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春国祖上几代都从事工艺美术工作,父亲是莆田工艺一厂石雕车间主任,从事寿山石雕。闲暇之时他时常搬条凳子坐在木制阳台上对着空旷的田野绘画,小桥流水、田野炊烟、百年榕树,都被他一一画进了纸里。耳濡目染的宋春国展现了艺术的天赋,他把童年的所有欢乐都留在了笔尖。在父亲的指点下,宋春国的绘画水平突飞猛进。
宋春国开始流连于莆田工艺一厂,石雕、
木雕、牙雕车间无不吸引着他,渐渐地,他知道什么是打胚、修光、泥塑。他还经常捡一些厂里扔掉的废料,悄悄琢磨练习。这番基础功可谓困难重重,刚开始拿刻刀的手指经常磨出血泡,遇到水就疼痛难耐,但宋春国咬紧牙关硬挺了过去,这段时光为宋春国后来的艺术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79年,14岁的宋春国跟随父亲学习寿山石雕,成了工艺一厂的学徒。经过三年的学习,宋春国已经可以独立完成作品。学艺的过程中,宋春国少不了到各个车间“偷师”。对于宋春国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当属牙雕车间。宋春国心生羡慕,下决心钻研技艺。这段学艺岁月,宋春国除了收获了娴熟技艺、细腻思维外,最大的感悟就是要耐得住枯燥。
1992年,宋春国迈出了人生重要的一步——办厂创业,他成立了湄艺工艺厂。在实现了人生转型之后,宋春国把目标定位在木雕佛像出口上。刚开始,宋春国组织家族骨干经营制作一批佛像精品,以作品为敲门砖很快打开了台湾佛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