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於是王乃令官奴入宫,作皇帝玺。”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在
官营手工业的机构中有一套
管理组织,直接生产者是官奴、罪徒和征发来的民工,有的还有雇工,即‘佣客’。”
元
韦居安 《
梅磵诗话》卷中:“时
临川 陈藏一 在城中,目击其事,作诗有‘食禄为臣无国士,损身骂贼有官奴’之句。”
相传其父
王羲之 曾手书《
乐毅论》一篇,付与他学习书法,篇末题有“书付官奴”字样。事见《
宣和书谱》卷十六。一说 官奴 为
右军 之女小字,而非 献之 。见世彩堂本《
柳河东集》卷四二所附
刘禹锡《
酬柳柳州家鸡之赠》诗注。后人
或以为注误。
唐
刘禹锡《
酬柳柳州家鸡之赠》诗:“日日临池弄小雏,还思写《论》付 官奴 。”
清
姚鼐 《题二王帖》诗之二:“写付 官奴 《论》一通,千秋俯首有 涪翁 。”后以“官奴”借指字帖。
清
陈维崧 《倒犯·秋日云臣斋头国大士展故友蒋瞻武遗墨感赋》词:“触眼见,官奴数行。
韭花遗迹,零纨碎墨,秋光映碧。”
清
曹寅 《和冷斋西轩玉兰原韵》:“花开快雪时晴后,林立官奴玉润前。每爱清光能映字,不煎浓荈可忘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