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濂 (1860-1926),字友梅。
吉林省
双阳县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工诗
善书,被喻为“
吉林三杰”之一。
人物简介
宋小濂 (1860年-1926年),字友梅、铁梅。
吉林省
双阳县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工诗善书,被喻为“
吉林三杰”之一,民国三年曾出任黑龙江
都督兼民政长;在抗击
沙俄,捍卫国家领土完整方面做出了贡献。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人物生平
宋小濂在近代东北史上是一位杰出人物,他与其同乡
成多禄、
徐鼐霖被誉为吉林三杰。他们三人清朝曾一同任职于黑龙江省城,并且都为副都统、将军办理过文案,都有不同的著作。
少读诗书、考秀才,得第一名,为知府
李金镛所赏识。后为谋生,去
奉天(今
沈阳)投军。不久即受李金镛(时任
观察使督理漠河矿务)之召,任漠河金厂文书十年,办理文案及交涉事务。从此开始了“半生心事在筹边,黑水黄沙二十年”的生涯。
1883年,宋小濂在郡应
童子试,得到了当时代理通判李金镛的赏识,破格取他为生员。本冀科举入仕,不幸严父早逝,为谋生计,1887年秋,宋小濂赴奉天投军。
翌年夏,前往卜奎从军。冬应李金镛之召赴
漠河金矿局,任随办文案兼交涉外事,从此“半生心事在筹边,黑水黄沙二十年。”临起程时,宋小濂的朋友们非常忧虑漠河的奇荒和寒冷,劝阻他不要前往。宋小濂一方面因当时冷峻环境所迫,另一方面深感李金镛的提携之恩,并欲借此施展一下自己的抱负。
因此,没有依从朋友们的劝说,毅然决定要奔赴漠河。临行前为了安慰各位热心朋友,写下《留别》三首,以示对友人的依恋、叙别和自己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宋小濂跟随李金镛奔赴漠河,一路上他毫无抱怨辛劳困苦之意,悉心考察了中俄两国边境。对清廷不注重加强边防,强邻侵境的现实,他写了
七律《雅克萨城怀古》,来抒发自己的忧国情怀,遣责清廷的腐败无能和将国土拱手让人的行径。
宋小濂来到漠河金矿局,与李金镛朝夕相处。李金镛的言行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宋小濂尤其钦佩李金镛在对俄交涉中不畏强权,为民请命,筹办矿务不惮劳苦,关心部属胜过自己的品格。因此,在漠河期间,宋小濂尽心尽力协助李金镛处理矿务各事。
在闲暇之余,宋小濂与同仁刘建生、屠荫堂、钟勉孚等10人,组成了“塞鸿诗社”。大家拈题
分韵,斗险争奇,为边塞的文学繁荣,树起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1890年,李金镛死于任所不久,金厂被俄人占有。经多方面交涉,方由北洋派员收回,并委宋小濂为金厂提调。
在宋小濂任金厂提调期间,他多次与俄方交涉,争得了不少
国家尊严和
民族利益,并写成了《
北徼纪游》一书。最可贵的是他在《北徼纪游》一书中不但详细记述了自己由齐齐哈尔至漠河的路途见闻、李金镛创办漠河金矿的经过,而且写出了广大官吏和矿工不
畏寒苦,奋发创业的精神。
1904年,齐齐哈尔副都统兼垦务大臣程德全求才,很欣赏宋小濂的文才与谨慎谦恭,请他在自己幕府中任文案处总理。因他才华出色,程德全保举他试署海伦厅同知。不久,又保奏他升为道员。
1906年8月12日,宋小濂被提升为黑龙江省铁路交涉局总办,负责铁路交涉事宜。据理力争,虽屡经挫折,仍不稍退让,与俄人相持两年余,会议140余次,于1907年秋,终使
