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学胡同
北京的胡同
宗学胡同倒是有点讲头儿的,该胡同旧称“宗学夹道”或“宗学后身”。所谓“宗学”,就是为皇室子弟开办的宗学胡同学校,绝对纯粹的贵族学校。宗学开始于宋代,明清延用。清顺治十年设立宗学,收皇族宗室子弟入学。雍正二年(1724年),设左右二翼宗学,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子弟入左翼宗学;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子弟入右翼宗学。左翼宗学在北京东城区金鱼胡同(后移史家胡同),右翼宗学在西城西单牌楼以北的小石虎胡同,大约在乾隆二十一年或略前,右翼宗学迁往绒线胡同。从地图上看,宗学胡同正好位于绒线胡同的北面,在右翼宗学搬往绒线胡同后,其方位确属宗学后身,故而得名。
金秋时节
在京城的一条条温馨的胡同里,在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中,那一株株的古枣树上像红玛瑙般的大枣缀满枝头,给古都北京平添了一种静穆安谧的天然之美。那就是宗学胡同北京的古枣树也和古槐、紫藤一样,是京城的一大特色。而且在北京的四合院中种植枣树最多。枣在古代,就和栗、柿、核桃、山楂并称为北方干果的“五珍”,有“铁杆庄稼”和“木本粮食”之称,像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都是我国产枣主要省份。而且还有很多“枣树之乡”,尤其是河北省黄骅县聚馆村的千年冬枣古贡枣园还在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美术馆西的北大红楼门前的院墙橱窗内,就有聚馆古冬枣园的展览。北京种植枣树的历史悠久,在很多史料中都有关于枣树的记述,如在《战国策》中载:“北(燕)有枣栗之利,民虽不佃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可见在三千多年以前,北京地区就已广植枣树,就现存的街道,很多还是以枣树、枣林、枣园等为名。因此北京还出现一些枣中名品,像京东郎家园大枣、密云西田各庄的金丝小枣、大兴洪村的大白枣等。其实,很多散落在四合院民居中的北京大枣就很脆甜。在遍布京城的枣树中,古枣树很多,百年以上的可以说比比皆是,最古老的可追溯到明代。约有二十多棵。因枣树“外表多荆刺,内中实赤心”,所以自古枣树就被誉为“北国嘉树”。因此,一些古枣树还和名人有关,像文天祥、于谦、曹雪芹、李大钊、杨昌济、鲁迅、郭沫若、老舍、田汉等。
公交站点
西绒线胡同东 力学胡同 六部口南 和平门 和平门内 和平门外 和平门东 北京供电局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2 22:48
目录
概述
金秋时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