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ān jué děng jí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红楼梦》
等级
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4·刑部,兵部,户部,工部,礼部尚书。《
后汉书》
光武帝本纪注解:《汉官仪》曰:“尚书四员,武帝置,成帝加一为五。有
常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人庶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四夷事。成帝加三公尚书,主断狱事。”成帝置尚书五人,秩
六百石,分掌
三公曹、常侍曹、
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
东汉政悉归
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其主客
尚书令至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时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
汉灵帝任
梁鹄为
选部尚书,始用曹名。魏有五曹,晋增为六曹。后尚书台改名尚书省,曹改称部,列曹(各部)尚书遂为贵官。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隋、唐正三品。明正二品。清末增设外务、邮传等部,主官亦称尚书。宣统三年,始改尚书为大臣。
5·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
6.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7.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8.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9.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10.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11.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12.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13.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14.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官爵名称
尹 史 卿 宰 尉 令 丞
卿士 太史 左史 右史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职方
太师 太傅 大保 少师 少傅 少保 太宰 少宰 六卿
封人 工正 相国 庶长 令尹 柱国 公主 驸马 三公
丞相 宰相 御史 太尉 九卿 太仆 廷尉 宗正 少府
将军 洗马 大夫 博士 郎中 侍郎 中郎 议郎 令史
尚书 六曹 合阁 仆射 侍中 内史 刺史 州牧 别驾
主薄 郡守 太守 长史 从事 督邮 县令 县尉 三老
亭长 列侯 主事 三省 行台 都督 录事 护军 可汗
六部 三馆 学士 总管 元帅 留守 判官 巡检
提刑提辖 通判 孔目 押司 大人 内阁 厂卫 太监 都司
知府 亲王 总督 巡抚 监司 州判 知县 提督 总兵
参将 散官 流内 流外 贝勒
大良造 左丞相 右丞相 大司徒 大司空 御史台
大司马 郎中令 大司农 大将军 执金吾 中郎将
尚书省 尚书令 结事中 京兆尹 左冯翊 右扶风
关内侯 中书省 中书令 门下省 秘书省 枢密使
员外郎 著作郎 国子监 节度使 招讨使 都点检
观察使 按察使 衍圣公 大学士 宣政院 集贤院
税务司 资政院 咨议局 国务院 枢密院
三闾大夫 御史大夫 司隶校尉 将作大匠 谏议大夫
翰林学士 中书舍人 都指挥使 钦差大臣 牛录额真
参赞大臣 总税务司 海军衙门
典农中郎将 北洋通商大臣 南洋通商大臣
部分古代官职与现代官职的对比
太守 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刺史 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京兆尹 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太尉 秦至宋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部长。
廷尉 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对最高法院院长。
吏部尚书 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组织部部长。
光禄大夫 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中书令 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尚书令 参议大政,综观政务,百官之长。相当于总理。
车骑大将军 地位尊崇,相当于元帅军衔。
都察院御史 古代最高的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知府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知州 同“知府”。
知县 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通判 府之副职。相当于副市长。
县丞 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主薄 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教授 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厅长。
游击 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军官。
侍郎 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