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普(1602~1669年),字则甫,号今础。祖居沂州珩头(今山东苍山县向城镇杭头村),后迁居今苍山县贾庄乡长新桥村,系宋鸣梧之长子。明崇祯年间进士,大臣。历官庶吉士、礼部给谏、给事中、太仆寺少卿、都察院佥都御史、户部左侍郎等职。崇祯时与父同殿称臣。
人物简介
宋之普自幼聪颖好学,暑寒不辍,19岁补博士弟子员,入庠,26岁中举,明崇祯元年(1628年)科举进士,以二甲第27名的等第被授职庶吉士擢置礼部给谏,历兵刑二科、佥都给事中,累迁太仆寺少卿、都察院佥都御史、户部左侍郎等职。
宋之普在朝深得朝廷器重,朝中一些大事必与他商讨,崇祯帝说他“品能铸古,才能裒今”,“洵将任重乎,天下宁惟信谏于一人”。
宋之普以孝道著称。为侍郎时,母亲邵孺人因年老多病在家,他思母心切,遂辞职回家,为母亲煎汤熬药,精心伺候。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父亲中丞公在京卒于任上,他一路悲切,泣血如涌,扶枢归乡,葬父于依山临水的大宗山林麓。他食禁酒肉,寝不入室,行孝三年。
宋之普身处显贵,尤同常人,对族长乡党诚敬备至,待子侄爱如手足。他仁慈为心,视万物为一体。明末时,山东省大饥,百姓流离,他于沂州南关施粥救济,被他接济的百姓数以万计。
1644年,清政权建立后,明朝多数官员遭受追捕,于是,宋之普携眷南下避难,往来江浙之间,当时明太祖十世孙鲁王朱以海在绍兴成立监国政权,诏纳宋之普为辅弼,赐以尚方宝剑。之普辅佐鲁王不久,见马士英、阮大铖专权,恐大事难成,遂入福建,欲投南明唐王朱聿键未成,复徘徊于秆陵间。
顺治三年(1646年)二月,鲁王被清朝征南大将贝勒博洛旋复挫败,跑到台州,之普欲桴于海。不料,67岁的老母邵孺人病逝,返回行孝。途闻清廷在招降明诸遗臣,怕违之沂州亲族要遭杀祸,无奈进京,迁常州太守,诰封中宪大夫。顺治十二年(1655年),宋之普因无心在常州代职,便在苏州东林书院旧址建“道南堂”,聚生讲诵。正谓大司马王崇在《墓志铭》中所说:“谈经校艺,哀鸿安辑之余,文治蒸蒸,人才蔚起,公之力也。”
宋之普55岁那年就辞职归乡,居长新桥闭门著书。志书记载:宋之普“身虽处于户庭,而心则时怀利济,每岁捐谷以备荒用”。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秋,大兵南出,宋之普上豆3000石以应急。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郯城大地震,沂州雉堞尽颓,宋之普带头捐资捐粮赈济灾区。翌年春又捐米600石(1石为120斤)以赈灾。
宋之普很有文才,著述甚多。据《临沂县志》记载,宋之普为生员时即属琅玡文社主要成员,夏陈致新”。其诗词、古文人皆艳称。其著作有《桃花涧记》、《中丞公行实》《云成阁集》十卷,多数已散失。
家庭成员
宋之普在朝廷身为要职,子孙也多为仕官。长子宋念祖,由官生授直隶保定府安肃县知县,升广东州牧。长孙宋先立为州同知,四孙宋中立为训导,五孙宋本立为承德郎,造赠武翼都尉。次子宋瞻祖,至刑部郎中,赠奉直大夫。长孙宋朝立为教谕,次孙宋端立为州同知,三孙宋成立授扬州府宝应知县,四孙宋名立初任河南裕州同知,后调任四川达州牧、豫顺庆府知府,造授奉直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