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之仁
汉语成语
宋襄之仁(拼音:sòng xiāng zhī rén)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成语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人伐宋以救郑。宋公将战,大司马固谏曰:‘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弗听。冬十一月己巳朔,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馀,不鼓不成列。’”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宋襄之仁”。
成语典故
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襄公领兵攻打郑国,郑国慌忙向楚国求救。楚国国君是位善于打仗的君主,他并不直接去救郑国,而是派大将成得臣率大军向宋国本土发起攻击。宋襄公担心国内有失,只好从郑国撤兵,双方的军队在泓水相遇。
宋国大司马公孙固劝说宋襄公:“楚国是大国,兵多将广我们宋国不是楚国的对手,还是跟楚国议和吧!”宋襄公生气了,说:“楚军虽说兵力有余,但仁义不足;我们宋国兵力不足,但仁义有余,仁义之师是战无不胜的。大司马为什么要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说罢,宋襄公命人做了一面大旗,高高地竖了起来,旗上绣着两个醒目的“仁义”二字。
战斗开始,楚军呐喊着渡过泓水,向宋军冲杀过来。宋将司马子鱼看到楚军一半渡过河来,一半还在河中,就劝宋襄公下令进攻,打楚军一个措手不及。宋襄公却说:“本王一向主张‘仁义’,敌人尚在渡河,我军趁此进攻,那还有什么‘仁义’可言?”
楚军渡过河见宋军没有发起进攻,于是从容布阵。司马子鱼又劝宋襄公:“大王,楚军立阵未稳,我们赶快进攻,还有希望获胜,赶快下令吧!”宋襄公指着迎风飘扬的“仁义”大旗,说:“我们是‘仁义’之师,怎么能趁敌人布阵未稳就发起进攻呢?”还是没有发起进攻的号令。
楚军布好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宋军杀来,宋军被杀得丢盔解甲,一溃千里,宋襄公也被一箭射中大腿,而“仁义”大旗则成了楚军的战利品。
宋襄公惨败后,国人纷纷指责他,而宋襄公为自己辩护,对司马子鱼说:“仁人君子作战,重在以德服人。敌人受了重伤,不应再去伤害他;看见头发花白的敌人,也不应抓他作俘虏。敌人还没有摆好阵,我们就击鼓进军,这不能算是堂堂正正的胜利。”
司马子鱼仰天长叹道:“大王,打仗是枪对枪,刀对刀的事,你不杀他,他就杀你,这时候还讲什么‘仁义’啊,如果讲‘仁义’,那就直接投降不要打仗了,这不是更’仁义’吗?”宋襄公无言以对。
第二年五月,宋襄公因伤势过重久治不愈,病死了。
成语寓意
不可否认的是,宋襄公的确是一个具有非常高“仁德”的人,宋襄公在继位之前就曾和父亲宋桓公商量,要把自己的太子之位让给庶兄目夷,宋桓公认为他的这个想法符合道义,但是最终没有听从,也有一说是目夷推辞不受。与其同时期的齐桓公、晋文公、吴王等都是依托政变上台,而宋襄公却要把太子之位让出来给庶兄,对比之下可见他的人品是高尚的。后来他拥立齐孝公,完成齐桓公的嘱托,这是“讲信誉”。当落魄的公子重耳到宋国时,他赠送了马匹,这是“有眼光”。然而一个这样好人却未必是一个好国君,更未必是能打胜仗的将军。
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恪守周礼对敌人施“仁义”,结果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自己的国民死伤不计其数。“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两国交兵,你死我活,应抓住一切战机来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
成语运用
“宋襄之仁”原指宋襄公在对楚战争中,对敌人仁慈,最后自己被打败。现代汉语中用来讽刺对敌人仁义,结果使自己吃亏的教条主义者。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主语、定语。
郁达夫《嘉陵江上传书》:“若一误再误,至流为社会害虫,那就等于我杀伯仁了。吾兄亦将笑我为宋襄之仁否?”
张元济《农村破产中之畜牧问题》:“处此商战之世,人皆出全力以相争,我独慕虚名而相让,世人知之,得无笑为宋襄之仁乎?事果可行,犹有虚名之可以自慰,而无如并此而不能。”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4 08:07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