俄国侵略者同意签订购地、木植两改订合同,收回被沙俄侵占的中东铁路附近的十分之九的林区,增加地租和木煤税,挽回利权。
铁路交涉事将成,抚蒙实边事重,同年冬,出任呼伦贝尔副都统。1911年,升迁到江省
民政司使司,1912年改任都督兼民政长。翌年,宋小濂被调到北京,居京6载,无所事事。1919年又起用为东省铁路督办。
1922年挂冠复进京。是时
皖系和
直系军阀把持着政权。进京后,郁郁不得志,又加落到衰老之年,就不得不在厚俸中,过起把酒看花的有职无权,半朝半隐的闲散生活。名新居日止园,以“好学不知老”名其室曰
晚学斋。
个人履历
光绪三十年(1904),
程德全任
齐齐哈尔副都统(兼垦务大臣),闻知宋小濂的才干,便调他到省城任文案处总理。
因其博学多才,精通吏治,不到三年便被程提升为秩监司长官。后又试署海伦
直隶厅同知(清代常于新设置地区设直隶厅,以同知为
行政长官)。
修筑
东清铁路后,中国在
哈尔滨设铁路交涉总局,宋小濂任总办。光绪三十二年(1906),
外务部派他到哈尔滨与
东省铁路(亦称东清铁路、
中东铁路)公司总办
霍尔瓦特会议,交涉改订由前负责铁路交涉的周冕迫于沙俄势力,擅自与俄方订立的购地、伐木合同。
当时中俄所订展地、伐木、采煤合同使中国主权受到侵犯,他和
张寿增、王莘林、
涂凤书等据理力争,与俄人相持近两年,会议一百四十余次,终于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废弃前约,先后改订上述三项合同,挽回很多主权。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十月后宋小濂又被任为暂护
呼伦贝尔副都统,后改任呼伦贝尔兵备道员。他为加强边疆防卫,亲自踏察一千五百余里国境线,写出《呼伦贝尔边务调查报告》。
他整顿重设二十一座边防
卡伦、创办学校、设置警察、清理税制、四处巡视、抚慰地方,为呼伦贝尔地方的安定发展和
民族团结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工作。
当与俄方官员会勘西段国界时,俄人骄横,欲将
满洲里划入
俄界。宋小濂大义凛然,坚持条约,寸土不让。宣统三年(1911),宋小濂升任黑龙江民政长,同年又署黑龙江巡抚。
民国初建,宋小濂被任为
黑龙江省都督兼民政长,他在黑龙江二十余年,熟悉边情,多次与俄交涉,屡挫其锋,俄虑小濂,得逞其谋,乃藉齐齐哈尔巡警检查俄籍朝鲜人之故,对
北洋政府施以威胁,因此宋小濂于民国二年(1913)被调入京。
俄国
十月革命后,东省铁路
长春以上段由中苏事办,北洋政府于民国八年(1919)命宋小濂任
中东铁路督办。他到任后,组织新的董事会。更换管理局长,亲自按站巡阅全线,勉励职工、询问旅客,对应兴应革事项详察通筹,著著规划,力求改良,有《巡阅东省铁路纪略》记其事。
然而事功有成,谤亦随之。时年六十三岁的宋小濂不得不提出辞职,后即定居于北京。
民国十五年(1926),宋小濂因病逝世,终年六十七岁。
个人作品
其友
王树楠的
悼诗中称“公之伟烈彰于国防,履虎之尾,而不敢伤,不兵而武,返我侵土”。
张锡銮说他是作硬诗、写硬功夫字、行硬事的三硬先生。宋小濂善于作诗,书法也颇具特色。
其诗以古风见长,率皆伤时忧世,有感而发激昂慷慨,直抒胸臆,气势磅礴,感情沉郁。
他的书法则以
颜真卿为宗,笔法雄健,结体遒劲,在流宕中蕴有雄浑肃穆之意。其著作除上述《报告》、《
纪略》外,还有《
北徼纪游》、《边声》、《北道集》、《晚学斋诗草》。
出版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