供应生活用水12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年人均用水8万吨。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4千伏变电站1座,高压输电线路总长度41千米,售电量累计完成1200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用电可靠率98%。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绿地面积有2200平方米,人均占有绿地20平方米。
交通运输
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2条主要街路,水泥路面5000米;有桥梁1座,长150米。截至2011年末,安阳镇有客运站1座,公共汽车路线3条,营运里程150千米,年客运量11.3万人次。
历史文化
安阳镇因境内的安阳口而得名。
著名人物
安阳镇著名人物有一代哲人杨献珍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7 12: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